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眉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的两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峨眉山月歌》是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B.《次北固山下》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景色,并表达了思乡之情。

    C.《峨眉山月歌》中诗人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三峡向渝州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

    D.《次北固山下》颈联的意思: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 2、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拿破仑说“英雄就是对任何事情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的人”。

    ②如果生活失去了勇气,那么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③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

    ④所以,拥有勇气,人生才有无限可能!生活才会朝气蓬勃!

    ⑤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着勇气。

    ⑥试想一下,如果人生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历史的英雄。

    A.③⑤②①⑥④

    B.③⑤①⑥②④

    C.④⑤①⑥②③

    D.③⑤④①②⑥

  •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尊君在?(fǒu)。

    B.狼亦(xiá)矣,而顷刻两毙。

    C.(fú)君子之行。

    D.忧天地崩坠,身(wáng)所寄。

  • 4、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热枕  凌乱  逐磨   冷冷清清

    B. 突兀  殖民  废墟   精益求精

    C. 极端  遛达  惊荒失措 见异思迁

    D. 纯粹  帐蓬  畏惧   麻木不人

  • 5、下列对《西游记》这部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时被公主扇得悠悠荡荡,后来他施计智取了芭蕉扇,可他得到的这一把芭蕉扇是假的。

    B.《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C.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D.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老祖处学得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本领。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演讲比赛中,卞小明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B.这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滨河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 7、在括号内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  ),便罩住了。

    A.支起、撒些、拿着、一拉 B.撑起、放些、牵着、一拉

    C.支起、放些、牵着、一拉 D.支起、撒些、牵着、一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节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仙则##dot##名 名:出名

    B.可以素琴 调:调弄

    C.妻子不觌##dot## 妻子:男子的配偶

    D.未不与书俱 尝:曾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花 何陋

    B.顷刻两毙##dot## 乱书围之

    C.石性坚重 引客就观之

    D.一犬坐于前 信乎似巢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乙】文用“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来体现“书巢”的特点。

    C.【甲】文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D.【乙】文用“此非吾所谓巢者耶!”的语言描写表明陆游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

    【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5】读《陋室铭》,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 ,杨花愁杀渡江人。 ,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君自故乡来, 。来日绮窗前, ?(王维《杂诗》)

    (3)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5)在《论语》中体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速之客

    盛慧

    ①初夏的一天清晨,父亲出门时差点让一团白乎乎的东西绊倒了,那是一只白猫,声音疲惫,眼神楚楚可怜。

    ②一只猫有什么可在意的呢?父亲径直往前走去,白猫懒洋洋地起了身,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他一回头,看到它的肚子下垂,几乎拖到了地上。那一刻,他突然觉得浑身麻酥酥的,跑到镇上,给它买来了一斤柳叶鱼。

    ③白猫很通人性,它不再四处游荡。再后来,干脆在粮仓旁找了个角落,生下了四只小猫。

    ④当了母亲之后,那只温柔的白猫立刻变成了一个“女强人”。除了捉老鼠,它还会找零食补充营养。它擅长偷袭,河边的鱼,天上的鸟,沟里的泥鳅,全成了它的食物。有了这样的奶水滋养,小猫们个个胖乎乎的,圆滚滚的,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它们常常想尽办法逗父亲开心。邻居常笑称父亲成了小猫们的“外公”,可父亲却开心不起来。

    ⑤家里也曾经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一段伤心的往事。最后一次养的是只黄猫,很爱撒娇,喜欢在父亲的小腿上蹭来蹭去。后来,就失踪了,三天之后死在了河滩边,尾巴被人打断了。它在阳光下,侧着头,眼睛睁得大大的,还是那么地明亮。父亲以为它还活着,叫了一声,它没有应,叫了两声,还是没有应……从那天起,他就暗暗发誓不再养猫。

    ⑥一天上午,趁着母猫出门觅食,父亲悄悄走进了粮仓。他轻轻地抚摸四只小猫,像抱外孙一样,将它们抱起来,放进纸箱。纸箱里垫了一件旧棉衣,它们在里面晃来晃去,像是坐上了轿子,很是享受。

    ⑦母猫回家后,发现小猫不见了,立刻叫唤起来。起初是低声短促的叫唤,充满着母亲的温柔,它以为淘气的孩子们躲起来了。可是,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消散,没有一点回应。它的叫声马上变了,拉得长长的,带着哭腔。它满屋子地找,声音越来越嘶哑,越来越无助。

    ⑧父亲在睡午觉,母猫便跑到父亲的房间叫唤。父亲装作没有听见,它犹豫了一下,跳上床,可任凭它怎么叫唤,父亲始终没有睁开眼睛。

    ⑨见父亲无动于衷,母猫便冲出房子,满村地找,边找边叫唤,声音凄惨之至,让人不忍听下去。它仔细搜索着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子,每一个草垛……仍然一无所获。

    ⑩那天晚上,下起了雨。父亲心绪不宁,迟迟无法入睡。他的耳畔总响彻着猫的叫声,时而是母猫凄惨无助的叫声,时而是小猫绵长依恋的叫声。雨停了几分钟,又下了起来,___________。父亲觉得自己的心像一块布,被那四只小猫不停地撕扯着。他神情凝重地看着窗外的雨,想到放置小猫的池塘旁边只有几棵牙签般的小树,他的心乱了。

    天光渐渐亮了,雨也停了,树叶喝饱水发出湿漉漉、懒洋洋的光芒,空气被清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质。父亲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推开粮仓的门,竟然又看到那四只如毛线团般圆乎乎的小东西,小家伙们正躺在母猫温暖的肚皮上,像躺在柔软的沙发上。母猫抬起头轻轻地喵了一声,眼神疲惫而又欣慰。昨天夜里,它竟然找到了它们,并将它们一只一只地叼回来了。

    父亲心头一酸,退出房间。掩门的一瞬,他想起逝去多年的母亲。

    (《意林》2021年10期,有删改)

    【1】文章第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文中第⑩段空缺处原有一处环境描写,下面给出的哪一个选项更合适填入,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表述理由。

    A.比之前大了许多,天空和大地好像连在了一起,狰狞的闪电一次次抓破夜空。

    B.小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

    【3】这篇文章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文中的父亲想起他的母亲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你站在父亲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补充。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当怎样与宠物相处。

    【链接材料】

    猫狗正在成为流量之王,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宠物身上寻找慰籍。你肯定看过不少猫跳“海草舞”的视频。猫以一个别扭的姿势坐在主人怀里,两只爪子被捏住。踩点的节奏搭配上猫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收割过一大波尖叫和笑声。即便已经有不少动物医生科普过,跳舞挑战从生理角度来说,会对猫的关节造成损伤。但直到今天,仍然能看到许多猫在跳舞“营业”,依旧是一脸的生无可恋。有些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你用肉眼就能看到宠物们的不适感。

    “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这一伦理原则要求人要对动物承担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伤害它们,并在危难中救助它们。”或许,这是我们和宠物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选自《Vista看天下》,有删改)

  •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教育已经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8)于2023年12月13日在阿联酋迪拜闭幕。作为学校环保社团的一员,文佳收集了以下相关资料。

    【材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这一定义强调人类自身行为在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气候变化教育界定为“面对气候风险、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气候不公正以及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理解和应对能力。气候变化教育以行动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协作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从100个国家采集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只有53%的国民教育课程提到气候变化,其他国家在文件中提到了气候变化,但涉及的深度不够,在提及这个主题的课程中,其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该组织提出,气候变化教育应成为每个国家的核心课程组成部分,将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动纳入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学习,而将气候变化教育纳入主流课程具有变革性——有助于培养人们强烈的能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影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③英国提出将气候变化教育置于教育核心的新举措,其中一项便是引入气候变化教育课程,该课程将在未来几年内安排到位。

    ④芬兰的气候变化教育强调跨学科,以实现世界的挑战作为调查切入点,在没有科目或传统学科领域界限的情况下进行真实全面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多维度性和跨学科特征使得气候变化教育必须进行课堂重构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

    【材料三】

    传统上气候教育的重点仅限于气候知识,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气候变化原因和后果的理解。然而,仅学习知识可能不会使学生对待气候问题时的行为和态度发生重大变化。为此,需要反思传统教学方法。而且气候问题复杂,涉及地理、政治等不同维度,但传统有关气候问题的教学和学习仅限于单一学科,因此可以在不同年级和学科领域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包括采用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等。

    【材料四】

    面向气候变化的学科活动评价框架表

    学科

    表现性评价

    美术

    制作海报,展示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生物

    研究校园自然生物,研究气候变化对疟疾等疾病传播的影响

    地理

    查找受气候变化危害最明显的地区,绘制气候变化影响分布图

    健康与体育

    徒步中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探究哪些自然环境改变会造成健康危害

    语言与文学

    观察有关气候变化的图片视频,创作相关诗词、故事等

    数学

    通过统计数据,判断本地区和世界范围的气候变化情况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变化是指除自然气候变化因素外,人类持续改变大气组成成分导致的气候改变。

    B.截至2021年,多数国民教育课程都能体现气候变化内容,其深度不够但被足够重视。

    C.英国已把气候变化教育的课程安排就绪,并使它处于教育核心的位置,体现了创新性。

    D.研究气候变化对疟疾等疾病传播的影响是健康与体育学科的评价指标。

    【2】研究了上述材料,文佳整理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卡片,请你结合材料帮她补充完整。

    名称

    气候变化教育

    定义

    面对气候风险、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学习

    目的

    (1)

    作用

    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协作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基础科学知识,采用(2)( )( )教学方法等。

    【3】假如你上高中后,担任了地理课代表,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为地理老师实施气候变化教育提出3条建议。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我们总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幸福、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常常视而不见。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

    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