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初,杭州诸郡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一以金银定价”;1436年,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及至1522年,则“钞久不行,钱已大壅,益专用银矣”。这反映出明朝(     

    A.制钱使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B.经济发展推动了白银货币化

    C.赋税制度调整导致货币变革

    D.江南民间金融资本发展迅速

  • 2、下面两幅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图一 (南宋)马远《踏歌图》       图二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体影像

    B.运用抽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C.侧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D.注重光线与色彩的明度差

  • 3、1950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举行各民主党派学习座谈会,每两周一次,学习内容主要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方法以自学为主,以小组讨论和报告为辅。这一活动(       

    A.促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旨在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植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

  • 4、“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会在国君之下设相,以辅佐国君总理政务。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吴起)盖卫人也。”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

    B.血缘政治传统逐渐被打破

    C.宰相制度已经正式确定

    D.世卿世禄制度已被废除

  • 6、下表反映了党的革命纲领的重大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中国共产党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克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中共“一大”纲领(节选)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纲领(节选)

    A.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B.发展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C.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科学解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7、公元前126年,古罗马颁布《爱布兹法》,规定赋予裁判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诉讼的权力。例如当时通过收养关系恶意逃避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囚此裁判官赋予债权人继续追讨债务的诉权。这一规定

    A.维护了罗马贵族的利益士

    B.体现罗马习惯法的特点

    C.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

    D.体现罗马万民法的特点

  •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9、明朝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擢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其举措旨在(     

    A.推广学校教育

    B.弘扬儒家思想

    C.稳定社会秩序

    D.服务现实政治

  • 10、1971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1973年,美国与苏联讨论了包括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合作等问题,推动了欧安会的顺利召开。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     

    A.西方阵营的逐渐分化

    B.美国霸权主义的破产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

  • 11、下表为元明两代部分戏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情节梗概。这反映了(     

    角色

    情节梗概

    剧作

    萧淑兰

    萧淑兰求爱张世英,张世英拒绝并云:“女人家不尊父母之命,不从媒妁之言,廉耻不拘。”

    [元]贾仲明《萧淑兰情寄菩萨蛮》

    卓文君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相爱,受阻挠后私奔文君为相如驾车,并有台词“为先生御车妾之幸也,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元末明初]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

    李云英

    李云英的丈夫从军后不知所踪,亲友规劝再嫁时以“烈女不更二夫”为理由拒绝。

    [明]李唐宾《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A.经济发展下市民文化的繁荣

    B.社会环境宽松催生批判意识

    C.戏剧作品蕴含社会教化功能

    D.政府极力维护理学的正统性

  • 12、有资料显示,19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80余种,到1910年出口达100万海关两的商品就有33种。其中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     

    A.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

    B.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

    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D.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 13、西晋末年,匈奴族的首领刘渊打着“兴汉”的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并采取祖源攀附措施,即通过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的措施,极力将其族的先世史与更早的汉朝密切关联起来。刘渊的这些做法旨在(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

    B.推广汉族先进文化

    C.增强华夏认同意识

    D.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 14、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有关这一阶段史事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事

    结论

    A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最终形成

    B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确立了美国邦联制的国家形式

    C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民法典》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首次得以实现

    D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A

    B.B

    C.C

    D.D

  • 15、《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些记载(       

    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

    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

    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

    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

  • 16、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 17、1750年至1850年,欧洲小麦亩产量大幅提升,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欧洲“食物革命”的出现(     

    ①源于农业机械的发明使用②体现欧洲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③消除了穷人和富人的区别④加强了世界的饮食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中国外交表现出“第一次之进步”,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外交惯例,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在国内,“国民觉知强权虽强亦不能全灭公理,宜力图自决,起为废约运动。”与这一外交“进步”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 19、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由于德国对凡尔赛体系没有道义上的义务,又没有一个防止它提出挑战的明确均势,一旦它开始挑战凡尔赛战后安排,唯有靠法国使用武力或美国永久卷入欧洲大陆事务,方能保障和约条款的执行。上述观点说明(     

    A.美国企图谋取世界霸权

    B.凡尔赛体系自身的脆弱性

    C.英国丧失欧洲的主导权

    D.国际法原则确认的必要性

  • 20、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清廷:“提炼五金,精造军火,制作百货,皆由化学而出。今各省开局制造之事甚繁,而物料之涉于化学,不能自制自修者,仍必须取资外洋,且不通其理,则必不尽其用。”为此,张之洞主张(     

    A.发展近代新式教育

    B.建立独立工业体系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借助外资发展经济

  • 21、如图是美国人帕尔默编写的《现代世界史》第6章的目录。材料表明,作者(     

    第6章科学的世界观

    27.科学文明的先知:培根与笛卡尔

    28.牛顿之路:万有引力定律

    29.关于人类和社会的新知识

    30.政治学说:自然法学派

    A.肯定了培根和笛卡尔对牛顿成果的预见

    B.认为基督教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认识到科学革命与思想解放的相互关系

    D.全面解释了人类文明多层面之间的关系

  • 22、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

    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 23、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A.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

    B.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C.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

    D.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

  • 24、毛泽东在一次电讯中讲道: “(边区政务会代表)不但没有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连中农、独立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及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提到……像冀鲁豫解放区这样大范围的政权机关不应只是代表农民的,它是应当代表一切劳动群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共的策略是(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B.呼吁强大国际外援的支持

    C.团结一切力量解放全中国

    D.坚定奉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战争

     

     

    和亲

     

     

    机构

     

     

    互市

     

     

    共治

     

     

     

     

  • 2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 27、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 28、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29、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30、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31、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32、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 33、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 34、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思潮的涨落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问题:

    以“时代与思潮”为主题,叙述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历程。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a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b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a美国,1947 b捷克斯洛伐克,1949

    1

    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及时间推移等角度,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所体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

  • 38、【加试题】思想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政府论》

    材料二最近十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孔子本身转移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尤为学者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存有尖锐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流毒依然存在,并以新样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精华与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对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来自哪位著名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些主张的历史影响。

    (2)简要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 39、“赤脚医生”

    材料: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随着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李德成《赤脚医生研究述评》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赤脚医生”从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