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绥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过去人们认为,春秋战国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的局面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 2、“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战线……”这首创作于八十多年前的《延安颂》诞生后,迅速在边区广为传唱并远播大江南北。这首歌的流传(     

    A.揭露了日本并吞华北的阴谋

    B.打击了国民政府的投降政策

    C.利于激发爱国青年抗日热情

    D.表明全国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 3、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了当时(     

    A.南书房地位重新提高

    B.清代官吏俸禄来源多样

    C.君主专制的高度集权

    D.清代吏治管理混乱不堪

  • 4、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 5、公元前196年,为纪念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一周年,祭司制作了罗塞塔石碑。该石碑上围绕相同的内容,分别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文字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这一现象表明(     

    A.古代埃及的王权达到顶峰

    B.祭司完全垄断了文字书写

    C.文明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D.埃及人能够阅读三种文字

  • 6、如表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效率排名统计情况(部分)。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技术效率前6住的行业

    技术效率后6位的行业

    扎花业

    91%

    毛妨职业

    12.5%

    面粉业

    86.7%

    玻璃器皿业

    12.4%

    制糖业

    78.8%

    地毯业

    11.8%

    调味品业

    59%

    仪器业

    10.3%

    榨油业

    58.7%

    制坯业

    10%

    碾米业

    57.5%

    造冰冷藏业

    3.4%

    A.民族工业发展规模有所扩大

    B.近代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C.新兴工业已经占据有利地位

    D.西方工业技术影响不断加深

  • 7、如表为陕西省龙山文化石峁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反映了(     

    类别

    考古发现

    玉器

    具有东部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特征的牙璧

    石雕

    源自欧亚草原的人物面部雕塑

    家畜

    大量引入非本土驯化的牛、羊、马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显现

    C.劳动分工的明显

    D.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

  • 8、下图是北洋政府时期交通部路政司司长给交通总长的呈文中的一段文字。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伏查国有各路现行货物等级,有分为六等者,有分为三等而另有危险等者,有分为四等而另有高等者,有一等之中又分为十余级者,有同一货物,甲路列为一等,乙路列为二等,甚至丙路又列为三等,丁路又定为四等者。

    A.社会观念落后的表现

    B.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C.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

    D.西方列强抢夺筑路权的后果

  • 9、18世纪上半叶,英国农村通过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开凿沟渠、灌溉排涝等方式,实现了粮食的增产。许多政治家也热衷于农业改革,提高了英国农业及畜牧业的收益。当时英国农业的发展(     

    A.使大量劳动力向农业转移

    B.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C.归功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D.为产业革命提供一定条件

  • 10、一战爆发后,列宁指出:“德国反对英国和法国无疑是对的,因为它殖民地‘分得少’……但是德国本身并不是在为解放其他民族,而是在为压迫其他民族而战。”由此可知,一战(     

    A.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B.促进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具有帝国主义侵略性质

    D.使亚非拉国家沦为了受压迫民族

  • 11、195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炮击金门,蒋介石当即发炮还击,第一次台海危机拉开序幕。12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台湾代表叶公超正式签订《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秋,毛泽东对一些工厂的领导讲:“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哪一天赶上美国,我们才吐了一口气。现在我们不像样子嘛,要受人欺负”。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A.美国霸权主义威胁下陷入外交孤立

    B.朝鲜战争阻碍了国家统一进程

    C.国际紧张局势影响一五计划的制定

    D.冷战格局影响国家工业化战略

  • 12、里耶秦简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1号井,出土的秦朝公文简牍中频繁出现“洞庭郡”。但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据此可知(     

    A.新史料的发掘拓宽了历史研究

    B.考古文献比传世文献更可靠

    C.正史史料比地域史料可信度高

    D.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

  • 13、小说《大青骡子》中描写了桑贵老头宁愿自己淋雨也要护着大青骡子不让它淋雨:“这头大青骡子是俺社里的珍珠宝贝。”另一部小说《水向东流》中描写了饲养员秦趁心过年时连自己吃饭都顾不上也要为合作社的牲口改善伙食。这类文学形象的塑造意在展现当时(     

    A.劳动光荣的新理念

    B.生产至上的新道德

    C.集体主义的新风尚

    D.文艺事业的新动向

  • 14、19世纪60和70年代中国广泛流行“富国强兵”的口号。70年代中期起,出现了强调“富民”或“利民”重要性的思潮。如1875年郭嵩焘提出政府应该鼓励人民从事现代航运业和制造业,因为国富和民富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思想转变

    A.表明洋务运动宗旨的转变

    B.反映了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C.表明政府重视民族工商业

    D.说明洋务派阵营发生分化

  • 15、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这反映了晚清时期(     

    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

    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

    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

    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 16、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希望发言的人按照年龄顺序轮流演讲,但凡被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能被剥夺发言资格:非法结婚者、懈怠人子之职责者、违反公共道德者、逃避兵役者、临阵脱逃者、欠税者等。这反映了雅典(     

    A.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

    B.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

    C.公民言论权受到制约

    D.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 17、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虽然名为讨论法律,实质上是一部“政体论”。文中写道:“我将首先研究法律同每一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的关系。因为政体的原则对法律有最大的影响,所以我将尽力很好地去认识它。”其阐述的根本意图是(     

    A.探索构建近代国家治理体制

    B.论证法律和政体的关系

    C.宣传资产阶级理性主义思想

    D.推广近代法律法规知识

  • 18、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与同时期英法不同的是,其帝国议会是由所有二十五岁及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选产生的,在选举方法和组成上体现了远超同时期英法的“现代性”。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在选举方法和组成上敢于超越英法是基于(     

    A.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压力

    B.广大无产阶级不懈的斗争

    C.德国政府不对帝国议会负责

    D.工业化加快了政治民主化

  • 19、1916年,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中指出,“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合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民族自决“这种政治民主要求并不就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列宁认为的民族自决是(     

    A.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以自决的方式进行民族分离

    B.各个民族可以在自主选择基础上自由决定分立还是联合

    C.以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和异族压迫为主要历史背景

    D.每个民族都有建立独立的国家并决定自己的政府的权力

  • 20、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据此材料,关于宋代变化,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实行主客户制

    B.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

    C.理学向基层渗透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 21、美国某记者亲历20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某一历史事件,并作出如下评论:“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据此可知,这一历史事件(     

    A.开启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C.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

    D.打破了原有世界格局

  • 22、下图为20世纪20--30年代部分中东欧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可推知

    备注:1914年中东欧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一半

    A.民族自决得到一定程度实现

    B.凡尔赛体系蕴含着严重的危机

    C.新兴国家内部民族矛盾尖锐

    D.“委任统治”原则充满欺骗性

  • 23、下图是国际油价变化对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这表明沙特阿拉伯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摆脱对国际市场依赖

    B.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C.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主导国际能源市场

  • 24、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逐步建立起“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A.城邦制度

    B.土地分封制度

    C.集权制度

    D.等级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 26、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27、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 28、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 29、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30、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战争

     

     

    和亲

     

     

    机构

     

     

    互市

     

     

    共治

     

     

     

     

  • 31、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32、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3、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 3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 36、叙述19世纪中期以后一个世纪里,日本如何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中确定自己的角色?

     

  • 37、材料 自汉武帝至昭帝、宣帝时,匈奴势力被逐出西域。汉宣帝时,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统一管理西域。此后,“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为何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之说?

  •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a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绳子上写着Marshall Plan;图b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

    a美国,1947 b捷克斯洛伐克,1949

    1

    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及时间推移等角度,具体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所体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

  • 39、近代以来,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结合中国的实际,通过改良加速社会发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重要改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又是怎样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西方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