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扬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2、明洪武年间,基层实行里甲制,设里长、甲首,负责田粮丁数、催办钱粮等。里长、甲首实行轮换制,如按照富裕程度,排在前十的人家每户轮流担任里长一职,任期一年,十年为轮。这一举措(     

    A.使乡村富户成为税收基本来源

    B.客观上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发展

    C.一定程度抑制地方豪民一家独大

    D.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

  • 3、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这说明(     

    A.文艺复兴理念得到各阶层认可

    B.先进文化的兴起取决于城市发展

    C.意大利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

  • 4、新的政治理论鼓吹摆脱教会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声称维护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提是实行政教分离,让宗教信仰成为个人事务,禁止其涉入公共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这种主张无疑为那些竭力想扩大世俗政权权力的统治者所青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新的政治理论”提出应该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新航路开辟时期

  • 5、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在各种宣传画(如下图)上,常常见到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女驾驶着拖拉机,奔驰在辽阔的原野上,当一个拖拉机手成为众多青年人的梦想。这表明当时(     

    A.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艰苦奋斗的社会新风

    C.人们渴望实现农业机械化

    D.土地所有制变革成效

  • 6、1871年4月,巴黎公社颁布法令,规定“凡尔赛议会议员及帝国的走狗”和反动政府走狗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这一法令的颁布意在(       

    A.打破凡尔赛体系束缚

    B.废除资产阶级议会制

    C.建立政权的经济基础

    D.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

  • 7、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多地遭遇特大旱灾,轮船招商局垫付采买了大量赈粮并亏本承运。同时为保证西征军饷,清廷暂缓购置军舰,大幅减少天津机器局的经费。这主要表明(     

    A.边疆危机阻断洋务新政

    B.清廷救济依赖民间自筹

    C.洋务运动增强赈灾能力

    D.近代化的环境日趋恶化

  • 8、1952年5月,党中央着手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今后五年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中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由此可见,当时确定的方针是(       

    A.“边打、边稳、边建”

    B.“调整、巩固、提高”

    C.“合理调整,恢复发展”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9、以下是某学者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章节目录,其中第二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第三章   新社会结构的发生

    第一节   清政府政治体制与政策的局部调整

    第二节                   

    第三节   私营资本企业的产生

    第四节   城乡社会的变化

    A.民族危机加深

    B.洋务运动的展开

    C.经世致用思潮

    D.民主革命的兴起

  • 10、1982年,国务院提出以“适应工作重点转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核心的机构改革。1993年围绕规范机构类别,明确机构职责等内容,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2个调整为41个,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2013年,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25个。这反映出我国(     

    A.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新时代

    B.基本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C.改革开放推动政府的行政改革

    D.通过精简机构完善基本政治制度

  • 11、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体现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而主要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关于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征税和调动军队的自主权

    B.全国设十三个行政区域

    C.军政事务要上报中书省

    D.权力的行使受制于中央

  • 12、《汉书·薛宣传》记载:申咸批判薛宣骨肉之情单薄,不宜封侯,薛宣之子薛况指使人将其刺伤在宫门外。廷尉以薛况本意是维护父亲为由,罪减一等。《后汉书·刘恺传》记载:安帝初年,清河相叔孙光因坐藏罪禁锢二世不得为官。太尉刘恺认为依《春秋》经义,罪止本人,不应禁锢子孙为官,得到皇帝认可。这反映出,汉代(     

    A.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B.儒家思想融入司法实践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

    D.封建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 13、明初政府强力推行钞币制度,禁用金银;在成化、弘治两朝以后出现了朝野广泛用银的景象,打破了君主垄断货币的局面。据此可知(     

    A.铜钱和纸币是主要货币

    B.政府牢牢控制着铸币权

    C.民间力量推动货币变迁

    D.明朝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 14、下表为1885~1892年田赋、原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

    (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0

    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清廷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B.小农经济的日益解体

    C.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D.经济市场化逐渐提高

  • 15、据下表能够推断出,宋代(     

    宋代史料中关于宋代租佃关系的部分记述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苏轼文集》

    主户常若(苦)无客,今岁流移至者,争欲得之,借贷种子,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

    薛季宣,《艮斋先生薛常州浪语集》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徐松,《宋会要辑稿》

    A.社会的阶层流动性较大

    B.佃农租赋负担显著减轻

    C.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

    D.租佃制优化了资源配置

  • 1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围绕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开展主题学习,研讨制定了学习的主题。下列符合该小组学习内容的是(     

    ①较量:民主联合政府的可行性                   ②落幕:北洋政府统治结束        

    ③转折:从城市转向乡村的探索                     ④机遇:跻身世界大国之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分裂中孕育统一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构建平等的社会

  • 18、晋察冀边区地处恒山、五台山和燕山山脉的连接地带,临近北平、天津等大城市,扼制着平绥、同蒲、正太、平汉、津浦等交通大动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有效控制该地区,中共在此设立政府,建立政权机构。下列关于该政府说法正确的是(     

    A.高举打倒列强除军阀革命旗帜

    B.执行平均分配地主土地的政策

    C.是工农专政的民主革命政权

    D.团结各派力量共同抵御外辱

  • 19、如表所示是与中国古代农业相关的史料。据此得出的历史结论最合理的是(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未;未耨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

    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

    《说文解字》

    后稷,播时百谷

    《尚书》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史记》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中国农耕文明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农作物的国家

    D.原始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原始农业的兴起

  • 20、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收集到以下图片。他们探究的主题可能是(     

                                                                        

    A.传统经济的演变趋势

    B.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C.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

    D.雇佣关系的逐渐确立

  • 21、19世纪中叶,因为高昂的会费,英国参加工会的工人不到总数的1/10,主要诉求为提高工资、加强互助、救援失业和生病工人。工会领导人认为工人同资本家利益一致。这说明当时(     

    A.工人运动具备和平夺权条件

    B.英国各种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英国工会被资产阶级所控制

    D.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 22、下表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戏剧的部分情节。据此可知当时(     

    作品名称

    情节

    《复仇女神》

    雅典娜不是通过抽签,而是挑选出最杰出的人组成战神山法庭

    《请愿的妇女》

    民众不顾战士的安危,自由地投票决议战争

    《马蜂》

    菲洛克里昂为了获得津贴,痴迷做陪审员达到瘋癲的地步

    A.雅典妇女追求政治权利

    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滥用

    C.直接民主需要理性反思

    D.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

  • 23、史家以“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称颂西汉初年的统治。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下列哪些措施(     

    ①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A.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4、宋代商人人数众多,资金雄厚“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范仲淹《四民诗》说“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李觏在《富国策》中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与儒家“工商众则国贫”传统观点截然相反。其原因是(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C.四民社会结构松动

    D.社会观念有所变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26、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 27、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 28、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 29、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0、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 31、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32、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 33、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34、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新”的内涵

    中新社东京(2009年)12月11日电:“日本十一日在京都著名古刹清水寺公布惯例的‘今年的汉字’评选结果,‘新’字当选”。20世纪的世界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冠以“新”概念的历史元素,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俄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世纪末的一次改革还使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试简要概括上述四个历史元素的“新”之所在。

  • 36、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以上两表,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8、(1)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6世纪在中国澳门建立殖民据点的国家

    B、哥伦布西航到达地点之一:古巴岛

    (2)据图写出“三角贸易”的完整路线。

  • 3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