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七年级将举行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哪一句名言不适合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语( )
A.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B.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2、找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诅骂 截然 美不胜收 小心翼翼
B. 惭愧 模仿 花团锦簇 不求甚解
C. 渊博 书塾 若无其事 混为一谈
D. 枉然 俯视 恍然大悟 由然而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的老师的报告。
C.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今后不再发生,交通局加大了宣传的力度。
D.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殷红(yān) 迭起(dié) 鲜为人知(xiǎn)
B.调羹(ɡēn) 校对(jiào) 奴隶(lì) 妇孺皆知(rǔ)
C.字帖(tiě) 亘古(ɡènɡ) 镐头(ɡǎo) 锲而不舍(qiè)
D.憎恶(zēnɡ) 疮疤(chuānɡ) 眼翳(yì) 仰之弥高(ní)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B.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耸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朱自清《春》)
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迎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检查验收,当务之急是搞好卫生清洁。
B.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感动。
C.我国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D.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B.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C.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 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吕文穆公蒙正①,不记人过。初参政事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 文穆佯③为不闻而过。同列④令诘⑤其官位姓名,文穆遽⑥止之。朝罢,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文穆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复能忘,故不如弗知也。”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北宋名臣,三入相位。卒后赠中书令,谥文穆。②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③佯:假装。④同列:同僚;同事。⑤诘:责问。⑥遽:很快、立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一知其姓名/未若柳絮因风起
B. 故不如弗知也/温故而知新
C. 不记人过/文穆佯为不闻而过
D. 时人皆服其量/无方时年七岁
【2】文中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初 参 政 事 入 朝 堂 有 朝 士 于 帘 内 指 之 曰 此 子 亦 参 政 耶
【3】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9、根据课文默写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⑤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⑦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⑧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⑨《<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手写的信
文彦
①今年三月初,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好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居家养病。非常时期不适合上门探望,于是我精心挑选了两本适合养病期间阅读的新书,附上一封亲手写的信,给好友发了快递。
②两天后,收到好友发来的微信:“今天开始阅读你寄来的书,翻开才发现有你手写的信,瞬间感受到一份温暖和情谊,你太有心了!”好友说她许久没有收到手写的信了,更别说我寄给她的这封“字写得漂亮”的书信。好友说这一天感觉到意外的欢喜,“越是浮躁的社会,传统的东西就越珍贵”。我没想到一封内容平常的手写信给她带来这般惊喜——信里我只对两本书的内容作了简介,还写了希望她注意休息并祝早日康复等很寻常的话。
③多年前离家到外地读大学的时候,我信写得最勤,那时和爸妈联系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信。每当收到爸爸从家乡江苏扬州寄来的信,我就迫不及待立即回信,告诉爸妈我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后来妹妹告诉我,收到我写的信的那一天,爸爸妈妈就显得格外高兴。尤其是妈妈,我寄回家的每一封信,她都会好好收藏。收信当日,她会戴上老花镜,认认真真将我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隔上几天,她又将已读过的信拿出来再读,直到收到我新的来信……写信、寄信、等待回信、读信、继续写下一封信……这是我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
④如今,智能手机让人们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随时能找到关系亲近的人,随时可以对话,这种近到几乎没有距离感的联系,却反而让人们的心灵没有了对话的空间。写信,恰恰是需要一定的距离感的——思考,等待,不是即时对话,而是隔着时空,这种距离感能让人超越不假思索的浅层对白而进入内心深处。经过仔细推敲,长长的话慢慢地写。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是自己写信,还是读亲友的来信,都有许多美好的体验。写信时,我一笔一画工整地写,认真遣词造句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收到回信时,我细细品味信中的每一个语句,揣测对方写信时的心情神态,还有等待回信时那带着紧张的美妙心情,是今天依赖即时通信的年轻人很难了解和体会的。
⑤我硕士毕业后结婚生子。儿子小时候乖巧可爱,小学五年学习成绩都很优秀。然而升入中学进入青春期后,他却开始叛逆。有一段时间他下午放学回家,不及时做功课,而是长时间玩手机游戏,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段时期,劝说往往无效,我就手写一封信,趁他去上学,将信悄悄放在他房间的书桌上。此后,儿子的行为逐渐有所改变,我想正是我手写的信,让孩子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现在,儿子读大学二年级,令人欣慰的是,他学习自觉、积极向上,已经在为一年半以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做着积极的准备了。
⑥今年春节,我原本早就买好了回乡的火车票。年迈的父母得知我即将返乡,满心欢喜地置备年货。谁料新冠疫情爆发,为了大家的安全我取消了行程,爸爸妈妈也都赞同。妹妹给我打来电话,偷偷告诉我,其实妈妈感到非常失望。此刻,我正一边亲手给爸爸妈妈写信报平安,一边想象着他们收到信时宽慰的笑容……
(原文有删改)
【1】文中共写了与“手写的信”有关的四件事,请分别概括。
段落 | 时间 | 写信原因 | 收信人及其表现 |
①-② | 今年三月初 | “我”慰问在家养病的好友 | A |
③ | 多年前“我”读大学时 | B | 妈妈收到信总是一读再读、细心珍藏 |
⑤ | 儿子升入初中 | C | D |
⑥ | E | “我”因疫情取消返乡计划,写信给父母报平安 | 父母收到信时一定能感到宽慰 |
【2】第③段画线句是对妈妈读信的细节描写,分析其表达效果。
【3】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两项)填入第④段画线处:( )
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是自己写信,还是读亲友的来信,都有许多美好的体验。
A.字如其人
B.见字如面
C.知己知彼
D.礼尚往来
【4】选出对文章主旨理解正确的两项( )
A.表达“我”对自己字写得漂亮很自豪。
B.表达“我”对手写信退出生活的惋惜。
C.表达“我”对即时通信的鄙视与反感。
D.表达“我”对人与人心灵对话的珍视。
11、开镰
周克武
①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
②高梁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
③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齐刷刷地勾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
④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澄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落日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⑤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月光里,我又看见父亲蹲在老屋的墙根磨刀。他轻轻给镰刀溅上水,弯弯的刀叶开始在磨刀石上有节奏地滑动,随着父亲的双臂一屈一伸,锈迹渐渐褪去。月色下,锃亮的刀口银光闪烁。
⑥“老倌子,喝口水。”母亲递上一杯凉茶。
⑦“等一等”,父亲摆摆头,“明天开镰啦,还有好几把呢!”
⑧听得出,“开镰”二字是从父亲的心底迸出来的,他喜凝眉梢,满脸惬意。
⑨父亲一年到头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满仓。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父亲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语:好啊,瑞雪兆丰年。紧接着焚香秉烛,祭拜天地神灵,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细雨像筛糠似的下。父亲头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挂只盛满了种子的小萝筐,伸手从筐里抓一把刚刚生出娇黄嫩芽的种谷,在秧田的上空抛出一条条弧线,播下一年的丰收梦。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他跳上水车,拼命蹬动车轱辘,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哗哗地灌满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过去,田垄里青了又黄,父亲倚门远眺,满垄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
⑩终于开镰了。
⑪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禾声由近而远,仿佛在频频传递泥土的回报。父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新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⑫秋阳如虎,偏西的日头还是那样炽热灼人,父亲浑身没剩一根干纱。许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罗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树荫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却一直定定地盯着晒谷坪里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脸庞上溢满了自信。
⑬我知道,此刻在父亲心里,他收割的不只是耕云播雨的回报,也是来年的踏实与祥和。
⑭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
⑮突然,父亲掐灭烟蒂,霍地走起来,把我叫到他身边问:
⑯ “看见了吗?”
⑰ “看见什么?”我一脸茫然。
⑱ “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这就叫堆金积玉。”父亲读过私塾,常常搬出旧书上的这类句子教育我。
⑲我笑了笑,不以为然。他的脸霎时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种田没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说,“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
⑳一阵清风掠过,驱散了周身的燥热。我呆呆地站立,半晌无语,抬眼望望对面那片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梯田,一种感觉倏忽而生: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
【1】阅读文章,理清“开镰”前后的内容,根据提示填空。
(1)沉甸甸的稻穗摇曳身姿时,父亲一天几次往田边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割后,父亲挑起第一担新谷,看着山尖似的谷堆,父亲充满自信。
(4)父亲和我的交谈,改变了“我”瞧不起父亲种田的心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句。
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
【3】文中第⑨段的回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⑲段中“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我”的影响。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这句话的理解。
12、按要求完成作文。
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那温情的美,与众不同;史铁生母亲给予他隐忍而沉默的爱,与众不同;沙利文老师给予海伦·凯勒的教导,与众不同;“……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你的斑驳,与众不同”……这些与众不同给了你怎样的启迪与思考?
请将题目“你的______,与众不同”补充完整,并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