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骆驼祥子》《龙须沟》等;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C.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后世称为“诗仙”,又与杜甫被称为“李杜”。

    D.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①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③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④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清楚的一项是 

    A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

    B能否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关键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C为了避免不再遭受沙尘暴的侵害,控制环境恶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

    D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疏食饮   水:指饮用水

    B.三军可帅也   夺:改变

    C.不亦   说:通“悦”,高兴

    D.人不其忧   堪:能忍受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注释】①滞雨:久雨不止。一说为因雨而停滞之意。②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地。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提到了“雨”,甲诗的雨是诗人跨越时空的思念信笺,乙诗的雨是诗人留滞长安的原因。

    B.甲诗两个“期”字,一问一答,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

    C.乙诗“残灯”“独客”两个词语,渲染了一种喜悦、舒畅的气氛。

    D.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用了虚实结合、情景相融的手法。

  • 6、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种类日益繁多,但品质却良莠不齐,因此有选择地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②阅读名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③名著能得到大家的青睐,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文化内涵丰厚的原因。④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体验人生百味,还能提升文化修养,这样的读书意义非凡。⑤同学们,让我们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来阅读吧!

    A.文中画线的“非凡”是名词,“是”是动词,“繁多”是形容词。

    B.文中加点的“良莠不齐”是贬义词,“发展”和“选择”是中性词。

    C.“这样”是代词,指代的内容是“阅读名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第③句有语病,应去掉“因为”或“的原因”。

  • 7、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门于河 _______  

    (2)于沙上 _______

    (3)如是再啮 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1)一老河兵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求之于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众  服 为 确 论。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6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 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C. 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课文原文填空。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3)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6)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猫》节选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题:“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加点句子中“我”判断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的依据是( )

    ①猫畏罪潜逃了。

    ②我不喜欢这只猫。

    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

    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通过心理描写,写出“我”对猫咬死了鸟害怕责罚逃跑的确信。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着我的良心的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

    C.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只猫是因为“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D.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总结全文,表达了“我”的愧疚、自责之情。“永不”一词也体现了“我”态度的决绝。

    3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 )

    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弱小生命的美好愿望。

    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4对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B.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D.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 11、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

    【1】与大型机器人相比,微型机器人的优势有哪些?(2分)

    【2】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大型机器人的发动机沉重昂贵。

    B许多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是一般机械无法比拟的。

    C机器人微型化的所有问题是动力问题。

    D微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3】简要说明第③④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4】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

    【5】微型机器人批量生产后会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语文之旅总是那么的精彩纷呈:同窗数载的杨振宁和邓稼先,50年的友谊令人赞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的孙权让人钦佩;蹬三轮的老王给我送来香油令人难忘;一本《山海经》让少年鲁迅以至于中年鲁迅都念念不忘;还有那“最可爱的人”、卖油的老翁……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肯定也有影响我们至深至远的人、事、物,请以“影响我最深的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