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帝国皇帝由普鲁士国王兼任,任何其他人无权问鼎。普鲁士在帝国议会占236名,超过半数;虽然在联邦议会中没有占到多数,但重大事项非得普鲁士同意才行。这些规定( )
A.使德皇地位至高无上
B.使普鲁士居于优势地位
C.使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D.削弱了联邦议会的地位
2、两河流域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由苏美尔人创作,在大约公元前12世纪由巴比伦人整理汇编成册,相继产生了史诗的赫梯语版本和胡里安语版本。其中,史诗中所记载的大洪水故事,后来被犹太人和希腊人所借用,演变成为著名的“诺亚方舟”和“丢卡利翁”的故事。这( )
A.说明西亚是世界文明最早起源地
B.表明古代西亚文化传播推动文明发展
C.体现出古西亚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D.反映出战争削弱了区域文明间的联系
3、古代罗马法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料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木料;凡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说明古代罗马法( )
A.对侵权行为具有理性化认识
B.鼓励私有财产的合理流动
C.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
D.实现了法律上的人人平等
4、1953年 8月 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提出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和方向,精简冗员,节约支出。还动员党政军民节约粮食,并使节约粮食成为社会中的良好风气。这些举措( )
A.确保了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B.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风尚
C.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的经济恢复
D.彰显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5、西周时,以“亲亲”血缘关系为封爵的主要条件,以贵族为封爵对象;战国时期,在商鞅变法过程中,秦国创立了军功赐爵制,不论平民,还是宗室贵族,只要立下军功就能获得爵位。这一转变反映了( )
A.官僚政治的确立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中央集权的形成
D.社会控制的加强
6、唐代的民间窑口长沙窑以其瓷器上的诗文而闻名。据统计,长沙窑90%的题诗为佚名者所作,多以白话撰写,语言真切、通俗。例如“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士,官从何处来。”“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于买人看。”这说明当时( )
A.民间手工业充满活力
B.民众文化水平整体提升
C.商业导致诗歌的繁荣
D.科举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7、明代,思想家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正如日常生活中童子捧茶、农夫用饭一样,只要是不假思索、自自然然而又不逆于理,这就是“道”。王艮的这种思想( )
A.承袭了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B.暗含着一定的思想解放色彩
C.已经冲破了传统儒学的桎梏
D.表明儒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8、同治以后,湘淮系的将领中有13人做了总督,13人做了巡抚,李鸿章、左宗棠更是权倾朝野。正如范文澜所说:“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挽救了满清,同时客观上也削弱了满清,满汉统治者之间,势力起着显著的变化,满清政权逐渐向汉族军阀转移。”这一现象( )
A.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B.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促使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D.推动了洋务运动目标发生转移
9、有学者将古罗马的法律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吸收了希腊人和其他民族的法律传统,较之民法更加开明和公正,是现代国际私法的基础”。“第二阶段”的具体法律开始形成于古罗马( )
A.城邦时期
B.共和国时期
C.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
D.帝国时期
10、下图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由陕甘宁边区文协印制的木刻年画《丰衣足食》《小先生》,这些木刻年画被印成黑白色画,然后再添加颜色,和《边区群众报》一起发行,反响很好。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 )
力群《丰衣足食》 |
彦涵《小先生》 |
A.摆脱了外来艺术的影响
B.体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服务于全面抗战的需要
D.诠释了“双百”方针的内涵
11、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此材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
A.稻米的商品化明显
B.商人垄断粮食贸易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2、1949年10月,大陆尚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有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体现出
A.中国共产党没有掌握政权
B.新生政权建设任重而道远
C.祖国完成统一的艰难性
D.政协制度实行的必要性
13、2022年6月,四川广汉三星堆8号“祭祀坑”新发现一件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专家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下图)。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材料表明( )
A.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开放性
B.巴蜀地区青铜制造业技术更为发达
C.西周时期商业贸易出现跨区域交流
D.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实现了标准化
14、如表是1965年中国经济部分数据。这表明我国实行了( )
类别 | 总产值 | 较上一年增长 |
GDP(国内生产总值) | 1716.1亿元 | 17% |
工业总产值 | 1402.0亿元 | 26.4% |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D.八字方针
15、北洋水师的致远等舰曾于1890年前往南洋巡视,途径新加坡进行访问时,当地华人商民为之欢欣鼓舞,认为中国海军军威无比。此后,新加坡华人每逢冬季来临便开始热议本年北洋水师是否再来巡视。这一现象说明了( )
A.洋务运动达到自强目的
B.清政府注重维护宗藩关系
C.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
D.华人深受荷兰殖民者压迫
16、清朝将全国划分为十八省,共设八位总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其中有六位总督兼管两到三个省;除甘陕总督外,其他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地方腐败的滋生发展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相互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D.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17、两汉时期,在户籍管理上,户内有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尊长与卑幼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尊长或卑幼均可能成为户主。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趋向,若户内有成年男性,则女性和未成年男子已不能成为户主。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A.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高
B.户籍制度日趋完备
C.儒学逐渐渗入基层管理
D.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18、“……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普京认为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百姓的购买力低下
B.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C.实行平均主义分配
D.苏联体制的后遗症
19、19世纪,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 ②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③《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④《共产党宣言》发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20、如表所示为明朝不同时期折色(古代人民向政府纳税的形式之一、凡应纳税粮,不以本色,而以金、银、钞、钱、绢、丝、布、棉等替代者称“折色”)物品一览。据此可知,当时( )
时期 | 折色物品 |
洪武 | 金、银、钞、钱、绢、布、贝、漆、丹砂 |
永乐 | 绢、漆、苏木、翠羽、纸扇、安息诸香 |
宣德 | 棉布、黄豆 |
正统一天顺 | 金花银、马草折银、钞、布、青红纻丝 |
成化 | 绢、布、丝、银 |
弘治 | 绢、布、丝、钞、银 |
嘉靖 | 绢、丝、银 |
万历一崇祯 | 银 |
A.苛捐杂税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
B.赋税改革与白银货币化密切相关
C.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中国市场
D.传统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有所松动
21、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史学界围绕着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争鸣的成果,大多收集在出版的有关论文集里,这些论文集主要包括:《中国的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分期问题论文集》、《中国历代土地制度论文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中国近代史分期论文集》,这表明我国当时( )
A.历史研究映射了主流意识形态
B.学术争鸣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
C.唯物史观拓宽了史学界的视野
D.历史分期问题成为了学术焦点
22、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超过1万人,绝大多数为平民。日军进行重庆轰炸的目的是( )
A.造成重庆巨大恐慌
B.加紧对中国进行战略进攻
C.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D.造成中国平民的大量伤亡
23、如下图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若干重大文化文件、文化活动。这主要着眼于 ( )
2006年:《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 2011年:《关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11—2015年总体规划》 2004—2012年: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 |
A.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拓宽中国文化宣传范围
C.争取国际竞争主动权
D.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4、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地域性文化之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红山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居民种植水稻 ②位于辽河上游
③代表性遗址是牛河梁遗址 ④代表性器物是“蛋壳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6、内容
(1)规定议会___________
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___权属于议会。
②下院议员___________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___________权力
①司法权: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___________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②财政权:国王不得找任何借口___________。
③军事权: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___________。
27、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28、用合适的制度创设内容填空
中央官制:秦( ),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朝( ),清雍正( )
地方制度:秦(郡县制),汉初( )
选官制度:魏晋( ),隋至清(科举制度)
29、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30、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31、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2、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3、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34、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35、阅读下列两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
图1美国,1947年
图2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
36、随着历史研究视野的拓展,当今史学界对很多历史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如下所示:
论题 | 观点一 | 观点二 |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1900年 | 1917年 |
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 1840年 | 1860年 |
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 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 |
请任选一个论题,分别分析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理由。(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
37、阅卖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 中国 | 外国 |
19世纪40——60年代 | 签订《南京条约》;林到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远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签订《辛丑冬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8、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后南宋向金称臣并向金上交岁币。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______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