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大运河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这表明隋朝大运河( )
A.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D.改变了南北人口布局
2、下图为中世纪西欧庄园示意图,图中可以看到除领主的房子外,还能够看到教堂、堂区神父的房子、谷仓、磨坊、铁匠铺,多数庄园还有池塘,供饮畜和养鱼等。材料表明(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
B.西欧中世纪庄园内社会等级森严
C.庄园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活跃
D.西欧庄园经济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复仇之风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统计汉朝时的血亲复仇,已确定的就有59例:如《后汉书》记载,酒泉郡女子赵娥,其父为恶霸李寿所杀。赵娥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夜夜磨刀,于都亭前手刃仇敌。两汉法律严厉禁止复仇,在司法实践上却又格外包容。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根源于( )
A.两汉尚武的社会风气
B.法律价值的内在冲突
C.儒学影响立法观念
D.官员法律意识淡漠
4、以下为古代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世纪至前24世纪)第三位法老颁布的救今(部分)该敕令表明,当时埃及( )
上下埃及之王尼薛利尔卡拉的因王教令永远赦免了他们:你只能遵守职责,没有如果任何等级、国王的熟人或者与祭司有关的人,敢于公然对抗朕的这道王令的他的一切都将被没收,他排必须完成强制劳动。收我令第2个月第11日。国王亲自签发。 |
A.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B.出现了完整的成文法典
C.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D.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
5、七七事变后,涌现出《保卫卢沟桥》《八百壮士》《台儿庄》《法西斯细菌战》《祖国在呼唤》等话剧作品,晋察冀文艺工作者也创作了《把眼光放远点》《子弟兵与老百姓》《儿女英雄》《团结就是力量》《十六条枪》等作品。这些剧作( )
①激励了人民的抗战意志 ②反映了全国抗战的局面
③表达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④控诉了日寇的残暴行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9年度报告》指出,根据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统计资料,2009—2018年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高达1693项,居全球首位。这反映了( )
A.美国经济水平未受影响
B.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C.各国大力加强经济干预
D.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困境
7、《廿二史札记》卷35《明代宦官》记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宦官权力日益膨胀
B.君主集权程度加强
C.官员丧失廉耻之心
D.皇帝权力渐趋衰落
8、下图所示为卢浮宫博物馆的馆藏品“纳拉姆辛胜利石碑”。图中高大威猛的形象是国王纳拉姆辛(前2291年~前2255年在位,阿卡德第四任统治者)本人的全身像。他戴上了两河流域艺术传统中神的形象所独有的牛角帽,在士兵及敌人之上,走上山去,走向太阳。该碑上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
A.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B.已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传承得到统治者重视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9、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关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会议,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根据出国考察情况,指出我国与欧美的差距,并提出要借鉴欧美有益经验、解放思想。参会的领导和负责人都表示认同。这次会议( )
A.为历史转折做了重要准备
B.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D.受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0、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
A.大化改新以失败而告终
B.传统政治势力影响犹存
C.贡举制是选官主要途径
D.人才选拔趋于公平公正
11、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的思想意识的差异
C.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12、19世纪70 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了第一批工人组织,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1872年,阿根廷成立了第一国际支部,并派代表出席了海牙代表大会。90 年代,相继成立阿根廷社会党、智利社会党以及乌拉圭和巴西的社会主义小组。该现象的根源在于,拉丁美洲各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无产阶级最具革命性
D.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13、下面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某文件摘录。该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
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许多地方开展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活动,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它把“五讲四美”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化了。各地要把它和“五讲四美”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一个“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统一活动。 ——中共中央宣传部 |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初
C.20世纪9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末
14、景祐三年(1036年)政府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商议,“三年正月戊子,命知枢密院事李谘、参知政事蔡齐、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诰丁度同议茶法”“仍令召商人至三司,访以利害”。这反映了( )
A.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的颠覆
D.当时行政效率的低下
15、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下图是该遗址发掘出土的玉猪龙和彩色女神头像等形象。这些考古发现,反映出牛河梁遗址( )
玉猪龙(左),彩色女神头像(右)
A.文化交流的频繁
B.祭祀文化的先进
C.审美价值的取向
D.国家组织的建立
16、活跃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学派将通货等价于财富,鼓励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以实现财富积累:后期的重商主义代表约翰·罗(1705),主张发行更多的通货,促使贸易更加繁荣。这些理论的提出( )
A.促使了全球新的货币体系形成
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推动了欧亚贸易网络开始出现
D.导致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17、宋代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学规》中“五教之目”一条的内容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一条的内容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修身之要”一条的内容为“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该书院( )
①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②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③标志着地方官学建立④推动儒学向基层渗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该观点( )
A.突破了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
B.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C.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
D.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19、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省际工业空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注:颜色深浅代表省级工业集中程度。
A.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
20、据史料记载,“明初以后科举考试改为南北中卷。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开国皇帝明太祖是南方人
B.明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南方
C.南方的人口数明显多于北方
D.不同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
21、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逐渐以“中国”自居而以南朝为僭伪。孝文帝时期,北魏以齐地在魏而质疑南齐国号的合理性。这反映了( )
A.北魏政权华夏认同的增强
B.南北文化交融的不断发展
C.南北政权长期互动与竞争
D.南北经济发展的趋于平衡
22、11世纪西欧农奴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这反映了此时西欧( )
A.农奴具有较大的人身自由
B.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确立
C.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农奴制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23、沈阳新乐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精制品和黍(碳化)等大量重要文物,其古房址遗迹布局与西安半坡文化很相似,据此可推知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博大精深
D.魅力独特
24、清初遗民小说《女仙外史》系统阐述了治国安邦的理想,包括官制、科举、赋税、刑法、水利、军事、医学等方面的创制与改革。这些描写( )
A.深受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B.促进了儒家民本思想发展
C.试图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
D.反映了文学世俗化的倾向
25、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26、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27、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28、填空题
(1)四大农书分别有《汜胜之书》《_________》《农书》《_________》。《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_________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1687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__》一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_________》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29、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回答问题:
(1)请将这三幅图按所反映之史实的时间先后排序(只写图的编号并用逗号隔开)
(2)以上三幅图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图1: 图2: 图3:
(3)任选一上述重大事件,概述其原因、经过、结果与影响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30、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1、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32、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33、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34、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35、据《国史概要》论述,秦朝的大一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论上述观点。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27)肥皂、食盐、酒、皮革、煤以及类此的一切最通用和最必需的物品的专卖。……(120)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那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样权力是违犯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二《权利法案》本身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它的一些基本条款在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41年的《大抗议书》和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中已经提了出来。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把英国议会和人民一再争取和重申的原则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台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利法案》与《大抗议书》的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特点。
37、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38、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顺应不同时期形势的变化,在经济领域里面先后采取了哪两种经济政策?
(2)后来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称为什么?
(3)按照斯大林的规划,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度的过程中分别在工业与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或措施?
(4)在50-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先后哪几个领导了进行了改革?其中最后一位领导人的改革还直接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
39、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