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高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活动中,他使大家各得其所,有一部分人对他不满意。

    B.先生身材魁梧,谈吐儒雅。刚一见面,我对他的敬意就油然而生

    C.文化公园秋菊展览,菊花造型花团锦簇,真是美不胜收。

    D.对于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启发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 2、请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从上下联词性相同的角度判断,选出下列对得最好的一项,使其完整。

    上联:小村扬名千门富

    下联:  

    A.勤劳致富奔小康 B.伟业腾飞更辉煌

    C.红灯装点万家春 D.有志农民显神通

  • 3、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B.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

    D. 都德(1840~1897),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 4、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wú)    充沛    坚持不(xiè)    毛骨耸然

    B. 佩(qīn) 伫藏   怏不乐(yàng) 广阔无垠

    C. (lì)   胆怯   风餐宿(lòu)   寒风凛冽

    D. (mǎng)  帐篷   精疲力(jié)   姗姗来迟

  •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②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美氧层破坏,阳光来越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③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水和氧气等商品。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A.①④②③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④①⑤③ D.④⑤①③②

  • 6、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B.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C.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

    D.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 7、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这句话没有语病。)

    B.天上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海峡两岸和港澳的桥梁。(这句话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D.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这句话言过其实,表意不准确。)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刘凝之为人认所履,与之。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此虽小事,然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有删改)

    【注】①刘凝之:字隐安,南朝宋人,性好山水。②沈麟士:字云祯,南朝齐人。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为人认所( )          (2)与之(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邻 人 得 所 失 履 送 还 麟 士 曰 非 卿 履 耶

    【3】“德馨”是古人的共同追求。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苏轼评价“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5《观书有感》中阐明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后面问题。

    家徽

    1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这图案对于本地油漆名匠的我们家极不相宜,到了我进省美术学院学习后,简直不能容忍这粗劣的艺术造型的存在,并且还堂而皇之作为家徽的图案。

    2这天我调好一桶荸荠色油漆,决心要将门板油漆一新,再在上面重新勾画出新的家徽,就在我提着刷子构思着家徽图案时,父亲来了。

    3你干什么?父亲语音甚为沉闷。

    4干什么,重新画一个好的家徽呗。我漫不经心地拿起了刷子。

    5等等,让我跟你讲讲这条鱼的来历。父亲深深地吸了口气,点着了烟,我多次企求探讨的家徽的秘密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向我敞开了。

    6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7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米哩。

    8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9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10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11)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12)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13)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4)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这条刀刻的鱼。

    【1】有关家徽是一条鱼的来历,作者为我们叙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两件事情即可

    【2】文中第7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米哩一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抄写下来。

    【4】文章以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这条刀刻的鱼结尾,意蕴深厚。请你分别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5】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④“读书!”

    ⑤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⑥“铁如意,指挥偶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试概括上面选文的内容。

    【2】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⑦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3】指出第⑦段中句子“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倾听在汉语辞典里有两个意思,除了本意“侧着头听”之外,现在多指“细听,认真地听。”倾听不单指用耳朵来听,它也是感知、理解、体息、关怀……倾听可以用耳朵,也可以用眼睛、心灵、文字……

    请以“倾听 ”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自选角度,补足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