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据此材料,关于宋代变化,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实行主客户制
B.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
C.理学向基层渗透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2、曲宴是宋朝君臣深度交往的独特场所。太祖朝统军将领受曲宴款待的记载屡见史籍:淳化三年,宋太宗“赐近臣及直馆阁官饮”,随后才召三衙将帅为之设宴;自真宗以降,历朝曲宴都延续了太宗朝的特点且日趋突出。这反映了( )
A.曲宴是当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B.宋朝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C.曲宴以笼络控制统军大将为目的
D.宋朝治国方针逐渐发生转变
3、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列举的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历程,省略号处可以填( )
秦——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制 唐中后期——藩镇制度 元——…… |
A.皇帝制
B.盟旗制
C.行省制
D.分封制
4、秦律中规定子女或是父亲,当一方犯有危害社会安全的重罪如“盗罪”时,双方皆有检举的义务。这说明( )
A.家庭伦理服从国家公义
B.秦律细密严苛刑罚严酷
C.秦朝儒家伦理观念淡化
D.秦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期,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存在突然“中断”的现象,而同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却持续向政治集中化、社会阶序化发展,最后出现商王朝这样的庞大政治体与复杂社会。这种现象( )
A.凸显出商朝的政治核心地位
B.可用于解释早期文明的特征
C.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决定作用
D.可实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6、游戏历来被基督教视为“魔鬼的礼物”,但15世纪以来,画家们创作了一系列宗教肖像画,在画面图中小天使显现为普通儿童模样,手里拿着一辆小玩具车,童年耶稣游戏场景中,耶稣的玩具有陀螺、风车、十字架等。这反映出当时( )
A.宗教题材表达现实诉求
B.世俗生活强化宗教信仰
C.经济发展影响娱乐观念
D.艺术创作抒发浪漫情怀
7、2004年7月1日,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开始施行。此后,中国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不仅清理了覆盖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2300多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还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借鉴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经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D.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逐渐推进
8、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
A.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
B.土地改革保障农民的权益
C.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群众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同
9、1910年,浙江平湖县有一姓高的工场主,他“购置机器数架仿制洋袜,不数年间,其业大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实利思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C.清政府实施“新政”
D.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工业
10、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国内,虽然外省的一些城市,曾先后爆发以工人为主力军的公社运动,但是,第一个举起无产阶级起义旗帜的政权未能与这些城市的公社运动建立联系,于是只得靠自己的力量斗争。这一观点( )
A.分析了里昂工人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B.揭示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C.强调了工人运动应践行人民主权原则
D.探讨了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性
1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这一论断( )
A.阐明了国家的外交立场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提供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遵循
D.确保了香港澳门地区的政治实体地位
1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最近的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下列历史事件由这一思想指导的是(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13、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承认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强国,“没有美国的参加,太平洋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是不能得到使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的解决的”。他甚至表示,苏美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都存在着“不少互利合作的可能”。对戈尔巴乔夫的讲话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主动放弃与美国争夺霸权
B.多极化趋势推动美苏关系的缓和
C.冷战重心从欧洲转到亚太地区
D.苏联基于冷战态势调整亚太政策
14、秦代奉行法家的法治思想,打击儒学,但在家庭中还是规定“不孝罪”,严禁子女控告父母。汉代为了维护父系家长制,汉律也规定“不孝罪”。材料表明( )
A.古代法律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B.中国古代的刑罚比较严苛
C.宗法观念不断强化父权地位
D.法家与儒家治国理念趋同
15、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这表明当时( )
A.改革开放实践影响人才要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国家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16、某学生阅读《周恩来画传》,了解新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情况,摘录了如下史料,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上史料,正确的是( )
①“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③“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④周恩来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指出,安理会的决议是“支持美国武装侵略、干涉朝鲜内政和破坏世界和平的,严重地破坏了联合国宪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17、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
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18、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马迁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以上材料说明西汉时期( )
A.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19、洋务企业经营过程中,李鸿章热衷于官督商办;张之洞虽认为官商“权限必须分明”,但强调“盖国家所宜与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听商民专之者权”,企业“利可归重股东;权则股东须有限制”。这反映洋务派( )
A.经济理念仍囿于传统
B.顺应了近代化潮流
C.践行了中体西用主张
D.强调规范管理企业
20、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这一举指( )
A.表明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
B.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
C.旨在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确立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1、如表所示为明朝不同时期折色(古代人民向政府纳税的形式之一、凡应纳税粮,不以本色,而以金、银、钞、钱、绢、丝、布、棉等替代者称“折色”)物品一览。据此可知,当时( )
时期 | 折色物品 |
洪武 | 金、银、钞、钱、绢、布、贝、漆、丹砂 |
永乐 | 绢、漆、苏木、翠羽、纸扇、安息诸香 |
宣德 | 棉布、黄豆 |
正统一天顺 | 金花银、马草折银、钞、布、青红纻丝 |
成化 | 绢、布、丝、银 |
弘治 | 绢、布、丝、钞、银 |
嘉靖 | 绢、丝、银 |
万历一崇祯 | 银 |
A.苛捐杂税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
B.赋税改革与白银货币化密切相关
C.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中国市场
D.传统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有所松动
22、历史上存在过的农业庄园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之一。下列不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
B.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
C.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
D.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庄园
23、《卜辞通纂》第十九片甲骨上刻有“八日辛亥,允戈伐二千六百五十六人。”此片甲辞可实证商代( )
A.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历法
B.各部族之间攻伐不断
C.已经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D.奴隶社会阶级压迫深重
24、1688年8月,在巴黎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对牛顿的匿名书评,它语带讥诮,夹杂以夸张的赞扬,认为万有引力定律带有随意性,牛顿力学不能够作为建构真正物理学的基础。此文颇为粗糙,却发表在与法国皇家科学院关系密切的刊物上,不免令人诧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理性精神催生科学革命
B.自然科学受到重视
C.“光荣革命”影响法国
D.思想启蒙任重道远
25、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26、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7、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8、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9、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30、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31、“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 ||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 1、新航路开辟 | ③ |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 ⑤ |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经济全球化启动 |
2、 ⑥ |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 |
3、跨国公司建立 |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2、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3、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34、___________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5、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角度,来分析郡县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
36、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材料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37、(26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4分)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8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6分)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38、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以上两表,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