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表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内对列宁经济政策的研究高潮中的部分述评。这些述评( )
学者 | 述评 |
杨承训 |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学说,形成了以“个人利益关心和责任制为原则”的分配制度 |
李斌雄 | 列宁始终立足于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把拯救生产力主体的工农作为政策的关键环节 |
王元璋 | 列宁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任务体现为监督、监察、计算和调节等四项职能 |
A.印证了中国融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
B.顺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反映出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人民的共识
D.表明中苏两国外交关系有所缓和
2、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一事件发行了一组邮票。 与该事件最相关的诗句是( )
A.“北伐西征荆满路”
B.“致远鼓楫冲重围”
C.“人间遍种自由花”
D.“似火青春救国忙”
3、1931年苏区苏维埃选举时规定,农民居民30人选一代表,工人居民13人选一代表,其他阶级代表名额极少或无;而1940年陕甘宁边区选举则不分阶级、阶层,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等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这一变化( )
A.促进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策略调整
4、11世纪起,意大利中部一些城市的手工业发展起来:卢卡的金银器制造业、比萨的皮革业、米兰的武器制造业、威尼斯的玻璃制造业、皮亚琴察的棉布亚麻混纺业、佛罗伦萨的布料加工业,以及众多城市的丝织业。据此推知,这些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
A.助推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B.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实现
C.缘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得益于贸易交往的推动
5、有人曾针对某一时期的俄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筹集粮食,因为要通过任何正常的渠道取得粮食已经不可能了,当时的农民处境很像法国革命时的情况——货币已经没有用了,他们不是自己把粮食吃光,就是把它囤积在自己的庄园里。基于此,布尔什维克( )
A.掀起消灭富农的斗争
B.强力推行余粮收集制
C.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
D.恢复商品和货币关系
6、如图是《群众日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胜利召开的新闻报道。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A.制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
B.通过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施政方针
C.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D.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准备
7、如图著作总结了中国自1840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的性质。该著作( )
A.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B.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C.是对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8、秦简《封诊式》中,将里、伍连称者共二十四处;秦简《傅律》中还记载了里的负责人里典和伍的负责人伍老。下列各项中对“伍”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②其中的民众互相监督③是编排户口的一种办法④是社会救济的专门机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民国初年,伴随政治上的动荡局势和帝制复辟的酝酿,思想界一度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学术界注重传统风气的抬头……凡此种种,都与民国精神不相吻合。这表明( )
A.政治变革未促进思想解放
B.封建帝制受到人民的支持
C.儒学的独尊地位难以撼动
D.思想进一步解放迫在眉睫
10、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11、伊凡四世(1530—1584)实行“特辖领地制”,将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这些措施( )
A.加剧了地方的分裂割据
B.促进了西欧的城市自治
C.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D.有助于反抗蒙古的统治
12、据《土司底簿》记载,明代的土司实际上是世袭的,但新土司向朝廷请袭时“必以并无世袭之文上请”,而皇帝圣旨上也必定写上“姑准任事,仍不世袭”等话。明廷这一做法( )
A.实际上放松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B.消除了土司制赖以存在的基础
C.不利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广泛实施
D.维护了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主权
13、明朝中后期,江南部分地区已从种稻为主转变为种棉、桑、麻为主。棉产区的农户除出售棉花外,还从事棉纺织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植桑业发达地区的农户除出售桑叶之外,往往还经营蚕丝生产和丝织业。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C.工商皆本观念盛行
D.农村多种经营兴盛
14、1858年,英、法、美三国胁迫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该条约规定,凡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缴纳进口税或出口税外,需一次性另缴子口税以代替厘金。该规定( )
A.减轻了清朝政府财政负担
B.便利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减少了海关关税征课所得
15、西欧封建社会庄园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经济上自给自足,二是政治上有较高的自治权。两个特征的影响是( )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城市兴起
C.容易形成分裂割据
D.产生人文主义思想
16、1925年,在英国控制的下苏丹散纳尔大坝建成,5年内曾使苏丹植棉面积从6万埃亩增加到30万埃亩,原棉出口量从0.83万吨猛增至3.04万吨。1929年英国议会出台了《殖民地发展法》,规定每年由英国提供100万英镑基金,用于殖民地发展工农业。这一举措旨在( )
A.推动苏丹地区的开发
B.缓和殖民地的反抗
C.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
D.加快资本原始积累
17、下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
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18、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 )
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
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
19、下表为元杂剧中部分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 )
剧名 | 女性形象 |
《墙头马上》 | 李千金身为大家闺秀,却与墙头一见倾心的裴少俊月夜私会。 |
《西厢记》 | 崔莺莺本与表兄郑恒有婚约,但在寺中遇到情投意合的张生时,她没有顾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弃郑嫁张。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 赵盼儿为解救失足落入火坑的好姐妹宋引章,勇敢地智斗贪财好色的周舍。 |
A.市井娱乐的需求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舞台艺术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
20、孔子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应经由“选贤”产生“政长”。《管子·霸言》强调:“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这些主张( )
A.强调德治对社会改造的重要性
B.将民心视为执政的根本标准
C.旨在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提倡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21、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下列言论所体现的理念与商鞅变法一致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贤者举而上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2、1888 年,葛士濬编撰《皇朝经世文续编》,在保留传统“六目”的基础上,“文学”目下新增了“算学”三卷。稍晚问世的《万国分类时务大成》中同样“(将)光学等统以算学,均分隶诸文学之末。”这表明当时( )
A.西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B.“中体西用”观念影响书目编撰
C.中西文化呈现融合发展趋势
D.中国人尚未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
23、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颁行《左官律》,规定官吏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依《左官律》追究刑事责任;《汉书·诸侯王表序》引服虔说:“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王侯也”。汉武帝此举( )
A.反映出封建官僚政治已经成熟
B.标志着儒家思想开始法律化
C.意在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致力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24、朱元璋颁行的《大诰》由案例、峻令和“训诫”三部分组成,与之前的《大明律》相比,在同一罪名的处罚上要重得多,多有残损人肢体的酷刑。但到明代中叶,《大诰》从“户户皆有一本”、家传人诵的圣书到束之高阁、“人不知诰”。这一变化( )
A.有利于缓和明代社会矛盾
B.说明了国家治理成效明显
C.体现了封建专制集权加强
D.反映了明代法律以民为本
25、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26、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7、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8、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9、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30、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31、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32、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33、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4、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八章走向21世纪
一、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左右逢源的中国
三、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相对衰落的美国
——摘自【美】保罗·肯尼迪《打过的兴衰》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6、【加试题】思想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政府论》
材料二最近十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孔子本身转移到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尤为学者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儒学与现代化存有尖锐的矛盾,儒家思想的流毒依然存在,并以新样式出现。有的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精华与现代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对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来自哪位著名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这些主张的历史影响。
(2)简要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7、英国工业革命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1858年7月10日,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刊登了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MONEYorYourLIFE!”。该漫画反映了其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对工业化进程中“MONEY”和“LIFE”的选择?
38、治乱兴衰
(1)完成中国古代之乱兴衰表
时代 | 盛世 | 乱世 |
西汉 | ① | ② |
汉武帝时代 | ||
③ | 光武中兴 | 汉末军阀混战 |
唐朝 | 贞观之治 | ④ |
开元盛世 | ||
清朝 | ⑤ | 三藩之乱 |
(2)用史实说明贞观之治的具体表现
(3)具体说明处理好哪些方面关系关系决定王朝的治乱兴衰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