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通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居家学习期间,小明在家上体育课时制造的动静给楼下邻居带来一些困扰。作为小明,怎样和邻居阿姨沟通最为得体呢?(  )

    A.阿姨,很抱歉打扰到您居家生活。我以后上体育课会注意避开您的休息时间,我会铺上瑜伽垫,穿袜子在地上运动,从源头减少噪音的产生。真的很抱歉,谢谢您的理解。

    B.阿姨,多一分担待,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就多一份舒适美好。我也不是故意要打扰您,希望您多理解我们这些中学生。

    C.阿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是特殊时期,建构和谐的邻里关系咱们需要多多为他人着想。

    D.阿姨,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对普通住宅声音分贝的要求有明确规定,即白天不超过55分贝。更有专业人士指出,如果能避开日常休息时间,仅在上体育课期间产生一些非持续性的运动声音,一般不会构成噪声污染。

  • 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酬劳             鄙薄             沉默寡言             神通光大

    B.遮蔽             渊搏             刨根问底             杞人忧天

    C.蓬勃             怂恿             惊慌失错             大相径庭

    D.忧郁             烂漫             麻木不仁             神采奕奕

  • 3、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作者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热情赞颂了其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B.《西游记》描述了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结局,作者通过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告诉人们要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精神。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叙事性散文集,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

    D.《藤野先生》中写“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 4、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人,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D.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等。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B.疫情一起,白色的“铠甲”再次撑起生命的希望,白衣天使无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6、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máo 慷慨 惊荒失措

    B.塌(tān 徘徊 参差不齐

    C. 溜哒 精益求精

    D.chéng 帐篷 麻木不人

  • 7、选出下列加点字拼音有错的一项( )

    A.niàng)  黄yùn巢(

    B.lóng) 应)   确záo

    C.蓄(chǔ)   过去(niù护(kàn

    D.悴(qiáo) 粗guǎng落(zhuó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_____

    ②为人谋而不_____

    ③知之者不如之者_____

    ④相委而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B.元方年七岁 学而习之

    C.陈太丘与友期 三人,必有我师焉

    D.下车引 知之者不如好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甲】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

    ①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②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③《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④《登岳阳楼》中       绘了无比壮阔的洞庭湖景象。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运用短句,字词凝练,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强烈的感染力。

    B.第③段中“这”指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C.第④段中“小声说”并不是指声音低,而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D.闻一多以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他人格写照。

    【2】选段主要叙述了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

    【3】如何理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

  • 11、   共话《咬文嚼字》

    12月5日下午,社团活动。

    王思睿同学一进教室就兴奋地宣布:“2018年十大流行语出台,分别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

    同学们好奇地议论,一见刚进门的李老师,忙问究竟。

    李老师说:“是《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吧?我们来看看。”

    李老师搜索《咬文嚼字》博客,点开一篇博文链接—

    (博文)

    转眼,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在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后,《咬文嚼字》编辑部最终选出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2018年我们语文生活的流行印迹。

    一、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即在相同条件下结成的命运攸关的集体,源自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你关注时事新闻,对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习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

    ……

    四、教科书式

    源于上海一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视频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具有教科书般的规范性,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执法”。随着视频的“热传”,“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

    ……

    李老师介绍—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评选十大流行语,2017年“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流量、可能XXX假XXX、油腻、尬、怼、打call”入选; 2016年有“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流行语入选。

    周文辉说:“哦!我们常说的那些话都评上啦。”

    李老师继续介绍—

    这本杂志不仅每年都评选“十大流行语”,还在每年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人比如,2017年排列第一的是“电视中的人名误读:老舍的“舍”误读为shè”;2016年,排列第一的是“航天新闻报道中的读音错误:“载人飞行” 的“载”误读为“zǎi”……

    有同学问:“李老师,这‘年度十大语言差错’和‘年度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有什么要求?”李老师又打开一篇博文—

    (博文)

    征集启事

    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 每年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年度十大流行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8年度的“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我们特邀您参与相关工作,希望您踊跃提供备选条目。

    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十大语文差错”征集要求

    1.典型性。收集语文运用中使用频率高、出错频率高的典型差错,偶发的、生僻的不收。

    2.新闻性。重点关注重大新闻、热点事件报道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名人偶像犯的差错。

    3.广泛性。音、形、义、字、词、句,以及文史百科等各类差错全覆盖。街头店招、广告、说明,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全方位扫描。

    二、“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

    1.流行。收集本年度的“热词”“潮语”,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风貌。

    2.创新。结构、语义、用法上有创新。

    3.文明。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

    征集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截止时间:2018年12月10日

    郑国平:“这《咬文嚼字》到底是一本怎样的杂志?李老师,请您再详细介绍介绍。”

    李老师—

    好啊。我订阅这本杂志好多年了......

    《咬文嚼字》创刊发行于1995年1月,发行者为上海文化出版社,今为32开文艺月刊,“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是其办刊宗旨。以编辑、记者、校对、广告从业人员、文秘、节目主持人和教师、学生为其主要阅读对象。主要内容为纠正媒体艺人、名家作品的错别字。因内容颇具特色,已成为中国境内汉语文化品质“捍卫者”。

    针对性强,专门剖析报刊、图书、广告、影视中的各类语文差错;知识性强,尤其有些知识不是课堂里、词典里能查到的;其口号是“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咬文嚼字》发起了多次“社会查找错字”活动,并产生广泛影响。《咬文嚼字》“人人看得懂,个个用得上”,个性鲜明,在“无错不成书”的今天,《咬文嚼字》被广大读者誉为“文化清道夫”。

    李老师—

    今天我们了解了《咬文嚼字》杂志,请同学们参加以下几个学习活动,检查同学们今天的收获,锻炼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1(活动一)名片制作

    中文名称

    咬文嚼字

    类别

    文艺月刊

    主管单位

    (1)___________

    编辑单位

    (2)___________

    创刊时间

    (3)___________

    出版周期

    月刊

    国内刊号

    CN31-1801/H

    国际刊号

    ISSN1009-2390

    邮发代号

    4-641

    报刊版式

    32开

     

     

    2(活动二)词义推敲

    下面符合《咬文嚼字》中“咬”和“嚼”意思的一项是(   )

    A. “咬”上下牙对住,夹住东西或压碎;“嚼”上下牙磨碎食物。

    B. “咬”“嚼”指反复钻研、推敲。

    C. “咬”“嚼”指过分地斟酌字句。

    3(活动三)事件发布

    回班级后,向同学们介绍《咬文嚼字》杂志每年发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和“年度十大流行语”事件,突出其权威性。下面选项可以舍去的一项是(   )

    A. 这两项活动是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社主办的。

    B. 杂志社向全国读者征集本年度语文运用中高频率的典型差错和“热词”“潮语”。

    C. 杂志社经过读者征集、网友投票、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后最终选定。

    D. 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风貌;不低俗,合乎文明用语规范。

    4(活动四)刊物推荐

    我们学校秦明老师的女儿今年大学中文系毕业,前不久被本地报社录用为见习编辑,请你推荐她订阅《咬文嚼字》。要突出针对性,称呼用“姐姐”。(150字左右)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生活中,每个人都做过主角。

    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