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赶海》一文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我”小时候唱的那支歌,这种写法叫( )
A. 总领全文 B. 总结全文 C. 首尾呼应 D. 承上启下
2、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迟日江山丽 ( )
A. 迟到的太阳 B. 春天白天渐长
【2】小溪泛尽却山行 ( )
A. 再,又 B. 后退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但牲口没有了,而且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
B.枣核不但勤快,而且很聪明。
C.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
D.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取消了。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跑)
B.冀复得兔。(再;又)
C.因释其耒而守株。(拿起)
5、看拼音,写词语
guǎn lǐ | hàn zāi | yíng jiē | guàn gài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rán shāo | zhēng zhá | yě liàn | yè tǐ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
|
|
|
6、动词搭配:
(_____)颜色 (____)光芒 (____)翅膀
树枝(____) 树叶(____) 黑夜(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ǒu ěr yuān yāng zhàng liè jù jí
________________
fǎng fú zī shì suí yì xī shuǐ
________________
lián peng pí juàn gē wǔ róng huà
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看谁的字写的最漂亮。
9、阅读理解。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节选)
顾客泄气了。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顾客感动极了:“那太谢谢啦。您真的不用接袖子?”
“根本不用。”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1】选文写的是顾客( )来时的情景。
A.第一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又过了一天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顾客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裁缝不用接袖子也能给这位顾客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顾客接着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春游白云山
春天,周末,我和学校的同事起了个大早,经过数小时的跋涉,来到了白云山游玩。
至山门,7个金色大字——“人间仙境白云山”赫然显现在我们面前。这7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启功亲笔题写。
我们手扶栏杆,开始向山顶攀登。沿青石台阶,拾级而上,一路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花草树木满山遍野,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不远处两块酷似鳄鱼和乌龟的大石尤为奇特,犹如鳄鱼戏水和乌龟晒盖,使人过目难忘。
穿云海,过索道,再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便来到九龙潭瀑布面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龙潭的瀑布从云海之中倾泻而出,气势磅礴。
踏着云雾,我们登上号称中原第一峰的玉皇顶。陡峭处,竖着一块石碑,碑上是汪国真的一句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脚踏玉皇顶,头顶是蓝天,脚下是白云。白云变幻莫测,或俯伏于深邃的峡谷,或萦绕在山腰峰头,如女士个性十足的发髻,斜斜地飞掠在山巅,飘忽不定。我被这奇观妙景陶醉,振臂高呼。大家被我的情绪感染,也都挥动着手臂舞了起来。一时间,白云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变幻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被这奇观妙景陶醉”中“奇观妙景”指什么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 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 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1】用“ ”画出选段中表示动作的词。
【2】“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词语来表示。
【3】选段中哪句话是对老虎的心理描写?用波浪线画出来。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刹(chà)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羞愧 卖弄 高傲
①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②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
③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④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________。
蜡烛:________。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田鼠和鼹(yǎn)鼠
一只田鼠和一只鼹鼠闹翻了。他俩本来是好朋友,就为了一丁点儿的小事,就吵得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没隔多久,他们就憋(biē)得浑身难受。
小田鼠想出一个非常好笑的笑话,他太想讲给鼹鼠听了。鼹鼠呢,他刚学了一首好听的歌,也想唱给田鼠听。
糟糕的是,他们吵架时说过,谁再上谁的家,谁就是树叶子上的小虫子。
他们都不想当小虫子。最后还是鼹鼠憋不住了,给田鼠打了个电话:“小田鼠,我们和好吧,我们可以谈判(pàn)!”
“和好?可以啊!”田鼠说,“你上我家来谈判吧。”
“不。”鼹鼠想起他们吵架时说过的话,“还是你上我家来吧。”
他俩谁也不肯让步,最后他们决定,选一个离两家一样远的地方谈判。田鼠家离鼹鼠家是二十米,二十米的一半是多少呢?小田鼠算了三遍也没算明白。
他只好给鼹鼠打电话□□你家有计算器吗□□
鼹鼠说:“有啊,我可以借给你。”
田鼠赶快挂了电话,跑到小鼹鼠家里借来了计算器。他到家一按按钮就算出来了,马上打电话告诉小鼹鼠,在离他家十米的地方谈判。
十米的地方在哪里呢?小鼹鼠想,应该用尺量一量。可是,家里没有卷尺啊,于是……
【1】田鼠和鼹鼠“闹翻”了。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闹翻”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文中的“憋”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
【3】在文中找到以下词语的近义词,抄写下来。
会谈——(________) 争吵——(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他们吵架时说过什么话,在文中画出来。
【5】读文中带“□”的句子,为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故事没有讲完,请你预测鼹鼠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纸的发明》
【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经验”和“传承”的含义。
经验:_______ 传承_______
【2】完成蔡伦造纸的流程图。
剪碎或切断→______→______→______→晒
【3】蔡伦改进造纸的方法会传承下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形容一个人学问高可用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很笨重。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既______又好用,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我国四大发明除造纸术以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5、阅读《荷花》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荷花(己 / 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āi /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 / 张)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fù / fú)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从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用“√”标出来。
【2】片段中的“冒”字用得特别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知道画“_________”句子中的“画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是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衷的赞叹,我也能夸夸它(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 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同学们去公园看菊花。
秋天到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上唱着欢快的歌儿,去公园看菊花。
(1)清晨,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到了,花儿开了,燕子飞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落山了,夜幕降临,月亮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做句子。
(1)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下划线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课时 他 很仔细 写得 听得 作业 很认真。(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这学期,我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错别字大大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改进了不守纪律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面句子的三处错误。
令天,我走到校门口背着书包,看见值周老师戴着浅蓝色口罩,橘黄色上衣,给大家测量体温。
21、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特点的人,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选一个人来写一写吧,介绍时注意抓住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特点。请自拟题目,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