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先选一选,再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①完;②全;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
(1)商场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
(2)她用尽力气才把桌子搬开。( )
(3)赶车人向马狠抽了一鞭子。( )
(4)所有机器齐开动,很快就把水抽干。( )
2、下列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
A.琴棋书画 B.笔墨纸砚 C.望闻问切 D.梅兰竹菊
3、读句子,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触株( )
A.步行 量词,用于植物
B.跑 树桩
【2】而身为宋国笑( )
A.自己 被
B.身体 为了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海底植物的色彩形态各异,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B.我们班的小丽多才多艺,既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画画。
C.单位安排小李去南京出差,他却跑到北京去,这真是南辕北辙啊!
D.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5、写出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1)王朝覆灭了。________
(2)一个人惊讶地说。________
(3)铁罐恼怒了。________
(4)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________
6、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多用于形容浪很大。________
②偷偷地或背地里小声地说话。________
③用汽笛、喇叭等发出刺耳声响进行通知的信号。________
④矿藏等蓄积在某处,未显露出来或未被发掘出来。________
7、根据课文填空。
在地上,我( )放线( )跑着,手里的线( )放( )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 ),( )。
8、读拼音,写词语。
pǔ tōng mó xíng wēi wǔ chèn shān
zhèn jìng fù zé shǒu yì mò fēi
9、课外阅读。
葡萄沟
权宽浮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使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第2自然段共有 句话。作者用 、 、 、 、 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2】第2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最出名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蚱蜢会唱歌
一次,在黑夜的树林里,有一种断断续续的叮当声大大地引起了我的注意。这
种声音显得分外优美而柔和。在寂静的夜里,是谁在发出这种声音?是不是巢里的小鸟在叫?还是小虫子们在开演唱会呢?
“哦,我们快去看看吧,那很可能是一只狼。狼的确是在这种时候出声的。”同
行的人对我说,“我们一起走,但不要走得太远,声音就是从那一堆黑沉沉的木头
后面发出来的。”
我站在那里守候了很长时间,什么也没有。后来树林中发出一点轻微的响声,
仿佛是谁动了一下,接着那叮当声也消失了。第二天,第三天,我再去守候,不发现
真相决不罢休。我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获得了回报。嘿!终于抓到它了,这个音乐家已经在我的股掌之间了。它不是一只鸟,而是一只蚱蜢,我的同伴曾告诉我它的后腿非常鲜美。这就是我守候了那么久所得到的微乎其微的回报。不过我所得意的,倒不是那两只像虾肉一样鲜美的大腿,而是我又学到了一种知识,而且,这知识是我通过努力亲自得来的。现在,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我知道蚱蜢是会唱
歌的。
【1】小小模仿秀(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AABB式)________ __________
微乎其微(ABCA式)________ 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中的“不屈不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回报”在文中指___________。我体会到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成功,应该有__________的精神。
【3】读了这篇短文,我知道作者通过观察有了这样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
11、美丽的杀手
①森林了松树爷爷得了“松萝病”,身体越来越虚弱。小松鼠们听说了飞也似地向老松树跑去。到了以后,围着松树找了好几圈,也没有发现那可恶的坏蛋,反而发现松树爷爷漂亮了许多。
②“瞧,几天不见,老爷爷长满胡子了。”一只小松鼠说道。“不对,那不是胡子!”另一只小松鼠争论道:“那是随风飘动的绿纱。”
③听着小松鼠的争论,老松树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断断续续地说:“不,这不是我的——胡子,也不是——绿纱,它们是——坏蛋——松萝。是它们害得我得不——到阳光,让我——呼吸困难。快,快帮我——把它们从——我身上去掉,快呀!”
④老松树的一席话,使小松鼠无比惊讶。“老爷爷,你弄错了,这么美丽的松萝,怎么能害你呢?”
⑤“是你们弄错了,它们的外表虽然很美,但骨子里却很坏。要不人们怎么会叫它们‘美丽的杀手’呢?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因极度缺——乏营养使树叶脱落,枯萎而死。”
⑥“我们救你!”小松鼠纷纷跳到松树上,迅速地咬断了挂在松树身上的松萝。
⑦老松树顿觉浑身舒坦。它拿出了很多松籽,说:“累坏了吧,快吃点东西。”松树爷爷就睡着了。
⑧正当小松鼠们准备大吃一顿的时候,突然发现大松树下有一张漂亮的独腿圆桌,鲜红色的桌面上点缀着很多黄白色的圆点,他们很高兴就把松籽放在“餐桌”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桌面上那温乎乎的粘液。
⑨可吃着吃着,一只小松鼠禁不住浑身发抖,上下牙齿也敲得崩崩直响,其它的小松鼠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呢,便也先后跟着发抖。过了一阵,它们又都身不由己地跳起舞来。正在这时,松鼠妈妈来了,她看看孩子们的样子,又望了望摆放在“圆桌”上的松籽,立刻明白了。它大声呼喊起来:“你们怎么能把松籽放在毒蘑菇上?这可怎么办啊!”
⑩松鼠妈妈的喊叫惊醒了熟睡的老松树。老松树睁开眼睛一看,也惊呆了。它说:“先别慌,快送医院!”
⑪望着远去的松鼠们,老松树百感交集地说:“唉,这些有毒的东西真可恶,它们把自己打扮得这么漂亮,让人防不胜防。”
【1】从文中看,松萝对老松树的伤害是:( )
A. 让他看不到阳光,因缺乏营养而死。 B. 让他长不出来胡子,变得不再漂亮。
C. 让他得不到阳光,呼吸非常困难。 D. 让他浑身发抖,牙齿咬得崩崩直响。
【2】第四自然段中,“老松树的一席话,使小松鼠无比惊讶”,这是因为:( )
A. 老松树的年纪太大了,连话都说错了。 B. 没想到这么美丽的松萝会伤害老松树。
C. 校松鼠觉得松萝很漂亮,扔了太可惜了。 D. 老松树怕被松萝发现,说话声音很小。
【3】救完老松树,小松鼠吃了:( )
A. 从老松树身上咬下的松萝。 B. 带有蘑菇毒液的松籽。
C. 有黄白色圆点的毒蘑菇。 D. 独腿圆桌上好吃的点心。
【4】以下对短文内容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松鼠帮老松树治好了“松萝病”。 B. 老松树因为得“松萝病”住院了。
C. 老松树给小松鼠的松籽是坏的。 D. 松鼠妈妈吃了许多好吃的松籽。
【5】题目中“美丽的杀手”指的是:( )
A. 随风飘动的松萝 B. 毒蘑菇和松萝 C. 美丽而有害的东西 D. 缠着绿纱多的老松树
12、阅读《花钟》选段,完成文后的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填写合适的词语。
( )的关系 ( )的花蕾 ( )的笑脸
【2】花的开放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根据这段话的内容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1)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昙花不适宜在白天开花。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昙花适宜在深夜开花。
【4】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驿站。
儿子的“冤案”
我冤枉了我的傻儿子。
这天下午,我发现我的抽屉里少了10块钱。我怀疑是傻儿子拿的。根据:第一、他过去偷拿过我的钱,有“偷窃史”;第二,他正在这天下午看见过我开抽屉拿钱,知道放钥匙的地方。第三,这10块钱放在最上层,很显眼,偷起来方便。
有这三条“根据”,我就召集我家阿姨和我的小外孙一起来进行侦破。阿姨提供了部分“案情”:当我把桌上的钱放进去时,因为嫌麻顺,懒得开抽屉,是从抽屉缝塞进去的。阿姨怕钱掉出来,曾用一支钢笔往里捅了几下。她能证明10元钱确实在抽屉内。小外孙在吃晚饭时曾叫大舅吃饭,可他就是不吃,说腰疼。而我们大家在餐室吃饭时,他为什么却一个人在我的寝室里和他自己屋中间转来转去……这样大家一碰情况,越研究越像是这么回事.于是决定“开庭”审案。
小外孙一开口就说:“你偷了姥姥的钱!”傻儿子立刻顶回去:“没有的事!”然后我们进行“说服教育”。阿姨说:“你把钱花掉了.也不要你赔出来,只要你承认。”小外孙说:“坦白从宽,你说了没事。你不说,反正这事是你干的。”我说:“我是病人,没劲儿跟你吵,像话吗?”阿姨说:“你把妈妈气死了,怎么办?”
但是不管我们怎么说,讲出多少根据,他也无话可辩驳,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我没拿!”说破嘴皮,毫无结果。说是证据确凿,但毕竟没当场抓住,他死不认账谁也没辙。看起来这案子只好挂起来,等将来再慢慢审他吧。
晚上,我坐在桌子跟前,又把抽屉重新翻了一遍,里边确实没有10块钱,忽然我想起只摸了抽屉,还没有摸本来藏不住东西的桌子上板,于是也摸,咦!万万想不到,在抽屉与桌板间还有一条狭窄的木板,10块钱正夹在那里!
眼下,当然是召集阿姨和小外孙,宣布平反“冤案”,我们向傻儿子公开道歉。他倒挺大方,只说了一句:“冤枉就是冤枉嘛,你们怎么想出那么多根据来冤枉我?”
咳!可不是,我们合情合理的一大套辩论,其实敌不过他没有道理的一句真话:“我没拿。”
【1】火眼金睛。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冤枉(wàng) 抽屉 怀疑 根据
B.钥匙(shi) 偷窃(qiè) 显眼 麻烦
C.方便(pián) 辩驳 证据 确实
D.确凿(záo) 召(zháo)集 开庭 审案
【2】对号入座。
(辩 辨 辫)
分(________) 争(________) 羊角(________)
(________)别 (________)论 (________)子
(歉 嫌 谦)
(________)让 (________)虚 道(________)
(________)意 (________)弃 抱(________)
【3】锦上添花。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经典勾画。
(1)用“﹏”在文中画出“我”判断“傻儿子”偷钱的三大根据。
评论:在你看来,“我”的根据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在文中画出“傻儿子”被大家“审问”中辩驳的语句。
从“傻儿子”简单的回答中,大家都认为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5】大家决定“开庭”审问“傻儿子”,其实就是( )
A.吓唬吓唬“傻儿子”,教育“傻儿子”引以为戒。
B.诈一诈“傻儿子”,不能确定是“傻儿子”偷钱。
C.大家一致确定钱就是“傻儿子”拿的,审问就是要“傻儿子”认账。
【6】题目中的“冤案”加了双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反语 C.强调
【7】思考实践。
眼下,当然是召集阿姨和小外孙,宣布平反“冤案”。“冤案”是指:___________
本文中最有道理的一段是:_________ 由此,我明白了: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三种状态的荷花,请你读一读,连一连。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全部开放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含苞待放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刚刚开放
【2】第一段画“_____”的句子把_________比作_____,“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长得_____。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的画面。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用得真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冒”字写出了荷花使劲地、不停地向上生长,表现了白荷花特有的生命活力
B.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白荷花“冒”出来的动态就展现在眼前了
C.“冒”字换成“开”“长”等字更好,都可以形容速度比较快
D.读着“冒”字,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白荷花的喜爱之情
【4】读第二段画“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作者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是因为(_______)。
A.每一株荷花都是活的,都充满了生命力
B.荷花各有各的姿态,就像一幅生动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一池荷花的动态美
②这句话中的画家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__________之情。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南沙群岛
①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jiāo)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yǎn)的烟火。
②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zēng)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③南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还是个美丽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fěi)翠。远望水天相连,非常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cù)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认真读第①自然段,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句子中“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指的是_________,句子就是把________比作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让我们感受到南沙群岛十分__________。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yǎn)的烟火。”联系上文“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这句话,我知道“搏击风浪的汗水”指的是祖先们曾经在大海上__________,“生息繁繁衍的烟火”说明祖先们曾经在这片小岛上_________(“生息繁衍”的意思是“一代接一代的生活、发展壮大”)
【2】读第②③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1)读第②自然段,用“ ”勾出关键句。
(2)读第③自然段,用“﹏﹏﹏”勾出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的提示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写下来:
【3】边读边想画面,体会优美的句子。
(1)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fěi)翠。
读到这句话,我感受到了南沙的天很__________,海很___________。
(2)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cù)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作者的感受真独特,把浪头写活了,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只能这样做。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李叔叔出门总不戴口罩,认为戴口罩很麻烦,你会怎样劝告他?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文积累运用。
(1)《狐狸和葡萄》通过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和羊》通过牧童撒谎后失去信任的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蝉和狐狸》通过蝉识破狐狸的圈套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养成爱读书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在本届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拼搏,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②读着《尾巴它有一只猫》这篇课文,禁不住笑了。
21、习作
在你上学的路上,一定发生过很多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情,请你以“上学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句要通顺,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