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滨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面是关于清代农业生产和人口(1600—1887)的统计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朝(     

    年份

    总人口(千人)

    农业人口(千人)

    耕地

    农业人口人均粮食(斤)

    总面积(千亩)

    农夫人均(亩)

    总额

    净额

    余额

    1600

    120000

    97200

    725464

    27.52

    1765

    819

    469

    1766

    200000

    170000

    1036109

    25.22

    1700

    789

    439

    1784

    300000

    255000

    1009354

    16.75

    1122

    521

    171

    1812

    350000

    297500

    1050436

    14.94

    1012

    470

    120

    1887

    400000

    340000

    1125960

    13.88

    855

    397

    47

    A.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

    B.导致环境恶化的可能因素增加

    C.注重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推广

    D.高产农作物引进并大面积种植

  • 2、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

    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 3、据统计,从1979年至1982年,全国共制定颁布355件地方性法规,其中经济领域占37.2%。依据地方立法的运行实践,八二宪法在肯定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进行了重新配置。就国家立法而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但不是唯一立法机关。这表明我国(     

    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B.民主法制建设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C.国家资源配置形式出现转型

    D.基层民主建设范围得以不断扩展

  • 4、据《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中关于对外贸易系数(进出口依存度,即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统计,高收入国家,这一比值从1980年的38%上升到1996年的40%;中等收入国家同期从43%提高到52%;中低收入国家同期也从42%上升为52%;低收入国家从30%上升为42%。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     

    A.各国经济发展差距减小

    B.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

    C.世界贸易总体发展较慢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 5、1963年8月 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跟这个梦想有关的社会运动是(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妇女运动

    C.学生运动

    D.黑人民权运动

  • 6、如图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     

    A.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7、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对某一历史事件(政策)的报道频率图。该历史事件(政策)最有可能是(       

       

    A.抗美援朝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线建设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8、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措施,例如:设立特殊行政区划和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羁縻之治,移民屯边,甚至还颁布《属邦法》、《蛮夷律》,以法律形式处理复杂的民族关系。这些政策的推行(     

    A.保障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B.践行了各民族平等的理念

    C.促进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发展

    D.增强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

  • 9、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 10、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

    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 11、《廿二史札记》卷35《明代宦官》记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宦官权力日益膨胀

    B.君主集权程度加强

    C.官员丧失廉耻之心

    D.皇帝权力渐趋衰落

  • 12、下图为隋朝粮仓分布示意图,据图可知当时(       

    A.粮食主产区分布于江南地区

    B.国家仓储制度完善管理严格

    C.仓库设置都集中在首都地区

    D.运河开通便利物资运输储藏

  • 13、政府间国际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而言,是指由若干个国家政府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目的,依据国际条约而设立的国际常设机构,其是现代国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下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①是国际联盟,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B.②是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宣告了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互相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C.③是欧洲联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而建立

    D.④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 14、列子即列御寇,是春秋战国的思想家。有学者认为,张湛(晋代)剽窃《庄子》与《穆天子传》又加以注,写入书中;而且在《列子·仲尼篇》中有“西方圣者”的说法,圣者指的是释迦牟尼。而晋代佛教盛行,周代中原并没有佛教,由此可以证明张湛注《列子》非周列御寇所著。这说明(     

    A.考辨文献需注意其中的相关信息是否与时代相吻合

    B.文章风格是辨识文献真伪的重要依据

    C.辨别一书的真伪可通过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来分析

    D.出土文献是决定历史考证结果的关键依据

  • 15、右图是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实现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D.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16、1927年苏联开始对劳动英雄实行高标准退休保证金待遇。1928年苏联第一个关于养老金待遇的国家法令规定:男子从60岁、妇女从55岁起享受养老金。1933—1937年期间,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附加优惠待遇。这些措施的实行(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C.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D.深受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 17、唐初藩镇节度使掌管所属地区军队,朝廷另外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管理其他事务,玄宗时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据此分析,这一变化(     

    A.缓解了冗官现象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减轻了边防压力

    D.加剧了外重内轻局面

  • 18、1875年,左宗棠提出收复被俄国控制的新疆地区。在早期筹措军饷的过程中,他不得不与各省督抚协商,并主要依靠个人的影响力加以催解;中央虽也有介入,但作用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晚清(     

    A.海防官员占据优势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C.新疆地位有所削弱

    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 19、下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     

    A.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B.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

    C.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D.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

  • 20、新的政治理论鼓吹摆脱教会的健全政治和自由政治,声称维护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提是实行政教分离,让宗教信仰成为个人事务,禁止其涉入公共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这种主张无疑为那些竭力想扩大世俗政权权力的统治者所青睐。从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新的政治理论”提出应该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新航路开辟时期

  • 21、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如表可知(     

    时间

    1880年

    1883年

    1886年

    1889年

    1892年

    1895年

    1898年

    1901年

    1904年

    金额

    100

    120

    7803

    6045

    42160

    39143

    61908

    201335

    4174567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

    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

    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买办阶层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兼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身份。据统计,1842-1894年买办阶层收入扣除消费后的积累资金达到2亿两,其中1亿两交存于外商企业,0.95亿两投资于外商企业、城市地产、商业和银钱业。这一现象(     

    A.加速了晚清统治的覆灭

    B.凸显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C.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D.体现了外国资本在华的主导地位

  • 23、1500—1600年,传统社会经济关系确立的日常生活的确定性被打碎,欧洲社会每个人都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政府普遍感到习惯性的财源已入不敷出了;大多数人断定,比以前更大的贪婪和更多的邪恶将会在世界上肆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宗教改革的进行

    C.贫富差距的扩大

    D.技术革命的发展

  • 24、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借助国庆节发表社论,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并向人民群众展示一年来国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取得的成绩。国庆社论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党的步伐,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据此判断,下列图表属于1993年国庆社论高频词统计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 26、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 27、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 28、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 29、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3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31、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32、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33、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 34、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

     

  • 36、材料 《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结合隋朝的历史及其影响,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 3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1)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º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以上两表,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