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沁(qìng)人心脾 宾(bīn)至如归 B. 昙(tái)花一现 大大咧咧(liē)
C. 束手就擒(qín) 夜幕初垂(chuí) D. 完好无损(sǔn) 暴风骤(zòu)雨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B.“河流”比喻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
C.池子认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鲜活,抛弃自身的安逸,带给人们幸福,那才是幸福的。
D.要利用才能为人们做有意义的事,一旦才能懒惰,就会一无所有。
3、下列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都黄了。
B.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C.不仅我上课认真学习,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投掷(zhì) 缭乱(liáo) 嘀咕(dí)
B.折腾(zhé) 门缝(fèng) 前爪(zhuǎ)
C.懦弱(nuò) 呈现(chéng) 走廊(láng)
5、看拼音,写词语。
zī shì(____) bǎo cún(______) fēn fāng(______)
qiān xū(______) mò shēng(______) ǒu ěr(_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1.黑洞洞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日日夜夜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拂(______) 掠(______) 仿(______) 瓣(______) 缚(______)
佛(______) 惊(______) 访(______) 辫(______) 傅(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9、课内阅读。
那只松鼠(片段)
我很开心,看着这只一动不动躺在网袋里的小“俘虏”,想伸手去摸摸它。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
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也像触电般地缩回原处。我怔怔地看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它也古古怪怪地看着我,猜不透在动什么样的脑筋。
最后,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看着它蹿上树梢,从这棵树跳到了那棵树,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绝望~( ) 乞求~( )
蔑视~( ) 抗议~( )
【2】作者称那只松鼠是“俘虏”,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从“我终于把它放了”的“终于”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
【3】作者抓住了那只松鼠,最后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架鄰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遵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选文第1、2自然段中描写燕子的动词有_____。这些动词突出了燕子的______特点。
【2】如果将文段中的第1、2自然段概括为“飞行时的燕子”,那么第3自然段可概括为______
【3】从文段中选择一个优美生动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1】“五色”指_______,“浮光”指________,“乱转”指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肥皂泡的___________。
【2】找出描写肥皂泡美的句子,用“ ”画出来。(画出一处即可)
【3】“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___________,第二层是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蚂蚁补“天”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进城考试,他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栈住下。
晚上,秀才在房间温习功课。突然,天色大变,雷声隆隆,哗啦啦下起雨来。
不一会儿,门外的地面上就涨满了水。一群小蚂蚁来不及躲回洞里,在水洼里挣扎着。“救命啊!救命啊!”
秀才看见了这群奄奄一息的小蚂蚁,急忙捡来一根树枝,伸到水洼里。“可怜的小家伙们,快爬到树枝上来吧!”
小蚂蚁们一只接一只地从水洼里爬到树枝上,全都得救了。
“谢谢你,”蚂蚁们对秀才说,“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第二天秀才参加考试,他的文章写得虽然很好,但是有个错字:试卷中的一个“天”字少了一横,变成了“大”字。
考官看了看卷子,连连叹气:“可惜啊,因为这个错字,他得不了状元了。”
过了一会儿,考官又拿起秀才的试卷看。奇怪,试卷上的错字没了,好好的一个“天”字。“咦,不会是我看花眼了吧?”考官揉了揉眼睛,再认真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在“大”字上面排成了一横。
考官觉得很惊奇,找来了秀才,得知秀才救蚂蚁的事情。考官觉得,秀才不仅有才华,人也很善良。他对秀才说:“既然蚂蚁已经替你补‘天’了,就不算你写错字,你得了满分!”
【1】跟“奄奄一息”词义相近的是哪些词?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命在旦夕( ) B.生龙活虎( ) C.一息尚存( ) D.栩栩如生( )
【2】蚂蚁补“天”指的是:( )
A.天破了,蚂蚁们在补天。
B.小小的蚂蚁有补天的伟大志向。
C.蚂蚁们把秀才试卷中的错字“大”,补上一横,变成“天”字。
【3】蚂蚁们为什么帮秀才补“天”?( )
A.蚂蚁们天生爱助人为乐。
B.为了感念秀才的救命之恩,特地帮助秀才。
C.蚂蚁们帮助秀才,就可以跟之前的恩情勾销,互不相欠。
【4】生活中,类似“蚂蚁”“秀才”“考官”的人,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 “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枣庄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心理
【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
三年前,________,
今天,________,
将来,________。
【5】“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B.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
C.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
14、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电脑聪明吗
电脑就是电子计算机,电脑可“神”了!你可以用它写字、画画、玩游戏等。有的电脑还会下棋呢,居然战胜过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象棋大师。它不仅在传统的科学计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它已经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帮助人们处理办公室事情,能帮助各级领导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决策,能帮助各行各业的专家工作。许多需要人类大脑思维的工作都可以用计算机代替,电脑已经成为人脑的重要帮手。你说它厉害不?看来,电脑确实比人“聪明”。可我要是说出来,你肯定大吃一惊。电脑并不如我们想像中那么聪明,它除了认识0和1,别的什么也不懂。
1.电脑又称_________,它的用途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电脑系统默认的数字只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 。
3.文章讲述了电脑的_________ ,采用了______ 说明的方法。
4.你见过电脑吗?使用过它吗?它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观察描写颜色的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是两种颜色的融合;
(_______________)用拟物的方法让色彩形象,好像就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色彩的光亮;
【2】试着用上面的方法,学写词语。
两种颜色的词语_________,拟物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 ”的句子是比喻句吗?如果不是比喻句,你能把这句话改写成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都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
第一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观察过天上的云吗?仿照第二段写一写。
云变化可真快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写句子。
1.请同学们把语文课本拿出来先。(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例句,注意加点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终于放假了!”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我和别的老师不一样,我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把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早晨的公园里可热闹:_________________我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三个“由黑变……”是说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天还很__________,可是现在天应经变____________,这就说明孩子们走的路程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2】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1)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2)省略号表示(_________)
A.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们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B.作者对山沟里孩子们的前程很是担忧。
19、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共3处错误)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多种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海底真是死气沉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我能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我是一又小又黑的种子。春天来了,我用尽全力,从又黑又暗又硬的泥土里挤了出来。过了日子一段,我身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你喜欢观察吗?比如将筷子放进有水的杯子里,筷子就像从水面折断了一样;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一条金项链能放进装满水的水杯里,而水不会溢出来。这些现象很有趣,可又让人心生疑惑。你是怎么思考或解决这些疑问的呢?是反复观察?是做实验?是上网查资料?还是询问师长?请根据你思考或解决疑问的过程写一篇习作。要求:
(1)思考或解决疑问的过程要写具体;
(2)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