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朔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通商口岸建立了厦门船厂(英) 、下海浦船厂(美) 、望益纸馆(葡) 、浦东铁厂(英) 等近代企业,这是外资在中国创办的最早一批近代企业。这(     

    A.表明列强获得资本输出特权

    B.导致清政府丧失经济主权

    C.引发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动

    D.加速了清政府的政治变革

  • 2、孟子认为,仁政的施行应该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就开始分配井田。荀子主张国家应该按照耕地面积标明经界的方式授田给农民,以此来避免纷争。据此可知,二者(       

    A.强调国家要履行经济职能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恢复西周的井田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 3、下表是学者对1832年议会改革前后英国贸易政策所作的论述。据此可知,此次改革(       

    标准

    事件

    制度

    利益(主要利益集团)

    信息

    政策

    1820年陈情书

    未改革,土地货族掌握立法权

    地产精英(关注国内市场)

    海外信息流通不畅

    《谷物法》《航海条例》《海军学徒法》《布料法》等

    1832年议会改革

    改革中,给予新兴阶级选举权,贵族议员不再提名下院议员等

    土地贵族没落,新兴的贸易商人力量日益壮大

    海外信息主要由自由商人提供

    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运动进行中,《互惠关税法案》出台

    1840年鸦片战争

    选举权逐渐向新兴阶级倾斜、立法权不再是贵族特权

    自由商人崛起(实际上组建了“东印度与中国协会”)

    由以马地臣、查顿为代表的自由商人为议会和政府提供情报

    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运动进行中

    A.赢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

    B.导致传统贵族政治的终结

    C.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D.利于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

  • 4、二战后,赴印度游学的浙江学者周祥光到印度中央政府出版署任职,翻译并编辑多种中文书刊,后又长期担任阿拉哈巴大学汉学系教授。周祥光的这些经历(     

    A.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B.推动了中印两国邦交正常化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助推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 5、1584年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舆地山海全图》(图),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刻印的西洋式世界地图。从16世纪下半叶起到17世纪,根据这一地图绘制的各种地图不断出现,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有十二种。此现象说明(       

                                    《舆地山海全图》

    A.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B.夷夏观念被抛弃

    C.有识之士世界观的转变

    D.新思潮开始萌发

  • 6、如表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内对列宁经济政策的研究高潮中的部分述评。这些述评(     

    学者

    述评

    杨承训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学说,形成了以“个人利益关心和责任制为原则”的分配制度

    李斌雄

    列宁始终立足于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把拯救生产力主体的工农作为政策的关键环节

    王元璋

    列宁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任务体现为监督、监察、计算和调节等四项职能

    A.印证了中国融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

    B.顺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反映出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人民的共识

    D.表明中苏两国外交关系有所缓和

  • 7、美国某记者亲历20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某一历史事件,并作出如下评论:“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据此可知,这一历史事件(     

    A.开启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

    D.打破了原有世界格局

  • 8、先秦以来的观念认为,华夏居于中原,是天下的主导,夷狄处于边缘,为华夏的从属。十六国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通常以“中国”“华夏”自居,将东晋斥为“南裔(夷)”。与此同时,南方政权通过礼制改革,逐步树立“建康”为天下中心的观念,修订了“中国”的地理坐标,以南朝为“中国”。这些现象有利于(     

    A.确立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B.推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奠定统一的社会心理基础

    D.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 9、对于被征服地区,罗马所使用的治理模式是建立行省。公元4世纪初期,罗马行省急剧增加,各位君主都不在罗马居住,而是把自己的所在地移至米兰、君士坦丁堡等地,罗马已经失去了世界帝国政治中心的地位。这反映出,当时罗马帝国(     

    A.社会矛盾得到缓解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治国理政出现危机

    D.依法治国成效显著

  • 10、下图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任职期间(1979-1990)采取的改革措施。上述举措旨在(     

    ◆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前提条件。

    ◆增加实行合同制的政府雇员人数。

    ◆削减文官队伍总数。

    ◆扩大招考范围,增加文官录用的竞争程度。

    A.增强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B.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C.提升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D.提高文官队伍素质

  • 11、1840年英国照会清廷:“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该照会(     

    A.体现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法原则

    B.反映了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C.掩盖了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本质

    D.暴露了清政府天朝上国思想

  • 12、如图是二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对此漫画分析有误的是(     

    A.反映了苏德之间的同盟关系

    B.反映了波兰迅速灭亡的客观原因

    C.体现了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体现了凡尔赛体系的进一步瓦解

  • 13、20世纪50年代,“第三世界”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不稳定国家的“代名词”;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用中性的“南方国家”代替“第三世界”一词;21世纪初,“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热词,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衰落的过程

    B.发展中国家崛起逐渐改变国际格局

    C.全球化浪潮冲毁了各区域集团组织

    D.国际社会彻底抛弃了“欧洲中心论”

  • 14、明初在辽东地区(东抵鸭绿江,西抵山海关,北抵开原,南达旅顺口) 大力兴建城镇,由此辽东地区城镇迅速发展,但辽东以外地区的城镇极少,几乎没有一座成规模的大中型城市。明政府这一布局的战略意图是(     

    A.延续前朝民族政策

    B.维护明朝政权安全

    C.促进边疆经济发展

    D.防范各地农民起义

  • 15、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了“边币”,作为国民党“法币”的辅币流通于边区境内,以满足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找零的需要。“边币”的发行(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动摇了国民党“法币”的地位

    C.瓦解了日本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D.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 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中央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住房每年达30万套,占全部住房的30%,并鼓励个人买房和建房,而地方政府则集中解决贫民区改造问题。从中可以看出(     

    A.工人阶级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B.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C.国家干预推动社会服务发展

    D.马歇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 17、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这说明(     

    A.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B.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

    D.西方各国不再实行金本位

  • 18、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之后,他不仅娶了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而且还规定“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这一举措(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B.推动了马其顿人口的增长

    C.清除了与波斯的民族矛盾

    D.巩固了亚历山大个人地位

  • 19、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在晋陕大峡谷东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史前石城聚落遗址,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4000多年前的碧村先民们以种植粟为主、黍为次的小米类农业为生,并养殖猪、牛、羊等。碧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鬲、斝、蛋形瓮、高领罐等黑色陶器。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     

    A.母系氏族社会的风貌

    B.龙山文化的社会特征

    C.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

    D.古老城市国家的出现

  • 20、法国于1791年颁布《专利法》,将发明成果视为发明人的固有财产,无须获得国家的授权就可以获得保护。此项规定(     

    A.保护了工业产权

    B.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削弱了封建势力

    D.体现了天赋人权思想

  • 21、有学者认为1840年7月5日英军大举入侵舟山(浙江),才是鸦片战争的正式爆发。英军侵犯定海(浙江)蓄谋已久,定海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双方参战人数最多、交火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役,定海在鸦片战争中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据此推断,英国重点进攻此地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A.出其不意攻打海防空虚薄弱的地方

    B.扼咽喉之地迫使清政府早日屈服

    C.富裕之地攻占后便于补充战略物资

    D.当时广州地区防卫森严攻打困难

  • 22、“清华简”出,则先秦史认识别有洞天。清华简《系年》存在着“周乃亡”即幽王身死后周亡和“周室既卑”两种不同叙事。有学者指出,《左传》和古本《竹书纪年》均未直接提及幽王亡周,尤其《左传》直接以平王东迁持续周室王统,显然并不认为幽王死而周亡,其言“王嗣”“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都是说春秋周室依然是天下共主。有学者在梳理《诗经》《国语》等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周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末,是当时知识分子结合历史经验对时局做出的政治预测。同时,《系年》两种叙事并存,在《国语·郑语》中也有类似情况。进而有学者研究指出,“周亡”指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的灭亡,“周室既卑”指作为诸邦之一的周邦衰落,两者并存根源于上古多邦并存的国家结构。这说明(     

    A.“清华简”对先秦史研究大有裨益,历史谜团会“迎刃而解”

    B.对文献的合理解释,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综合考量

    C.对产生的学术争论,需以新发现史料为依据终成“一家之言”

    D.涉及新发现的史料,如果颠覆传统的认识就毫无史学价值可言

  • 23、从魏源提倡“师夷制夷”,到清政府兴办“洋务”,不过20年左右;从洋务思想到早期改良思想,也不过20年左右;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这说明(     

    A.社会急剧变化加速思想更新

    B.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日渐成熟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D.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 24、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26、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27、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28、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 29、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30、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31、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32、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33、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 34、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

    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阶段、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回答。)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主要不同?

     

  • 36、元代四等人制度等级依次为蒙古人、畏兀儿人、汉人、南人。   

  • 37、

    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 39、人类历史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向前发展的,危机处理能力既考验人类的智慧,更促进了人类大踏步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埋或杀死,牛奶和咖啡被倒进河流或大海。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为避免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发达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