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间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初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或纲领

    平均主义

    君主立宪

    扶清灭洋

    民主共和

    重要活动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2、下图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毕将往为(钱主)奴,于路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永妻。”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

    B.文艺创作无法反映社会现实

    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佐证

    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 3、1957年底,中国体育学术界掀起了体育学术话争,大家纷纷就武术等传统体育发展问题展开大讨论。当时体育学术界的两家专业期刊-《体(育文丛》和《新体育》还增辟专栏,发表我国体育学术界的不同言论,体育学术界进而呈现出空前的的繁荣。体育学术界的繁荣(     

    A.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折射出当时体育学术界“浮夸风”盛行

    C.说明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重心

    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践行

  • 4、明代政府多次禁止银的交易和使用,直到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取消银的禁令,白银才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这表明(       

    A.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历经曲折

    B.百姓对官府货币政策不认可

    C.白银成为世界性的流通货币

    D.财政变革推动了白银货币化

  • 5、北宋时期,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以“三不足”的改革精神施行了一系列新法。这些新法不包括(     

    A.实行募兵制

    B.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C.推行募役法

    D.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 6、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这表明,当时中国(     

    A.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近代教育事业起步

    C.新旧教育体制并存

    D.完全确立近代学制

  • 7、毛泽东在1938年指出,要“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需之课程及发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原则……广泛发动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觉悟”。这一教育政策(     

    A.有利于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废弃了之前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

    C.推动了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走向觉醒

    D.体现了教育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 8、元世祖前期和中期出现的行省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特定的军政需要,事毕即撤。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后,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明洪武时期,中书省被撤,行省独存。由此可见(     

    A.行省发展过程漫长曲折

    B.行省运作具有较大随意性

    C.行省长官成为割据势力

    D.行省由军事转为监察机构

  • 9、罗马帝国在行省只派一名军事长官任总督,也没有设置县级一类的机构和区划,当地人除了交税,其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宗教和语言等一切照旧。这一状况(     

    A.导致地方治理水平低下

    B.推动了罗马法律的发展

    C.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D.促进帝国境内文化交融

  • 10、一战前,欧洲联合只是个别教士、学者、政治家的乌托邦幻想;一战后,一些政治家开始尝试通过“欧洲”的视角来审视问题,以“欧洲”的框架来解决问题,欧洲联合成为更多社会精英的共识。这一变化源于当时(     

    A.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B.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

    C.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

    D.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

  • 11、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分布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A.工业体系趋于完整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C.工业布局优化调整

    D.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

  • 12、下图所示为唐代后期升等州(指政区等级上升的州)与新置州地理位置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社会发展加快

    B.军事斗争形势改善

    C.南北经济不平衡性加剧

    D.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 1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实际上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自然经济已经趋于瓦解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 14、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唐(830名进士)

    宋理宗宝祐四年(570名进士)

    士族子弟

    小姓

    寒素家庭子弟

    三代不仕

    父亲有仕(官职多属低品)

    其他

    70.96%

    13.14%

    15.96%

    53.86%

    22.63%

    23.51%

    A.唐宋世家大族的影响巨大

    B.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

    C.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减少

    D.唐宋科举制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 15、“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是(     

    A.战乱频繁,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科举盛行,人才选拔公平公正

    C.民族交融,江南经济获得开发

    D.佛教传入,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 16、科举制废除后,知府何刚德说:“从前寒士读书,无所谓学费,如今学生无论贫富,学堂一律收取学费,很多的贫寒子弟失学。”湖南举人李蔚然也发文抱怨“今学堂学生,近城镇者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这说明科举制的废除(     

    A.损害普通民众利益

    B.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C.导致社会流动停滞

    D.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 17、人类学家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的关系。人口膨胀,聚集居住,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的疾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另外,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茶文化交流对英国酿酒业造成严重冲击

    B.饮茶习惯促进了英国人口大幅度的增长

    C.工业革命起源于近代开始的中英茶叶贸易

    D.茶文化交流推动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 18、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关于意大利玉米种植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可用于(       

    史料一

    在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和达·乌迪内(1515~1517年)的画中,玉米苞种植于花园中,当作花卉来欣赏

    史料二

    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构成一个农场主送给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记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且赖以维生的资源”

    A.研究新物种的引进价值的变化

    B.分析欧洲与亚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C.印证价格革命降低农产品价格

    D.准确把握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点

  • 19、17世纪末,咖啡在欧洲兴起,主要种植地为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由于咖啡贸易利润丰厚,1699年荷兰人在爪哇建立咖啡种植园,18世纪上半叶,英、西、葡陆续将咖啡引入牙买加、古巴、巴西、秘鲁等地,咖啡产业在西半球快速发展。咖啡的世界性传播得益于(     

    A.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B.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C.咖啡消费市场的扩大

    D.工业革命的发生扩展

  • 20、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杨秀清创作了《太平军好章程》的歌谣:太平军,好章程;发放粮食,田地平分;打官兵,打洋人;鸦片、赌钱一齐禁,处处太平。这说明太平天国(     

    A.舆论宣传形式单一

    B.铲除了封建性的等级观念

    C.革命纲领充分落实

    D.重视巩固革命的群众基础

  • 2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据此可知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       

    A.中国营建城市已经形成了制度

    B.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C.铁农具出现为其提供了可能性

    D.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 22、宋朝画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表达了对画家要求:画家要了解“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尊先后及翎毛诸禽形态名件”;邓椿在《画继》中讲到宋徽宗赵估认为“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相同。此作春日正中者,无毫发差”。这些认知(     

    A.注重社会伦理道德教育

    B.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C.致力于维护君主的统治

    D.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念

  • 23、1865年上海口岸贸易出现了新的增长,英国领事在某报告中称:“制成品一同前几年比较,……乎每项商品的进口数量都大大超过了1864年的进口数量。……金属一1865年对进口商来讲是个好年头,因为需求普遍超过了供给。”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运动深入开展

    C.国内局势有所缓和

    D.五口通商后的影响

  • 24、如表为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水力和电力)消耗情况(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应是(     

    国家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145

    171

    185

    195

    71

    112

    158

    187

    36

    47.9

    55

    62.5

    10.9

    30

    41

    54

    A.德英法俄

    B.英德法俄

    C.英德俄法

    D.英法德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

    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 2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 27、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 2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29、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 30、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31、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32、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 33、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34、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元代四等人制度等级依次为蒙古人、畏兀儿人、汉人、南人。   

  • 36、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财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新约中,耶稣多次谈到财富……如:不要为你们自己积累财宝于地上。”“一个人不能服侍两个主人……你不能既服侍上帝,又服侍金钱。又如:我向你们保证:富人要想进入天国是非常难的。我再重复一遍;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要难得多。

    ——林中泽《基督教的安贫乐道与早期耶稣会的财富观》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部分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洛斯基

    人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金钱,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弃绝了这个欲望,一切事业就会完全停止。

    凡是贪婪者很多的地方,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国家的骨骼和基础。

    索德里尼

    难道我们不知道正是贫穷不断地促使人们去犯各种罪行、亵渎神圣?不正是贫穷产生偷盗、盗窃国库、毒害、伪造、掠夺、抢劫、杀人的行为吗?

    罗伦索·瓦拉

    还有什么比把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自己去行乞更为荒诞的呢?

    摘编自《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论教会和宗教》

    材料三

    为私人利益辩护,为财富辩护,把财富看成道德的基础,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在我们考察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的变化……的时代背景时,既要看到……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情况,同时也要看到当时的欧洲正处在原始积累时期,处在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的前夕。

    ——张椿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念的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基督教的财富观。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楚;表达流畅:200字左右

     

  • 37、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角度,来分析郡县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 38、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 39、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性质、主要内容及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