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唐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强调,高校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B.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获取最新信息。

    C.“二十四节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D.位于岷江河畔的著名的中岩寺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季节。

  • 2、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

    小小的对联融合了大文化 

    据历史记载,英国女王送了光绪皇帝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

    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

    A.

    B.

    C.

    D.

     

  • 3、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代替,如男子三十岁为“而立”,四十岁为“不惑”。

    B.我国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都有专用术语,如“左迁”指降低官职。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列子》合称为“四书”。

    D.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而“家君”则是指谦称自己的父亲。

  • 4、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眼睛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叶枝根本从过去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微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     如果 便

    B.因为   如果 便

    C     因为

    D. 因为  

     

  • 5、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B.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拟人)

    D.闭了眼,树上彷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 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句中的“编年体”应改为“纪传体”。)

    B.“新疆棉花事件”爆发后,王一博、王源杨幂等明星纷纷高调耐克、优衣库等辱华国际品牌方解约,其干净利落、迅速果断的行动获得了“为国解约”的美誉。(句中第一个“和”是介词,第二个“和”是连词。)

    C.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努力的重要性。)

    D.我告诉了他这件事的重要性,他却不以为然。(句中“不以为然”写出了他对这件事毫不在意、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 7、下列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爱兰说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②氲(yūn)氲:弥漫飘忽。③瑞:祥瑞。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陶后有闻 (3)氲氲无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水陆草木花 何陋有(《陋室铭》)

    B.香远清 自以为大有所(《孙权劝学》)

    C.纯情韵胜 为顺流下矣(《河中石兽》)

    D.不可而亲 吾穿井一人(《穿井得一人》)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B.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C.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D.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段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5】请从(甲)(乙)两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空。

     

    香味

    气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山望远能让人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豪情满怀、壮志凌云的豪迈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表达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1】作者是怎样描摹紫藤花的?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②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的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3】第⑧自然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

    【4】在文中找出主旨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主旨句:

    理解:

  •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完全是真的

    (1)有一只母鸡,羽毛很白,腿很短;她总是按规定的数目下蛋。在各方面说起来,她是一只很有身份的母鸡。当她飞到栖木上去的时候,她用嘴啄了自己几下,弄得有一根小羽毛落下来了。

    (2)“事情就是这样!”她说,“我越把自己啄得厉害,我就越漂亮!”她说这话的神情是很快乐的,因为她是母鸡中一个心情愉快的人物。不久她就睡着了。

    (3)周围是一片漆黑。母鸡跟母鸡站在一边,不过离她最近的那只母鸡却睡不着。她在静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一个人要想在世界上安静地活下去,就非得如此做不可。不过她禁不住要把她所听到的事情告诉她的邻居:“你听到过刚才的话吗?我不愿意把名字指出来。不过有一只母鸡,她为了要好看,啄掉自己的羽毛。假如我是公鸡的话,我才真要瞧不起她呢。”

    (4)在这些母鸡的上面住着一只猫头鹰和她的丈夫以及孩子。她这一家人的耳朵都很尖:邻居刚才所讲的话,他们都听见了。于是猫头鹰妈妈就翻翻眼睛,拍拍翅膀说:“不要听那鸡的话!不过我想你们都听到了刚才的话吧?我是亲耳听到过的;你得听了很多才能记住。有一只母鸡完全忘记了母鸡所应当有的礼貌:她甚至把她的羽毛都啄掉了,好让公鸡把她看个仔细。”

    (5)“提防孩子们听到,”猫头鹰爸爸说。“这不是孩子们可以听的话。”

    (6)“我还是要把这话告诉对面的猫头鹰!她是一个很正派的猫头鹰,值得来往!”于是猫头鹰妈妈就飞走了。

    (7)“呼!呼!呜——呼!”他们俩都喊起来,而喊声就被下边鸽子笼里面的鸽子听见了。

    (8)“你们听到过那样的话没有?呼!呼!有一只母鸡,她把她的羽毛都啄掉了,想讨好公鸡!她一定会冻死的——如果她现在还没有死的话。呜——呼!”

    (9)“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鸽子咕咕地叫着。

    (10)“在对面的那个屋子里!几乎可说是亲眼看见的。把它讲出来真不像话,不过那完全是真的!

    (11)“真的!真的!每个字都是真的!”所有的鸽子说,同时向下边的养鸡场咕咕地叫:“有一只母鸡,也有人说是两只,她们都把所有的羽毛都啄掉,为的是要与众不同,借此引起公鸡的注意。这是一种冒险的事儿,因为这样她们就容易伤风,结果一定会发高热死掉。她们俩现在都死了。”

    (12)“醒来呀!醒来呀!”公鸡大叫着,同时向围墙上飞去。他的眼睛仍然带着睡意,不过他仍然在大叫:“三只母鸡因为与一只公鸡在爱情上发生不幸,全都死去了。她们把她们的羽毛啄得精光。这是一件很丑的事情。我不愿意把它关在心里——让大家都知道它吧!”

    (13)“让大家都知道它吧!”蝙蝠说。于是母鸡叫,公鸡啼。“让大家都知道它吧!让大家都知道它吧!”于是这个故事就从这个鸡屋传到那个鸡屋,最后它回到它原来所传出的那个地方去。

    (14)这故事变成:“五只母鸡把她们的羽毛都啄得精光,为的是要表示出她们之中谁因为和那只公鸡失了恋而变得最消瘦。后来她们相互啄得流血,弄得五只鸡全都死掉。这使得她们的家庭蒙受羞辱,她们的主人蒙受极大的损失。”

    (15)那只落掉了一根羽毛的母鸡当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因为她是一只很有身份的母鸡,所以她就说:“我瞧不起那些母鸡;不过像这类的贼东西有的是!我们不应该把这类事儿掩藏起来。我尽我的力量使这故事在报纸上发表,让全国都知道。那些母鸡活该倒霉!她们的家庭也活该倒霉!”

    (16)这故事终于在报纸上被刊登出来了。这完全是真的:一根小小的羽毛可以变成五只母鸡。

    (节选自安徒生《故事集》,有删节)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10段中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3)联系全文谈谈,本文以“完全是真的”为题,有哪些好处?

    (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童话所受到的启发或感悟。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有生活就有幸福。感受亲情是一种幸福,获得成功是一种幸福,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奋斗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将题目“《 也是一种幸福》”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