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36年9月,英法美三国经过一系列协商和谈判,达成所谓“三方货币协定”,三方同意尽力维持协定成立时的汇价,减少汇率的波动,共同合作以保持货币关系的稳定。该协定(       

    A.帮助三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

    B.体现出国际协调机制发挥作用

    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 2、下图为1940年创作的《木兰还乡图》年画。此画的上面是题跋: “此图为海上十大艺人精心妙手所合绘,制作精美,用意深长,洵为当代美术画片之杰构。”中间是木兰胜利归乡的场景,红缨枪上的“花”字旗随风飘扬。该画创作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传统文化

    B.激发民族精神

    C.巩固统一战线

    D.提升女性地位

  • 3、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说:“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这表明我国(       

    A.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经济发展适应生产关系变革

    C.已经确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

    D.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唐代大和四年(830年),剑南西川宣抚使崔戎称,“西川税科,旧有苗青如茄子、姜芋之类,每亩或至七八百文,征敛不时,烦扰颇甚。今令并省税名目,一切勒停,尽依诸处为两限,有青苗约立第等,颁给户帖,两税之外余名一切勒停。”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赋税制度改革具有一定配套措施

    B.朝廷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

    C.两税法实施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

    D.藩镇割据影响了政府税收

  • 5、下图为一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征兵海报《哇!我真希望我是一个男人!》,据此可推知(     

    A.一战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世界局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

    C.美国女权运动达到新高潮

    D.国防动员方式出现根本变化

  • 6、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投产,从外销逐渐转为内销。1986年,可口可乐想在上海独资建设浓缩汁厂,但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后经过中美双方协商,中美各控股50%,组成第一个中美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出现,有利于(     

    A.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D.深化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 7、阿拉伯人通过近百年(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翻译运动,吸取古代诸多领域遗留下来的文化学术成就,他们没有满足于通过翻译所取得的知识,相反,只是借鉴于古代世界的成就,把它当作开启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这反映了当时阿拉伯文化特点是(       

    A.宗教本位

    B.连贯东西

    C.兼收并蓄

    D.承上启下

  • 8、19世纪晚期,美国国会的缺陷日益暴露。因为国会议员来自不同地区,所代表的是不同集团的利益,因此遇事很难做出迅速决断;议案经常因程序问题而被埋葬或遭到失败;议员们消息不灵,造成行动迟缓。这表明当时(     

    A.文官政治有待完善

    B.联邦政府权威受到损害

    C.分权体制亟待调整

    D.国会决策影响地方利益

  • 9、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

    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

    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 10、部分历史学家对绍兴和议的评价是:除了一系列赔款以外,宋朝永久失去了原北宋仅有的关中、山西等养马场。没有战马的宋军只能依托长江、淮河被动防御,在中世纪重骑兵时代,理论上再无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也有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绍兴和议主要是换来了和平,给南宋朝廷带来了可贵的喘息之机。由此可知(     

    A.历史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论莫衷一是

    B.掌握充分的史料证据,可以厘清历史上的一些争论

    C.历史解释要以史实为依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D.历史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结论

  • 11、1906年4月,农工商部为了树立农业模范,成立了中央直属的农事试验场,负责甄选优良的作物品种,改良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截至1911年,全国已经开设20多处较大规模的农事试验场,更有诸多民间的小规模农事试验所层出不穷。这些举措(     

    A.促进设施农业的萌发

    B.利于向近代农业转型

    C.成为清末新政的重心

    D.缓解清朝的统治危机

  • 12、2017年,在奉节县白帝城遗址发现的一座宋代兵器埋藏坑出土了16枚铁火雷(如图)。这些铁质火雷外圆内空,最大直径10~14厘米,内部填充物重约2~3千克。经检测分析,铁雷内部填充物为火药,属爆炸性火器,其形态特征与文献所载“震天雷”“铁火砲”极其相似。这一考古发现(     

    A.是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见证

    B.说明火药在宋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是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重要物证

    D.实证宋代出现了近代管型火炮的雏形

  • 13、《剑桥欧洲经济史》曾提到这个时期……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个时期”(       

    A.出现了钢铁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

    C.催生了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D.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减少

  • 14、一种常见观点认为,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是王权衰落,而且议会的产生进一步削弱了王权。但实际上中世纪的议会并非一个独立的机构,它由国王召集,并决定召开时间、地点及议程安排,它的本质是“国王的议会”。这则材料旨在说明当时英国(     

    A.封君封臣关系紧张

    B.王权摆脱教权控制

    C.政治具有民主色彩

    D.国王仍是统治核心

  • 15、明代政府在云贵地区的农业区域及形胜险要之处广设卫所,军士携带家眷子女,世代相继为军户,军籍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5。若遇战事,将领受命到指定卫所领兵,事毕军队散归原地。这一举措(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B.推动了边疆经济的发展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

    D.促进了民族矛盾的缓和

  • 16、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关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会议,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出国考察情况,指出我国与欧美的差距,并提出要借鉴欧美有益经验、解放思想。参会的领导和负责人都表示认同。这次会议(     

    A.为历史转折做了重要准备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D.受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 17、据上海外白渡桥两个年份各两到三天的交通通行情况统计(单位:人、次),数据如下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年

    11770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年

    50823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A.城市近代公共交通实现从无到有

    B.传统交通方式退出城市生活舞台

    C.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局面

    D.国家的工业化推动交通工具变化

  • 18、古代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由此可知当时

    A.国家重视法律的制定

    B.正义成为社会的准则

    C.法老代表人民的利益

    D.君主的地位至高无上

  • 19、如下图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若干重大文化文件、文化活动。这主要着眼于 ( )

    2006年:《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

    2011年:《关于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2011—2015年总体规划》

    2004—2012年: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

    A.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拓宽中国文化宣传范围

    C.争取国际竞争主动权

    D.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 20、唐代在京经商的商人,可以将大量现钱交给节度使的进奏院,然后拿着进奏院开出的票据,到相应的藩镇取款办事。宋代初年中央政府在开封开设便钱务,规定商人可以将现钱交给国库,然后由便钱务发给票据,商人凭票到各州府取款。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促进长途贸易发展

    B.剥夺藩镇的财政权

    C.方便商人进行交易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 21、下图展示了1983~2022年央视春晚小品中女性角色职业分布情况。据图可推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导致就业结构多元

    B.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民解放和人口流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现代企业改革促进了人才市场的活跃

  • 22、一战爆发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以上事例表明(     

    A.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近代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

    C.国际环境决定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D.政治家决定了外交的手段

  • 23、被誉为“企业大王”的刘洪生,1930年在上海创办彰化毛纺织厂。1954年该厂改名为中国毛纺织厂。在庆祝会上,有人高呼:“资产阶级20年来剥削工人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赢得人们的热烈掌声。这一史实反映的是新中国

    A.合理调整工商业

    B.打击不法资本家

    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24、周代统治者称颂尧舜禹的统治,启用出身微贱者,提倡国人议政,保留地方自治的乡治、众议的乡校。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     

    A.推崇儒家民本思想

    B.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

    C.突破宗法血缘束缚

    D.以复古作为政治目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 26、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制度设计和后果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A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B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 27、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28、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29、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 30、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31、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32、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33、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34、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纵坐标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横坐标单位是年(year)

    从上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 37、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 38、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 39、有关鸦片战争,在历史与现实中有不同的认识。

    近16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种看法在研究鸦片战争的学人中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一百多年来,鸦片战争史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对这场战争及对其后中国历史的影响,人们的评价并不一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我想,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论,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评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认同的。鸦片战争史研究涉及的问题非常之多,本文想就这场战争究竟是不是鸦片战争以及它的基本评价问题,发表一些浅见,……1840年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国的历史文献从来都如实地称之为鸦片战争。当时的英国对此也是没有疑问的。但到了后来,英国的某些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却力图证明鸦片在当时整个局势中只是一个次要的,而不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因此他们认为称这次战争为鸦片战争是不恰当的。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主要起因于东西方文化冲突,或则把这场战争说成是由于东西方法律制度不同而引起的争执,或则把这场战争说成是英国为了要求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正常贸易。总之,力图说明这是先进的西方文化与落后的东方文化的战争。

    ——蒋大椿《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原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4期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不同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