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0年,欧共体和加拿大分别提出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说明( )
A.发达国家操控经济全球化步伐
B.发展中国家享受更多全球化红利
C.国际金融发展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基础
D.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具有优势
2、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交通与长途贩运的发达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孙中山考察俄国革命党的组织,发现其根本纲领竟与他多年所提倡的大同小异。原来,俄国也是政治经济落后的国家,俄国问题迅速地近代化。在19世纪,俄国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因此在上次的欧洲大战,俄国以20倍德国的领土,2倍德国的人口,尚不能对付德国1/2的武力。在这种状况下,俄国的革命方略当然可供我们参考。”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作者认为孙中山的革命纲领和列宁基本一致
B.作者支持在中国进行苏俄式的社会主义革命
C.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必然选择
D.苏俄革命成功使其扭转了欧战中的被动局面
4、现有史料表明,1840—1860年之间只有扬州秀才黄钧宰在1844年称西方人的到来是一大“变局”,但是在1861年以后,许多士绅认识到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据统计,从1861—1900年至少有43位士人,如王韬、丁日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评价了这种巨变。这表明( )
A.黄钧宰是研究西方的第一人
B.国人对鸦片战争后的变局认识迟滞
C.师夷长技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D.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启了这种巨变
5、古埃及人宣称他们的国王就是神,国王不仅自己长生不老,而且能够把永生赐予他人,蔑视法老权威的人则被剥夺永生的希望。在更早诞生的苏美尔文明,虽然神的需求、性格和行为与人类相似,但神是只可感受而无法看见的。据此可以说明( )
A.生产力差异影响思想观念
B.苏美尔已经出现人文精神
C.古埃及借助神权维护专制
D.苏美尔和古埃及缺乏联系
6、很多学者认为,当前在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持续萧条的背景下,加强南南合作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推动金砖机制、提供“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加强内外合作,释放增长潜力,助推地区经济。材料认为推进南南合作有助于( )
A.增加全球发展动力
B.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C.缓和世界经济矛盾
D.实现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目标
7、20世纪初,上海电车初营运时,有人害怕“电车带电,乘客触电”,乘客不多。为此英国电车公司不仅花钱雇人在电车上终日乘坐,还向乘客发放礼品,车身上还大书“大众可坐,稳而且快”。后来人们感觉电车快捷、便利,逐渐接受。这说明( )
A.英商的宣传方式具有欺骗性
B.现代化的交通方式艰难发展
C.人们对城市化进程难以适应
D.中国工业化影响了社会生活
8、在2020年召开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等。这表明中国( )
A.对外援助受意识形态干扰
B.医疗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
C.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9、13世纪末,欧洲行会成员的入会费上涨到最高点,许多没有经济实力的人无法入会,会员资格仅在已属于行会的富裕家庭中间流转,成为由父传子、子传孙的职位,而那些被带到城市中的农民则沦落为行会外的雇佣阶层。这一现象( )
A.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B.保证了工匠技艺的传承
C.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行会控制力下降
10、据统计,1960年世界 FDI(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仅为 677 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5 510亿美元,至1999年底,世界FDI总存量已达到4.77万亿美元。同时,1979~1981年,韩国、新加坡、巴西等19个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出口额增长了9.5倍。这说明( )
A.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受到了冲击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
C.地区间贸易不平衡现象得到改善
D.跨国贸易激化了国家间的经济斗争
11、1959年,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会谈中,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的成本议题,苏联拒绝美国提出的核武器议题,但双方同意就柏林问题举行四国首脑会议。这表明( )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B.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
C.美苏致力于终结柏林危机
D.美苏在对抗中寻求平衡
12、有学者认为, “藉奏折搜集情报……故(皇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该学者认为奏折制度有利于( )
A.扩大统治基础
B.统一思想文化
C.控制地方官僚
D.稳定政治局势
13、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
站名 | 车到分秒 | 车开分秒 | 停车分秒 |
六合路 | 31分25秒 | 31分55秒 | 30秒 |
华清街 | 35分50秒 | 36分55秒 | 1分5秒 |
青年会 | 40分5秒 | 40分50秒 | 45秒 |
六渡桥 | 55分45秒 | 56分15秒 | 30秒 |
A.当时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
B.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
C.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
D.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
14、1938年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规定高等教育宜添授国防教材,如中文科添授近百年外交史之研究;中等教育须重视精神训练,“历史教学须于本国史上过去之光荣抗战英雄及抗战建国之国策特别注重”;小学社会科宜注重历史部分。该方案( )
A.旨在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B.重视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
C.彰显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D.体现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
15、据考古发现,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现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将遗址中心区规划为多个方正、 规整的功能区。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集中在中路,宫殿区位居中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殿区的周围。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于印证当时( )
A.已经出现功能分区的坊市制度
B.都城建设受礼乐制度的影响
C.社会等级分明有序的国家出现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16、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
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
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
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
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
17、百合花图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种神学象征符号,此后逐渐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13 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国内的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这有助于佐证( )
A.百合花成为法国的象征符号
B.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
C.等级君主制在法国已经形成
D.教会教权与世俗王权的结合
18、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
A.延续了英国文官传统选拔标准
B.试图打破英国政务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C.反映了执政党的政治诉求
D.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
19、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
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
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20、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逐渐以“中国”自居而以南朝为僭伪。孝文帝时期,北魏以齐地在魏而质疑南齐国号的合理性。这反映了( )
A.北魏政权华夏认同的增强
B.南北文化交融的不断发展
C.南北政权长期互动与竞争
D.南北经济发展的趋于平衡
21、法国于1791年颁布《专利法》,将发明成果视为发明人的固有财产,无须获得国家的授权就可以获得保护。此项规定( )
A.保护了工业产权
B.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削弱了封建势力
D.体现了天赋人权思想
22、宋代东南地区,吴郡“父笃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儒服而行,莫不耻焉”。江西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福建居民更是“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崇文抑武的推行
B.书院教育的完善
C.印刷技术的进步
D.等级观念的变化
23、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市长、副市长及市人民政府委员,代表们反应热烈,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的汤用彤认为,“人民自己选举自己的市长,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事”。由此可见,当时( )
A.和平建国方案得到各界拥护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建立
D.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强
24、纵观近代不同时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以原始积累为目的,方式表现为血腥野蛮;19世纪早中期以拓宽市场为目的,方式为炮舰加商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目的,以瓜分世界为方式。形成不同时期扩张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
B.不同时期经济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方式和手段
D.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
25、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6、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7、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
核心思想:“ ”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28、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29、“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 ||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 1、新航路开辟 | ③ |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 ⑤ |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经济全球化启动 |
2、 ⑥ |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 |
3、跨国公司建立 |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0、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1、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32、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33、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34、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35、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6、如何评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7、(26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4分)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8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6分)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38、 当代史学家认为,到1900年左右,世界才最终覆盖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世界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请结合19世纪末的有关史实,简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并分析该现象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39、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