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城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隋朝统一后短时间内积累了巨大社会财富。究其原因,某学者提出“国家编户和赋税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私家荫户和租税的减少,这是统治阶级中利益分配的重大调整”。该学者认为隋朝财富的积累是由于(     

    A.大索貌阅消灭了私家荫户

    B.打击世家大族强化国家权力

    C.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稳定

    D.编户增加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 2、1951年,山西省长治地区的10个试点农业合作社通过集资或贷款购置了农具177件,改良了土壤341亩,粮食亩产和社员收入都大大超过了1950年的水平。这表明(     

    A.人民政府通过土改满足农民需求

    B.农业合作社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推广新式生产组织形式势在必行

    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 3、1940年,《日本新闻》在日本影院强制上映,其中有关中国战场的新闻影片均是有选择地拍摄的一些当地“政治领袖”欢迎日军和日军“亲民”的画面,展现当地民众被日军“解放”的“喜悦”,并强调“大东亚战争”旨在把亚洲人民从欧美列强手中“解放”出来。日本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A.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

    B.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C.日本在中国战场透支国力

    D.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4、明初,朱元璋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其后,屡有开海、禁海之争: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据此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

    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 5、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B.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

    C.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D.玉米番薯等农作物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 6、两汉时期,霍去病立志“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张骞不畏艰险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这些历史人物所表现出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这些时代精神的出现,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文化政策的开明

    C.边疆民族地区的动荡

    D.王国问题的解决

  • 7、下图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毕将往为(钱主)奴,于路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永妻。”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

    B.文艺创作无法反映社会现实

    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佐证

    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 8、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在甲午战后以来有了明显的改变。1806~1911年间,仅上海一地,就成立了100多家出版机构。从190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译书籍15999种。这些翻译书籍,译自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其他语种,且以日文居多。这反映了(     

    A.时局变化影响传媒发展

    B.出版机构趋新善变

    C.救亡之路出现新的趋向

    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 9、有学者引用了一位浙江籍儒学家的思想论述浙商精神,认为浙商要用“心即理”涵养浙商自信豪迈、包容万象的气度;要用“知行合一”引导企业方向,稳立企业愿景,主动接受市场的磨砺。这位儒学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顾炎武

  • 10、据统计,从1979年至1982年,全国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其中经济领域占37.2%。依据地方立法的运行实践,八二宪法在肯定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进行了重新配置。就国家立法而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这表明我国(     

    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B.民主法制建设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C.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

    D.基层民主建设范围得以不断扩展

  • 11、如表反映了中国外交(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

    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B.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

    D.加强我国与主要大国的联合

  • 12、下图是唐朝的青釉凤首龙柄壶,该壶的制造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它体现了唐代(     

    A.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B.陶瓷技术因佛教而广泛传播

    C.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D.民族交融促进手工业的发展

  • 13、1951年,中共中央把“发起订立爱国公约”作为当前爱国运动的中心之一、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条战线开展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在这一活动的号召下,工人们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的口号。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剿匪镇反

    B.解放战争后期作战

    C.抗美援朝

    D.“一五”计划的实施

  • 14、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国内涌现出一系列关于朝鲜战争的报告文学作品。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陈柱国的《中华男儿》、杨朔的《万古青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均向人们展示了志愿军的“正义”、“英勇”和“爱国”精神。这些作品(     

    A.真实记录了人物和事件的事实本身

    B.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C.承担了“新中国”形象构建的功能

    D.注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与艺术想象

  • 15、明清时期,“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每当荔枝、龙眼成熟的季节,大批商人前往购买,以致“为栲箱者、打包者各数百家,舟子、车夫皆以荔枝、龙眼赡口。”福建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材料反映出当时(     )

    A.闽粤农业多种经营较兴盛

    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革

    C.小农经济市场化趋势明显

    D.多种经济作物已广泛种植

  • 16、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设之初,在这一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兴建了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农田灌溉和运输等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B.精耕细作农业特征已出现

    C.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D.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 17、19世纪70年代,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实验室在德国广泛推广,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后美日等国纷纷效仿。德国企业实验室制度的建立

    A.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促进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形成了知识经济增长模式

    D.开启了经济持续繁荣的时代

  • 18、下表是美、英、德、中四国某方面所占世界份额的变化情况。 “某方面”指的是(     

    年份

    国别

    1800年

    1860年

    1900年

    1953年

    美国

    0.7

    7.1

    23.7

    44.7

    英国

    4.1

    19.9

    18.5

    8.4

    德国

    3.5

    4.9

    13.2

    5.9

    中国

    33.3

    19.5

    6.3

    2.3

    A.殖民地数量

    B.制造业总产量

    C.对外贸易额

    D.白银的存储量

  • 19、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提出,共产党应将加入国民党的党员名册交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党员在国民党的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这表明(     

    A.国民党左派力量增强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

    D.国民党实行“清党”

  • 20、商鞅变法后,秦国以法家思想立国称霸,标榜“皆有法式”,国家社会生活大小事务都诉诸法律制度,弱化官吏的人格意象与道德表率。秦朝却围绕忠信、善行等道德品格,教导官吏“劳以率之,正以矫之”。这一变化反映出秦朝(     

    A.开启了以礼入法的统治

    B.行政实践优化治理理念

    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D.官员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 21、20世纪50年代法国广大农民、城市中的小手工业者和小企业主不仅把自己视为在经济大发展中“被遗忘的人们”,而且还怒气冲冲地展开了各种声势浩大的社会抗议运动。这反映了法国(     

    A.革命传统加剧了秩序失衡

    B.社会运动成为政治主流

    C.发展不平衡暗藏社会危机

    D.受到苏联工业模式吸引

  • 22、如图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欧洲桥的架设》。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发生前后“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以下受到这些“力量”影响的事件有(     

    ①《慕尼黑协定》签署   ②德国入侵埃塞俄比亚

    ③波兰孤军奋战后沦陷   ④德国吞并奥地利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23、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 24、明朝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擢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其举措旨在(     

    A.推广学校教育

    B.弘扬儒家思想

    C.稳定社会秩序

    D.服务现实政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 26、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27、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28、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29、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30、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1、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32、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33、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

    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 34、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战争

     

     

    和亲

     

     

    机构

     

     

    互市

     

     

    共治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财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新约中,耶稣多次谈到财富……如:不要为你们自己积累财宝于地上。”“一个人不能服侍两个主人……你不能既服侍上帝,又服侍金钱。又如:我向你们保证:富人要想进入天国是非常难的。我再重复一遍;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要难得多。

    ——林中泽《基督教的安贫乐道与早期耶稣会的财富观》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部分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洛斯基

    人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金钱,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弃绝了这个欲望,一切事业就会完全停止。

    凡是贪婪者很多的地方,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国家的骨骼和基础。

    索德里尼

    难道我们不知道正是贫穷不断地促使人们去犯各种罪行、亵渎神圣?不正是贫穷产生偷盗、盗窃国库、毒害、伪造、掠夺、抢劫、杀人的行为吗?

    罗伦索·瓦拉

    还有什么比把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自己去行乞更为荒诞的呢?

    摘编自《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论教会和宗教》

    材料三

    为私人利益辩护,为财富辩护,把财富看成道德的基础,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我们考察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的变化……的时代背景时,既要看到……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情况,同时也要看到当时的欧洲正处在原始积累时期,处在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的前夕。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基督教的财富观。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楚;表达流畅:200字左右

     

  • 36、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

    结合漫画信息和所学知识,给该漫画命制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说明应包括漫画信息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 38、中国古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政权是西夏。   

  • 39、丝绸之路也是交往之路,这种交往的动机可分为经济利益、开疆拓土、信仰驱动等。据此,将下列史事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西汉设置河西四郡B.天竺高僧东来C.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D.南宋设置市舶司

    E.宋夏边境设立榷场F.明末利玛窦来华G.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动机

    史事

    (1)经济利益

     

     

    (2)开疆拓土

     

     

    (3)信仰驱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