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本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古埃及人宣称他们的国王就是神,国王不仅自己长生不老,而且能够把永生赐予他人,蔑视法老权威的人则被剥夺永生的希望。在更早诞生的苏美尔文明,虽然神的需求、性格和行为与人类相似,但神是只可感受而无法看见的。据此可以说明(     

    A.生产力差异影响思想观念

    B.苏美尔已经出现人文精神

    C.古埃及借助神权维护专制

    D.苏美尔和古埃及缺乏联系

  • 2、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     

    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

    B.阶级本质决定战争策略

    C.国家利益决定作战规划

    D.中英差距影响军事部署

  • 3、下表是云梦秦简中《效律》关于衡制和量制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单位

    误差

    惩罚

    石(120 斤,1920 两)

    16两以上

    罚一甲

    斤(16两)

    3铢(1/8两)以上

    罚一盾

    斗(10升)

    1/2升以上

    罚一甲

    1/20升以上

    罚一盾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巩固了秦朝大一统局面

    C.利于维护市场交易公平

    D.彰显了秦朝法律的完善

  • 4、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报道,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该报道说明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

  • 5、下表为20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大事记(节选)。这集中体现了当时

    时间

    事件

    1922年

    苏德签订条约,同意外交正常化

    1925年

    国际联盟对保加利亚和希腊之间的纠纷作出裁决

    1925年

    德、比、法、意、英签订条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

    1928年

    英法等15国签订《非战公约》,规定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A.地区冲突的加剧

    B.德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C.维护和平的尝试

    D.国际组织作用的加强

  • 6、明末小说集《喻世明言》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商人形象:如李秀卿和黄善聪两位商人义结金兰,以诚相待,两边买卖,不差毫厘;卖油郎秦重执着于追求爱情,尊重并尽心尽力地照顾王美娘。这些商人形象的塑造(     

    A.凸显了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蕴含了道德教化的功能

    C.说明了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求

  • 7、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他们致力于史学原稿的重校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编撰,这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一次尝试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这一运动源于(     

    A.法国殖民文化的渗透

    B.华夫脱政党坚持斗争

    C.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

    D.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 8、东汉自章帝以下大多皇帝享年不超过40岁,皇帝早卒,嗣君年幼,遂由皇太后临朝称制。至嗣君成年,不甘心大权旁落,每依赖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而主宰朝政。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不已。这一现象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异化

    B.宦官与外戚相斗争

    C.皇帝权力的旁落

    D.地方豪强势力兴起

  • 9、下图是二战后苏联的漫画,图中文字为“全世界的资本家团结起来!”该漫画(     

    A.反映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意图

    B.契合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

    C.推动了世界反战运动的高涨

    D.暗示美苏间的对抗不断升级

  • 10、1923年,国民党颁布《中国国民党宣言》,宣称中国已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国民党必须“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最终实现“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这一言论(     

    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节节获胜

    B.来源于三大政策的指引

    C.彰显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契合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 11、“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也称庖牺氏)”、“神农氏”是我国传说时期的一些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及其事迹,基本上能反映我国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状况。材料中的四位传说时期的人物,能够突出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畜牧业状况的是(     

    A.有巢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神农氏

  • 12、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颁布一系列法令,主要有《八月法令》《人权宣言》《教会财产收归国有法令》《赎买封建义务和购买国有土地法》等。1791年9月3日,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法国(     

    A.人民推动了革命进程

    B.土地私有制度基本瓦解

    C.制宪议会是立法机构

    D.启蒙思想已经深入民心

  • 13、下面两图为中国古代重要工程建设。它们的修筑(     

         

    A.抵御了外族侵扰

    B.有利于经济发展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加强了皇权专制

  • 14、罗马共和国晚期至帝国初期,城市快速扩大、人口急剧增加,这带来了严重的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古罗马设立了专门的卫生官员,建立了完善的水道和众多的公共浴场并有相应的立法,此外,还就工厂排污、殡葬卫生等进行立法。这表明(     

    A.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B.罗马官员责任意识强

    C.地方的权力逐渐超过中央

    D.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 15、如下图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若干重大文化文件、文化活动。这主要着眼于 ( )

    2006年:《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

    2011年:《关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11—2015年总体规划》

    2004—2012年: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

    A.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拓宽中国文化宣传范围

    C.争取国际竞争主动权

    D.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 16、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

    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 17、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大力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同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西方国家的技术和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苏联(     

    A.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为目标

    B.借助西方危机发展本国经济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8、《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有文章评价某朝制度:在兼顾大一统和因俗而治方面做得较为成功,既没有因为强调统一,实行一元化管理而引发地方反抗,也没有由于因俗而治、照顾地方情况而导致分裂。该制度是(     

    A.秦朝的郡县制度

    B.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C.清朝的改土归流

    D.汉朝的刺史监察制度

  • 19、如下图反映的是俄国1917—1922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与这一情况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俄国1917—1922年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万人)

    A.经济政策的调整

    B.小农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C.严峻的政治形势

    D.工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

  • 20、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在回忆自己当年辞职创业的经历时说:“如果我80年代中期下海,别人肯定说我犯了错误;如果我1989年下海,别人肯定说我是混得不如意;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

    B.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

    C.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 21、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防治。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爱国卫生运动(     

    A.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C.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

    D.标志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 22、从14世纪末开始,葡萄牙的探险发现船队不断沿着西非海岸线向南航行。每到一地,葡萄牙船队就会向当地人搜集那里的情报尤其是航海路线,也会不断与当地进行商贸活动,将满载西非黄金和奴隶的船只运回葡萄牙。这些做法(     

    A.促进了葡萄牙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标志着欧洲价格革命在局部地区爆发

    C.使东方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D.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一定条件

  • 23、1920年,矛盾在《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文学“不是‘浓情’和‘艳意’做成的”“不是茶余酒后消遣的东西!”他还说“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这反映出(     

    A.忽视了文学的游戏消遣功能

    B.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趋势

    C.改变文学导向成为国民共识

    D.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 24、至元八年(1271年),元廷“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三路”;十一年(1274年),又“置郡县,署守令,行赋役,施政化,与中州等”,并在当地设立了联系全国的驿站交通网。设立“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由此可见,元代(       

    A.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

    B.行省设置使国家军政大权旁落

    C.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

    D.取士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 26、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27、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28、“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1、新航路开辟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启动

    2、 ⑥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3、跨国公司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29、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 30、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 31、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32、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战争

     

     

    和亲

     

     

    机构

     

     

    互市

     

     

    共治

     

     

     

     

  • 33、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34、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   有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持续了150年,并至少准备了另外150年的革命。”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 36、概述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共同原因。

     

  • 3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39年英国政府开始改变帝国政策,向英联邦转型。二战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转型力度继续加强,于是便有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第一次非殖民化高潮,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主共和国。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者深受鼓舞,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该地区建立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由此形成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而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又给予英属黄金海岸人民以巨大支持,1957年,加纳共和国成立,这是在非洲的英属殖民地中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受此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规模最大的第三次非殖民化高潮。

    ——摘编自潘兴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

    材料二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27)肥皂、食盐、酒、皮革、煤以及类此的一切最通用和最必需的物品的专卖。……(120)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那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样权力是违犯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二《权利法案》本身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它的一些基本条款在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41年的《大抗议书》和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中已经提了出来。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把英国议会和人民一再争取和重申的原则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台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利法案》与《大抗议书》的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特点。

  • 39、阅卖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60年代

    签订《南京条约》;林到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洋务远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签订《辛丑冬约》;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辛亥革命爆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航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