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3月28日,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组织、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这体现了我国( )
①积极履行国家的对外职能
②积极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③我国全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视国民安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数据显示,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超过80%。被誉为“中国创业第一城”的温州,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8%。据此,有人认为,浙江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过高否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该观点( )
A.没有看到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B.看到了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
C.强调浙江省要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注重公有资产质的提高
D.忽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可以有所差别
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意味着(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④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新中国史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解决不同历史方位下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的正确顺序是( )
①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②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③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④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①——④
D.②——③——④
5、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6、2023年11月6日,宜章县的蒋女士接过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土地承包经营权)》,高兴地说:“今天领到这本大红证书,心里感觉踏实多了,以后我们的土地自营、流转更便捷、更有法律保障了……”。农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再次分配
D.第三次分配
7、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
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②奴隶社会:铁器工具的应用,发明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奴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③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新时代的教育体系重视“五育”融通,而劳动教育则被置于“五育”融合的关键位置。这是因为( )
A.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B.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C.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唯一源泉
D.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9、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擘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过程中,除了打造美丽乡村,惠州某村还充分发挥村内水土丰沃、景色秀美、古韵幽香等优势,打造出以沙葛种植、古村游览、康养民宿为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矩阵。农文旅融合发展能( )
①推动特色乡村经济,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②挖掘农村资源优势,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④助推乡村要素增值,基本实现美丽乡村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对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四个自信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四个自信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④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3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要求,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河北要求,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在东北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在江西要求,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些要求( )
①有利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②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提高发展效益
③可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提高了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该机制发挥作用的正确路径是( )
A.增大应税所得→多交所得税→增加国家税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B.加大家庭支出→减少扣除费用→少交所得税→增加个人收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C.多计扣除费用→减少应税所得→少交所得税→减轻家庭负担→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D.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税收负担→扩大家庭支出→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
13、由商务部牵头开展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是政府职能部门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而实施的一项民生重大举措。经过不断升级、完善,部分试点城市实现了肉菜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目标。让老百姓买得明白、吃得放心,需要( )
①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做到绿色消费
②企业树立长线思维,坚持诚实守信原则
③政府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④国家降低市场准入,实现市场竞争充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据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
①优化高端产业发展环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②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③坚持把未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④依靠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观点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的国家观。下列对于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B.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存在暴力机关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封建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16、2023年11月9日《新民晚报》报道,杨浦区“在线新经济企业孵化一件事”正式上线,“一件事”集创业地图、“码上注”“电子证照”一键授权、阅办联动等存量工具于一体,以数字化方式赋能新经济企业,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非公有制经济新飞跃。赋能非公有制经济是因为,它是( )
①我国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②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3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4周年,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的意义在于( )
①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因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一项项改革举措跑出了“加速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 )
①发挥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作用
②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切实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③巩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④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降低国企的经营风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2023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见下表)。下列选项对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
29398元 | 39428元 | 15705元 | 19530元 | 24315元 | 12998元 |
实际增长5.9% | 实际增长4.7% | 实际增长7.3% | 实际增长8.8% | 实际增长8.1% | 实际增长9.0% |
①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表现出强劲的态势
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决定了社会消费水平提高
③居民消费支出会受到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影响
④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略高于城镇居民消费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某班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共识”的征文比赛,他们拟定了一些写作要点。其中你认为符合主题且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政治保证
2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由近代中国的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
A.基本经济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C.基本国情
D.中国革命的任务
2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2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持续推进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同时,扛起了投资大、收益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援等大量社会责任。这表明( )
①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③国有企业是支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
④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近年来,扎根田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农创客、文创客、科创客,新农人、乡村运营师、农村职业经理人……无数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这体现当代青年( )
①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支持
②把人生理想融入伟大梦想,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
③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④既有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也有胸怀天下的人类关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 )
①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
②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消除市场经济体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增强综合国力
④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23年2月,一个名为《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主人公弯弯和超超211名校出身却“高开低走”,引起了网友热议。主人公的母校回应网友质疑发出四连问:“她们躺平了吗?”“她们抱怨了吗?”“她们放弃了吗?”“没有”。“她们有信心吗?”“有”。母校的回应说明( )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要为年轻人统筹安排就业
②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③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要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④在人生前进道路上,要坚定信念、弘扬劳动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7、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某同学经过学习,不仅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对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作出了简短概括。请你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排序( )
①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
②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
③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
④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28、近日,孝义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征缴调度会暨特殊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特殊困难人群基本医疗保障人员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减轻特殊困难群众的家庭负担。由此可见( )
①医疗保险是保障居民生存权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关键
③医疗保险要合理分担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④医疗保险有利于保障我国居民基本生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现阶段,一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仍面临着资源分散、能级偏低、空间不足、动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 )
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②优化配置农村资源要素
③鼓励支持引导集体经济发展
④增强集体经济的控制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发生于( )
A.《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
31、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美国对我国在南海部分岛礁进行建设,指三道四,我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在南海部分岛礁进行建设活动,除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需求外,更多的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中方在自己岛礁上的建设活动完全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法、合理、合情。美国不是南海问题当事国,应谨言慎行,立即停止一切挑衅和挑拨的言行。
(1)运用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说明中方上述立场的正确性
材料二 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说明我国发展面临怎样有利的国际形势。
32、舆论监督具有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特别是产能过剩,需求侧的结构矛盾突出,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95万,较去年增加16万人,就业形势备受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总体判断,今年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是稳中有忧。从总量上看,2012年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虽呈现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但目前城镇新增劳动力仍然处于高位。从结构上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些企业很难招到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同时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增多,特别是这两年过剩产能加速出清,职工安置的任务非常繁重。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从政府和劳动者角度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4、我国近几年税收结构性调整的内容如表所示:
| 税种 | 税改内容 |
税 收 减 免 | 个人所得税 | 起征点提高到3 500,由九级调整为七级 |
企业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项目: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③新办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⑤技术先进的服务型企业;⑥动漫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 |
增值税 | ①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6%和4%一律降至3% | |
税收 增加 | 资源税 |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 |
增值税 |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 |
消费税 |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征成品油消费税 |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税收结构性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
35、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轿车的价格每年呈约15%的下降趋势,“降价潮”席卷全国。几乎所有品牌的轿车都卷入“价格大战”中,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熟。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1)简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下降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的理由。
(3)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