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慬”字的读音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最接近?( )
A. 觐 B. 懂 C. 慢 D. 菁
2、选择题。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3、下列的句子中,对于“喜欢”一词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他喜欢语文,我喜欢数学。
B.我很喜欢《赵州桥》这篇文章。
C.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喜欢。
D.我们记得,小溪里的虾是挺喜欢钻到石块下面休息的。
4、____读的书,成百上千,活像个书橱。( )
A. 贾里 B. 鲁智胜 C. 陈应达
5、查字典。
①“漾”字共________画,第六笔画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葫”字的偏旁是________,组词为________。
6、比一比,看谁写得棒。
luó bo mèng xiǎng láo dò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í zi xìng fú lí kāi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根据课本内容填空,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根深不怕风摇动,__________________。
(2)一身__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___尾巴,凑成了__________的小燕子。
(3)提醒别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以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告诉别人要想不断进步,就要勤学习,不断积累,朱熹《观书有感(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5)很多影片都是纪念抗战时期的英雄少年的,如《_________》《_________》《小伙伴》等。
8、读拼音,写汉字。
1.一只恶láng看到一头正在吃草的pàng lǘ
,试探xìng
的靠近,想抓住它。
2.裁缝拿着juǎn尺,看到bào
着布料进来的顾客,qǔ
出jiā
板,记下顾客的要求。
3.这名zéi对“lòu”
害怕的lì
害,真是mò
名其妙。
9、课内阅读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1.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 、 。这些词语说明了翠鸟 。
2.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1)这句话中“绣”的意思是( )
A.用针织 B.长满
(2)翠鸟头上羽毛的颜色是( )
A.橄榄色
B.翠绿色
C.橄榄色和翠绿色
3.短文描写翠鸟外形的顺序是
①背上的羽毛
②头上的羽毛
③总写颜色的鲜艳
④腹部的羽毛
4.“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从“一动不动”“注视”可以看出翠鸟非常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蜜蜂(节选)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1】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的想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回到家令“我”意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句中“冲”字表现了小女儿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句中“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蜜蜂》是____国昆虫学家_____的作品,通过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11、课外阅读理解
小可的愿望
①三(2)班有个出了名的“小胖子”—小可。他总是挺着个大肚子。别看他体育成绩不理想,但在他心中却有一个愿望:在学校运动会中为班级争光!
②开学半个学期了,学校要举行运动会。这天,小可“噔(dēnɡ)噔噔”地跑进班主任王老师的办公室。王老师……我……我要参加跑步比赛!”可王老师却犯了难,这次运动会,学校限定每班只有6个名额(é),而班里比小可跑得快的人多的是。“小可,你为什么想参加跑步比赛呢?”“因为我想为班级争光!”他的语气十分坚定。“小可,你的勇气和热情值得表扬,可是为了公平起见,要在班里举行预赛,最后看成绩再决定人选……我就参加预赛!”
③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小可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跑步。他迈着企(qǐ)鹤般笨拙的步子,在风中一甩一甩地挥动着双臂,背影就像电影《功夫熊猫》里那只憨(hān)态可掬(jū)的熊猫。看到这一切的王老师真希望奇迹出现。
④预选赛当天,奇迹真的出现了。小可跑了第6名,他高兴极了,终于有机会为班级争光了。他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练习,跑出更好的成绩。
⑤比赛当天,发令枪响,小可在跑道上奋力奔跑。眼看其他选手们一个个超过自己,他咬牙坚持着。这时赛场上爆发出震天响的助威声:“小可—加油—你是最棒的!”那是王老师和全班同学从心底发出的呼声。此时,小可的愿望实现了,而这愿望与输赢没关系。
【1】文中小可心中的愿望是____
【2】“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小可去班主任王老师那里报名,并决定参加班级 预赛。”写这个内容的是:
A.第①自然段
B.第②自然段
C.第③自然段
D.第④自然段
【3】在第③自然段中用“——” 画出小可练习跑步时样子的句子。
【4】对第⑤自然段中“小可的愿望实现了,而这愿望与输赢没关系。”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小可刻苦练习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B.小可刻苦练习、奋力拼搏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C.小可在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给班级争了光,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D.小可在学校跑步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为班级争了光。
【5】小明想借助下面的表格复述故事,请你帮他把小可的表现填在相应的空格里。(填序号)
①小可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的操场上练习跑步。
②小可跑进王老师的办公室,说想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光。之后他决定参加预赛。
③小可在跑道上奋力奔跑,咬牙坚持。
④小可进入决赛,高兴极了,下决心努力练习。
时 间 | 小可的表现 |
开学半个学期 |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 |
|
预选赛当天 |
|
比赛当天 |
|
12、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强大(______) 骄傲(______)
屈辱(______) 努力(______)
【2】用“ ”画出写“卧薪”的句子;用“~~~”画出写“尝胆”的句子。
【3】越王勾践刻意折磨自己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4】越王是怎样对待失败的?吴王又是怎样面对胜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里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19分)
昆虫备忘录(节选)
花大姐
①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②北京人把瓢虫叫做“花大姐”,好名字!
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害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独角仙
①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②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③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1】读《花大姐》短文时,当我读到“款款”一词,仿佛看到瓢虫像________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下来。
【2】认真阅读以上两则选文,选用关键词,完成图表。
【3】我也能从“名字、样子和动作”等方面给一种小动物做备忘录。
小动物的名字:________ 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判断下面的语句,对的打“√”,错的打“×”。
(1)从“顺顺溜溜”可以看出,瓢虫收翅的动作很熟练,干脆利落,顺顺当当。 ______
(2)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虽然是害虫,但作者依然喜欢它们。 ______
(3)从“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可以看出,作者讨厌独角仙。 ______
(4)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优美,读着读着,昆虫们的样子仿佛出现在我眼前。 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小溪
清晨,小溪多美啊。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我喜欢在溪边
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琅读书声。
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鱼鳞波纹。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又聚拢,又散开……等到水波平静时, 树儿、草儿的倒影更绿更新了。
晚上,月影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水底眨着眼睛,云彩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银色。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里。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的朝霞 (_________________)的空气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清晨“我”喜欢在小溪边________做什么,中午“我”也要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有关词语用“▲”标出。
【4】为什么说晚上的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里呢?___
15、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这个人要从_______到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正确,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4】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观园。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省洨河上赵县的有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一座(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做游戏。(扩句)
我们_______做______游戏。
(4)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呜叫。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用加点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
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态。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条关于“有了过错就改正”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实践。
三(1)班组织了一次小小辩论赛,辩论的主题是“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否应该有奖金”,下面是正反双方的观点,请说一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应该有奖金。
反方: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不应该有奖金。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我们既要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19、修改病句。
(1)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继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________
(2)盒子里装满了文具,有钢笔、铅笔、尺子、玻璃球和橡皮擦。
________
20、修改下面这段话。
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看不见一个又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拉丁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惊人的呢?做为健全身体的人,我们有什么现在的生活理由不珍惜呢?
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8分)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_________。(补充句子)
我们从小应养成勤俭节约。(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小明头一回看到这么激烈的足球赛。(缩句)
___________。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仿写句子)
只有________才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