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据此可知,当时江南市镇的发展( )
A.反映了商业活动逐渐摆脱政府监管
B.便利了农村居民的商品交换
C.体现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渐松弛
D.冲击了传统乡村的社会秩序
2、图中的内容是一位学者对17-18世纪世界发展形势的描述。他意在说明( )
海域将欧洲的能量从内陆吸引到它的西海岸,发展了海军和殖民力量,加强了海洋国家内的这两者,并且最终将它们集中于欧洲西岸外的(英伦)海岛。 |
A.英国世界霸权取得的过程
B.欧洲商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现实
D.世界权势转移的历史趋势
3、汉武帝时期,设刺史,刺史“秩六百石”,其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官员。《汉书》中有宣帝时期的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等的记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贾琮临危受命为交阶刺史,根据当地实情,招抚流民安居定业,免除徭役,诛杀大害,选用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
A.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B.刺史监察权逐步异化
C.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
D.刺史的权力逐渐减弱
4、负责建设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的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在推进项目时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切实履行环保义务和社会责任,保护沿途环境、动植物和历史文化古迹等。该项目于2019年获得巴西最权威的可持续发展奖项———“社会环保管理最佳实践奖”。这一事件( )
A.有利于改善拉美地区的民生
B.提升了“一带一路”项目的国际形象
C.完善了中巴高质量合作机制
D.体现了中巴经贸合作互利互补性较强
5、《史记》 《汉书》中有记载:“买田宅,为富人”“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多买田至四百顷”。这些表述反映了汉代( )
A.自耕农经济持续衰退
B.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C.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6、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这反映了( )
A.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
B.甲骨文是中国较成熟的文字
C.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
D.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
7、史学界普遍认为冷战爆发是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而导致的美苏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学者从战后英苏利益冲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制定了“联美反苏”政策,美国加入后,因实力雄厚取得反苏阵营的领导权。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种观点之间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
B.英国诱因观点不具有普遍性难以成立
C.客观历史事实的认定基于不同的解释
D.多视角的分析开阔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8、20世纪初,中国的大多数工农大众不识字。针对这一情况,为接近和组织工农大众,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注重的方式是( )
A.开办工人夜校和讲习所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9、东汉《四民月令》中“三月”条规定:“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赈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这反映出当时( )
A.民间救济的出现
B.精耕细作的推广
C.基层治理的完善
D.宗法制度的延续
10、下图为中华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排依次出自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河南殷墟遗址,下排依次出自四川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这可以印证中华早期文明( )
A.审美观念趋同
B.多元一体
C.南北交流频繁
D.领先世界
11、史家以“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称颂西汉初年的统治。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下列哪些措施( )
①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A.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元灭北宋,统一全国
13、1979年6月底,沈阳、阜新、丹东等地发放了3300多个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但有修鞋、修车和缝补等修理服务,也有小冷饮、瓜果蔬菜小卖铺,既方便了群众,又活跃了城乡市场,还为城市闲散人员广开了就业门路。这种百业复苏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4、787年,唐德宗因畋猎走访民户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时丰(丰收),何故不乐?”对曰:“前云(夏、秋两征)之外悉无他徭……徒空文耳。”由此可见,当时( )
A.租庸调制难以继续维持
B.两税法执行不力
C.藩镇割据影响百姓生存
D.人丁税异常沉重
15、内阁设立后,宰相之权“皆已散而归之大小九卿……阁臣票拟悉据九卿之成案,不敢增一毫意见,不敢逾尺寸成规者也”。这说明当时( )
A.内阁名存实亡
B.中央行政管理混乱
C.君主专制强化
D.九卿独立决策政事
16、19世纪,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的发展中,“没有经历工业化,也没有经历像美国和加拿大那样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拉美各国( )
A.重新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旧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保留了大量的旧的殖民体制的残余
D.各国间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17、阿拉伯帝国的历代哈里发和地方总督都重视城市建设,在城市中又特别重视设立市场。另外,政府修建许多重要商道,鼓励自由贸易,建立了相当可靠的货币流通体制。这些举措( )
A.便利了商业活动开展
B.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C.完善了商业经营方式
D.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1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开通了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贸易,货物主要以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主 | 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 |
B |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财富每年增长200万英镑。其中,东印度公司贡献60万英镑,接近1/3 | 英国东印度公司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
C | 独立战争后,美国政府为出色掌握“美式英语”的移民提供更多税收优惠、就业保障、生活便利,使英语成为将美国人“连在一起的工具” | 美式英语促进美利坚民族形成 |
D |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 德国早于其他国家建立济贫制度 |
A.A
B.B
C.C
D.D
19、七七事变后,涌现出《保卫卢沟桥》《八百壮士》《台儿庄》《法西斯细菌战》《祖国在呼唤》等话剧作品,晋察冀文艺工作者也创作了《把眼光放远点》《子弟兵与老百姓》《儿女英雄》《团结就是力量》《十六条枪》等作品。这些剧作( )
①激励了人民的抗战意志 ②反映了全国抗战的局面
③表达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④控诉了日寇的残暴行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在回忆自己当年辞职创业的经历时说:“如果我80年代中期下海,别人肯定说我犯了错误;如果我1989年下海,别人肯定说我是混得不如意;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
B.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
C.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21、美国总统除了拥有一般否决权外,还拥有口袋否决权,即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让这项法案到期自行作废。这种具有绝对否决性质的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这体现出( )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宪法权力规定的不明
C.行政权干预了立法权
D.国会立法权遭到削弱
22、王守仁的心学认为心只有一个,就是道心,并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人的所有心念都是符合于道即天理的,只要是从心中发出来的,都是天理。晚明李贽沿着这个思路前进,提出了“童心说”,却掀起了反理学的浪潮。这主要说明
A.李贽继承了心学的精髓
B.王守仁明确倡导思想解放
C.心学反对盲目服从权威
D.理学内在矛盾推动其衰弱
23、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因战争、暴力和迫害等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达到8930万,比上一年增长8%。而俄乌冲突更是引发了二战以来扩散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这表明( )
A.联合国难民署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B.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成为时代主题
C.难民问题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D.跨区域人员大规模自由流动已实现
24、1942年建立的“美国之音”在二战后成为美国政府向苏联民众宣传的主要工具,不仅推广美国生活方式,更宣扬“自由世界”原则。从1949年开始,“美国之音”在乌克兰、立陶宛等地用当地语言广播。由此可见,“美国之音”( )
A.建立初衷服务于美国冷战战略
B.主导了“自由世界”宣传工作
C.推动了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发展
D.逐渐发展成为一柄“冷战利器”
25、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26、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
核心思想:“ ”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27、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28、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29、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30、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31、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3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33、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4、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时期“游子思妇”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主题,代表作品有《古诗十九首》、《饮马长城窟行》等;魏晋六朝时期,人们以当代盛行的世风和士风品评人物,善玄言清谈者易得美官,玄言诗逐渐流行,以孙肆和许询为代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诗创作进入全面繁盛的阶段,人称”盛唐”,李白、杜甫、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边塞诗派,一时风起云涌,诗人林立,名篇迭出。
——摘编自诸葛忆兵《选官制度与文学创作之演进》
请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对材料中文学创作风格的演进做出合理解释
37、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38、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9、材料 自汉武帝至昭帝、宣帝时,匈奴势力被逐出西域。汉宣帝时,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统一管理西域。此后,“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为何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