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焦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线上学习的效果能否得到保证,关键取决于同学们的自律。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生产、经营、设计相关的物品。

    B.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钱财的行为,迄今在有些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C.这本书记载了陈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形象,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

    D.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晰认识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决不能不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马拉松大赛已经成为展现广大马拉松爱好者的舞台。

    B.由于她精湛的艺术表演,得到了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C.大运会公园动工前,设计师们多次反复讨论整套设计方案。

    D.任何一道工序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高楼倒塌的严重后果。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对方,切忌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B.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它们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C.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合适的发展模式。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 6、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给孩子们讲“鬼”故事,虽说是随意编的,但也讲得栩栩如生

    B.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所以,学会低眉顺眼,就能够获得别人的好感。

    C.在别人眼里,这些打击是常人无法承受的,但他们却不以为然,总能等闲视之。

    D.如此机密的事情,他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肆无忌惮的大声讨论呢?

  • 7、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liáo)   (yì) 不足道(wēi)

    B. (tuō) (duān) 轻怕重(zhān)

    C. (cuì) (báo)   不关心(mò)

    D. (jiàn) (qiǎn) 冷冷(qīng)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

    谢安折屐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选自《晋书·谢安传》)

    【注】①屐:木头鞋,泛指鞋。②玄等既破坚:指谢玄等人在谢安的指挥下率领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抵御住了前秦的进攻。 ③户限:门槛。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字词。

    (1)撒盐空中差可 拟:_____ (2)未若柳絮风起 因:______

    (3)看既竟 书:_____ (4)如故##dot## 棋: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3】《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不同门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谢安折屐”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下列言语、方正、雅量三个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句,并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

    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学而》)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歪儿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文章记叙了一件因游戏而发生的风波,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完成下表。

    事件

    歪儿坐庄

    歪儿挨骂

    (3)____

    歪儿回来

    感情

    (1)____

    (2)____

    内疚

    快乐

     

     

    2第⑤段“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请根据上下文揣摩歪儿此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3第⑥段独句成段,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写出你对“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这句话的理解。

  • 11、阅读《雪白》,完成各题。

    雪白

    ①清晨,潘晟昱(shèng )便动身赶赴莫莫格湿地。如常的一天开始了。

    ②芦花摇曳,嫩水潺潺。浮动的晨霞和蔼蔼的月波交替升起,排列整齐的白杨俯瞰着众生,湿地边缘鸟群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白鹤成群结队,在潮湿的空气中高蹈轻歌。袅袅炊烟里,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过去了,而这里仿佛一切都未发生。

    ③冬天的残冰还没有消融,潘晟昱的老朋友便迫不及待地赶回来了。五千余只白鹤、灰鹤、白枕鹤和数万只大雁、野鸭等水鸟在此停歇、休养。莫莫格迎来了北归的候鸟。放眼望去,鹤舞莺飞,生机盎然。潘晟显拿出望远镜,支好三脚架,将长焦镜头对准了湿地里的鸟群。他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定格镜头里的这些美丽生灵。

    ④潘晟昱原本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些年,莫莫格生态保护做得好,大量候鸟回归。2003年,潘晟昱萌生了生态摄影的念头,于是他开始以这些候鸟为对象拍摄。渐渐地,他发现莫莫格竟然有不少世界罕见的珍贵鸟种,最珍稀的要数白鹤。

    ⑤现在对这些鸟儿,潘晟昱可是如数家珍,甚至还没等鸟儿亮出翅膀,他便能够脱口而出它们的名字。白鹤更成了潘晟昱相机里的嘉宾:一只雪白的白鹤站立在湖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展现着婉约的风姿,超凡脱俗;湖面上,一群白鹤轻轻掠过,它们伸长脖颈,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宛如仙女在舞动长袖飞翔。

    ⑥每当用相机捕捉到白鹤振翅时的丰满羽翼、美丽长喙,看到它们无拘无束地欢歌、翱翔,潘晟昱的心里就充满了感动。白鹤每年都要万里跋涉,但是不论经历怎样的磨砺,它们同人一样,遵循群体规则,尊重手足之情,对幸福生活充满向往。越是对鸟类多了解一分,潘晟昱就越觉得应该倾心记录它们,尽力保护它们。

    ⑦二十年来,潘晟昱用相机记录下白鹤在莫莫格的珍贵瞬间,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了大量稿件和照片,呼吁人们爱护生态、关注白鹤。现在,潘晟昱不仅拍鸟,还被聘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委员、吉林白城护飞队队长。懂鸟,拍鸟,护鸟……潘晟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哪里有鸟受伤了,哪里又发现新的鸟群了,哪里的鸟有什么不对劲了……大家都第一时间想到潘晟昱。

    这个鸟叔,不干人事,净干鸟事。刚开始时,还有些人不理解潘晟昱。他们认为,鸟嘛,又不是人,哪儿都有,管得了这只还管得了那只?潘晟昱就想办法给他们做工作:白鹤,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吉祥鸟,在中国象征着长寿、福瑞。白鹤是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它们濒危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栖息地遭到破坏和改变。莫莫格,是白鹤眷恋的土地,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白鹤都会在这里停留。对我们是多么大的信任!

    ⑨几年来,很多对立者、旁观者变成了志愿者,志愿者又去给更多的人做工作。以前质疑的人没有了疑问,以前不懂的人变成了宣讲员,村民们不仅帮助潘晟昱宣传、巡查,同潘晟昱一道,组建了近两百人的白城护飞志愿者团队。每年春秋两季,队员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护飞上,伴朝晖、沐夕阳,用心守护这群精灵,为它们保驾护航。

    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亲切地叫潘晟昱鸟叔,潘晟昱觉得:做一个爱管鸟事的鸟叔,很开心!这个外号可以带动其他人一起关注、保护野生动物。后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在我们莫莫格,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

    (取材于李舫同名文章)

    【1】阅读第⑦段画线句,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潘晟昱“懂鸟,拍鸟,护鸟”的具体表现。

    【2】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第②段写了白鹤喜欢的生存环境、悠然幸福的生存状态,以及村民与它们和谐共处的现状,为下文潘晟昱的爱白鹤、护白鹤做了铺垫。

    【乙】第⑧段最后一句“这对我们是多么大的信任”中的“这”字,指白鹤自古以来象征吉祥,濒临灭绝,栖息地遭到破坏后,依然眷恋莫莫格。

    【丙】第⑨段的加点词“不仅……还……”写出了村民对白鹤态度的进一步变化:

    从宣传、巡查,到组建志愿者护飞团队,为白鹤保驾护航。

    【3】第⑧段的“鸟叔”和第⑩段的“鸟叔”,两个词的感情色彩不同。结合语境,具体说明。

    【4】你喜欢本文的标题“雪白”吗?如果喜欢,结合文章说说喜欢的理由有哪些;如果不喜欢,就另拟一个标题,说说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以“我总想着这件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作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