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坝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A.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B.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C.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D.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záo)      笑(shàn)       息(xùn)

    B. (lán)     痛(chì)     (suì)

    C. 然(chì)       重(hè)        深(suì)

    D. 悍(piāo)     (zhān)      (qiú)劲

     

  • 4、下列句子的修辞不属于拟物的一项是(  )

    A.我可爱的小孙子听到我的呼唤声,从屋里飞了出来。

    B.多年奋战之后,那些侵略者夹着尾巴逃跑了。

    C.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 5、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②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

    ③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

    ④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⑤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

    A.②③④①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②①③④⑤

  • 6、选出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奥密 斑蝥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B.花瓣 静谧 恍然大悟 翻来复去

    C.诀别 酝酿 人迹罕至 混为一谈

    D.感慨 烘托 人声顶沸 截然不同

  • 7、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约下午两三点是最热的时候。太阳猛烈地照着大地,使大地像蒸笼一般,我们就像蚂蚁在热锅上团团转。

    ②这时,大树的叶子密密麻麻的,不留一点缝隙,好像是老天给我们的“自然乘凉亭”,许多人躲在大树下,有的在朗朗读书,有的在喝茶消暑,有的在谈笑,还有的在打游戏机。

    ③早上,小鸟在树枝上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公园里,不上班的大人和老人在跑步、打羽毛球。小孩们在踢足球、打篮球。

    ④夏天,它是热闹而迷人的季节。

    A.①③②④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____》,作者是__朝的蒲松龄。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行甚远_____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下列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默写。

    旋折荷花剥莲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哀多如更闻。

    ___________________,佳人才唱翠眉低。

    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__。

    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与小人书约会的童年

    张林

    我的童年时代,是小人书流行的时代。且不说城里的书店,单是乡里的供销社,都有小人书小巧靓丽的身影。小人书作为那个时代孩子的主要读物,几乎占去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时光都在小人书的世界里幸福地跳荡,温暖地铺开。

    我最早接触小人书,是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那年刚入秋,我患了重感冒,在乡里医院久治不愈,爸爸放下手头的工作,骑自行车把我驮到离家40余里地远的镇医院救治。为了让我在住院期间心情愉悦,爸爸几乎走遍了镇里的各大商店,给我买了许多小人书。小人书里生动有趣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把我领进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小人书帮助我打发了住院日期间孤寂的时光,也扩大了我的识字量。出院后,我竟然带回家半纸箱子小人书!在和小伙伴们玩耍时,我会津津有味地给他们讲我读过的书中的故事,小伙伴们满含钦佩的目光更激发了我对小人书的热爱。

    假日里,我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静静地与我心爱的小人书约会。即使离开家门,巴掌大的小人书也常常是和我如影随形。从兜里掏出,掌中摊开,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令我如醉,如痴。每当翻开一本崭新的小人书,我都会无比兴奋。小人书为我营造了一介神奇的幻想世界,翻开小人书,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扇认识世界的窗,我从中看到了描绘在一页页小小纸张上的世界,形象生动,鲜活逼真。我和书中讲述的故事里的人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和他们经历着同样的生活。我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感动了,那种强烈的感觉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乡里供销社的文具柜台里,摆着许多小人书。一放假,我就会以买铅笔、橡皮、本子等借口,跟爸爸要钱,偷偷去买小人书。因怕爸爸责骂,新买回来的;小人书,我总会偷偷地藏进书包里或是压在炕席底下,深夜借着手电筒的光,躲在被窝里读,有时也拿到学校里去读。

    没有钱买小人书,我有时也会腻在柜台前,对营业员说:“阿姨,把那本小人书拿来给我瞧瞧。”营业员把小人书拿到柜台上,我快速地翻动书页,看里面的画面。因为口袋里没钱,即便我心里十分喜欢,也只能装着不喜欢的样子,对营业员说:“这本不好,拿另外一本来看看。”营业员又把我指着的另一本小人书放到柜台上让我翻看,我便又快速地翻看着这本小人书。连翻了两本都不买,再要营业员拿另一本看,那就不行了,营业员会板着脸说:“你这小孩到底买不买?买不起就不要来动心眼儿。”

    见别的小伙伴买了小人书,我也总要想办法去读。有时一个小伙伴翻看小人书,便有几个小伙伴围成一圈,几个小脑袋凑到一起,几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页上的画面,我们会小声地念着画面下方的文字,傻傻地盯着生动的画面,默默地在心里记下书中的故事,好在别人面前炫耀。

    夕阳下,捧读心爱的小人书,内心无比激动又无限神往。小人书的世界既遥远又近在咫尺。夜里做梦,我会梦见小人书里的人物和画面,甚至梦见自己就成了小人书里的人物,和小人书里的人物一起快乐一起悲伤。一本小人书读完,仿佛就是一生了。

    小人书,陪伴我度过了金色的童年,童年的我也在一个个故事里,在一页页画面中不知不觉长大、成熟。童年与小人书约会的记忆永远不会消散,它会被时光的刻刀镌刻于岁月的碑石上,成为永恒。

    【1】本文详略结合地叙述了“我”与小人书的故事,其中详写的是哪两件事?

    【2】“一本小人书读完,仿佛就是一生了。”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静静地与我心爱的小人书约会”,“童年与小人书约会的记忆永远不会消散”,文中两次写到“我”与小人书的“约会”,有什么作用?

    【4】从全文看,小人书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哪些影响?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豖”(猪)祭拜,就是“家”。“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后引申为“住所”等义。

    原作“”(或)。字形象以“戈”(武器)守卫“口”(城邑)。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国”字。一般而言,“国”是一个较为宏大而抽象的概念。

    材料二:

    在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家国一体,不可分割。这就是孟子说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其实是家庭概念在不同层面的表述,都在一个宗法关系之中。《左传》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意思是天子分封子弟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分封子弟为卿大夫,建立“家”;卿大夫再分封子弟们,建有“室”“宗”。所以说“大夫有家,诸侯有国,天子有天下”。“家”的本义特指古代卿大夫的家族和封地,后来泛指家庭。中华文化最大的“家”是天下,“天子以四海为家”。《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讲的就是“天下一家”的观念。家是小家庭,国是大家庭,天下是更大的家庭,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材料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本义是人用兵器保卫城池,“家”本义是人们的居住场所。

    B.“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国”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C.“家、国、天下”是家庭概念在同一宗法关系中不同层面的表述。

    D.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

    (2)简要概述“国”字的演变过程。

    (3)新时代我们应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金色花》中的孩子与妈妈躲猫猫很有意思;小鲁迅在百草园中拔何首乌,亲近自然很有意思;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海伦凯勒的学习生活很有意思。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请你以“这很有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