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寓言的理解,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应主动努力,不可以不劳而获。
B.《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
C.《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也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D.《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懒惰的人,过安逸的生活。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A.赵洲桥 B.天然气 C.水墨画 D.肥皂泡
3、对下面语段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敦煌壁画每一幅都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有些描绘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情景,有些描绘的是人们奏乐、舞蹈、表演杂技的场面,还有许多讲述的是宗教故事。
A.敦煌壁画规模巨大。
B.敦煌壁画色彩鲜艳。
C.敦煌壁画内容丰富。
D.敦煌壁画形式多样。
4、读诗句,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迟日江山丽( )
A.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叫“迟日”
B.待后几天;过几天。
【2】梅子黄时日日晴( )
A.梅子成熟的季节,指初春。
B.梅子成熟的季节,指初夏。
【3】小溪泛尽却山行。( )
A.退却
B.再,又
C.表示转折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功臣”的意思是:_____。在《狼和鹿》一文中,“功臣”指的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
2.《狼和鹿》一文讲了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 ) 懦弱——( ) 恼怒——( )
坚硬——( ) 荒凉——( ) 美观——( )
7、成语故事积累。(2分)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故事非常有趣,请再写两个成语故事:《 》 《 》
8、看拼音写词语。
huā bàn lián peng bǎo zhàng pò liè zī shì
huā gū duo fǎng fú suí fēng wǔ dǎo tíng zhǐ
9、课内阅读。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选文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记录文字的东西。
【2】画线句子中“这种书”指的是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
【3】“帛”比较轻便,为何不能普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白帆和木桨
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
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前进。他(欣赏 观赏)着自己水中的倒影:那就像一张巨大的蝴蝶的翅膀,多神气,多威风!于是,白帆嘲笑起躺在船舷旁的木桨:“木桨啊,你这个无能又懒惰的家伙。渔船冲波踏浪,飞快地前进,全靠着我这张帆!你呢?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只会躺在那里睡觉!”
木桨一声不吭,好像真的睡着了。
傍晚,渔船要返航了。渔夫解开缆绳,白帆“唰”地从桅杆上落下,被卷了起来。接着,渔夫拿起木桨,点破江水,划动起来,渔船便掉过头返航了。
白帆(着急 焦急)地喊起来□为什么把我卷起来呢□为什么使用那无
能的木某呢□
□哈哈□现在你明白了吧□木桨带着哗哗的水声说□你只能在顺风的时候神气十足□而我□虽然本事不大□却肯逆风而上□
【1】用“/”划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给短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形容摆出一副非常了不起的样子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从文中找出词语填空)
【4】用“ ”画出文中描写白帆嘲笑本桨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描写木桨是如何对待嘲笑自己的白帆的句子。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 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 到嘴里。因为它的嘴太小,一口只能吃到一点点东西,所以一堆食物要七八次才能吃完。不过它吃食物的速度真可谓是飞速的,有时简直快得让人看不清楚。看它吃饭的样子,好像看体育比赛一样紧张,所以我看了总要发笑。
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 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 ,样子可温柔了。
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 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 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盖 捧 舔 低 缩 送
①小松鼠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用前肢________着食物,然后再把食物________到嘴里。
②小松鼠喝水的时候,总是要把头________下去,用舌头小心地去________,样子可温柔了睡觉时,小松鼠把身子________成小小的一团,尾巴整个儿________在身上,看上去,它就像一只带花纹的皮球。
【2】请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请把选文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拟人句画上波浪线。
【4】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_之情。
12、阅读理解。
大车队
①一队载着瓦罐的大车,正从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走。车队主人赶着第一辆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让其余的车在坡顶等候。
②为了不让大车往山下滑,驯良的骏马几乎用身体的后半部顶着货车,一步一步向下挪。
③可是,坡顶上的一批年轻的马却大骂可怜的骏马没有能耐:“嘿,大家夸你是骏马,真是奇怪啊,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哎呀,差点撞到岩石上,斜啦,又歪啦!胆子放大些呀!瞧,又撞上了。哎,真是一头蠢驴!要是上山或者在夜里,那还情有可原,可现在是下山啊,而且又在白天!既然你没本事,就应该驮水去。待会瞧我的,看我怎么下山,我保证分秒不会浪费,让车子飞一般下山。
④终于轮到年轻的马了,它弓起脊梁,挺起胸膛,拉起货车上路啦。但是它刚一起步就开始摇晃,身后的大车催促它,车速变得越来越快。小马索性撒开四蹄飞奔起来,大车碾过石头,越过沟壑,一路上跌跌撞撞。
⑤最后马儿驮着货车“轰隆"一声,翻进了山沟,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
【1】解释文章第一段中加点词“小心翼翼”的意思。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______)
A.车队的主人 B.驯良的骏马 C.年轻的马 D.载瓦罐的大车
(2)下列对第③自然段中“哎,真是一头蠢驴!”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年轻的马对骏马的赞美。 B.年轻的马对骏马的佩服。
C.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同情。 D.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嘲笑。
【3】年轻的马“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句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①瞧你,慢吞吞的。 ②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美文赏析。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上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我同你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作者是按照______顺序来描写的。
【2】短文中妈妈的两个问句表达了妈妈( )的心情。
A.着急和烦躁 B.惊讶和着急
C.恐惧和欣喜 D.着急和欣喜
【3】描写作者调皮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妈妈做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妈妈拿灯到牛棚里去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花大姐
①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②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从文中找出符合下面意思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 ②指缝隙严密闭合。( )
【2】“七星瓢虫”和“十四星瓢虫”的区别是什么?______
【3】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瓢虫形态端正,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
②“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③“花大姐”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4】益虫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处的昆虫,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的名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三个)_____
15、课外阅读
秘密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小学里念书,念的是抗日课本。有一年,敌人常常窜到我们村子里来,学校里不能上课。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先教我们几个组长,我们再去教大家。
我们小组里有四个人,有时在柴草棚里学习,有时在庄稼地里学习。学习完了,我们就把课本藏起来。
一天下午,我们小组正在我家的柴草棚里学习,忽然听到外边有奔跑的脚步声,还有人喊:“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大家赶紧把课本交给我。我马上跑到屋后,在一棵大树下,( )开枯叶,( )去浮土,( )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 )好的小坑里,然后( )上砖,( )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好像没有动过一样。我跑回院子,他们三个人正在玩抓石子,我就跟他们一块儿玩。不一会儿,敌人踢开门,闯进院子,四处乱翻,没发现什么,就走了。等敌人走远了,我们又拿出课本,继续学习。
那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秘密学习的。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
掀 扒 盖 挖 铺 拨
【2】下列对“敌人常常窜到我们村子里来”中的“窜”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窜”字可以删去,删去后这句话还比较通顺,不影响表达效果。
B. “窜”字不能删去,因为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日本侵略者到处乱跑、横冲直撞,扰乱老百姓生活的恶行。
【3】“我们”秘密学习的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习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学习完了,“我们”就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这些孩子是一群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狠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枫叶在风中飘来飘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我今天要检查一下你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程度。”(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花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仿写。
(1)去年春天, , ,我懂得了自然。
, , , 。
(2)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寄托”一词体现了亲人对“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渗透着“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句话后我深深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继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________
(2)盒子里装满了文具,有钢笔、铅笔、尺子、玻璃球和橡皮擦。
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对下面的语段进行修改。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刘强端正了学习态度,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儿童节联欢会上扮演节日,朗读了作者是著名诗人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21、习作。
“小书虫、昆虫迷、小迷糊、智多星、热心肠……”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谁呢?请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自拟题目,写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