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潍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画报》对某一历史事件(政策)的报道频率图。该历史事件(政策)最有可能是(       

       

    A.抗美援朝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三线建设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1925年,苏联《农民报》刊登了《男人心灵的哀号》一文,文中主人公的妻子要与其离婚并拿走她应得的一份。一些读者在回复中感慨道,如果用法律条文把妇女限制在1917年以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由此可见(     )

    A.计划体制下男女平等观念不断加强

    B.十月革命后妇女权益得到一定保障

    C.当时普遍义务劳动中妇女地位提高

    D.农业集体化使妇女的工作机会增加

  • 3、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助推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 4、儒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其门下弟子大多参与政事,如子路、子贡等;墨家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政治立场鲜明的学说;法家则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众多变法活动中独领风骚。由此可知,这三家学派(     

    A.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B.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C.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

    D.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 5、子孙“违犯教令”罪由来已久,秦汉已经出现类似罪名,唐朝正式立法。〈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率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统治者明确这一法律意在(     

    A.维系宗法制度的统治地位

    B.巩固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C.赋予家长管教子孙的权力

    D.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持统治

  • 6、辛弃疾认为, “夫会子之所以轻者,良以印造之数多而行使之地不广”;宋孝宗在总结会子发行的经验时也说: “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这说明当时(     

    A.已经关注通货膨胀问题

    B.认为应该增加纸币发行

    C.更看重金属货币的流通

    D.主张政府推广使用纸币

  • 7、昆明某校利用暑期带领学生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重走长征路云南昆明段”,线路如下图所示。当他们行进至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参观时,深切体会到战士们在艰苦岁月中的坚定信念和不朽精神。该活动是追忆也是洗礼,其目的在于(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②弘扬长征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③保护革命文物,振奋民族精神             ④学习革命文化,汲取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使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由于欧洲大陆保守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力量,拿破仑战败,封建君主们确定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材料可用以说明(     

    A.法国大革命失败的根源

    B.工业革命范围扩展步骤

    C.维也纳体系瓦解的原因

    D.资本主义制度没落原因

  • 9、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一一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如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其共同历史作用是

    隋朝大运河

    元朝大运河

    A.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

    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 10、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B.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进行管辖

    C.设宣政院管辖台湾地区

    D.元灭北宋,统一全国

  • 11、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改进,兴建了大量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同时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增大,居民文化娱乐更加多样。 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府职能的转变

    B.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C.政府关注民生

    D.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 12、在战国兼并战争中,秦执政者在并天下的整体战略下,根据对新占领地不同战略定位,制定了“移秦民实新地、出其人和免臣迁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此政策不仅延续至秦中央帝国的统治时期,还为后来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所继承。这一政策(     

    A.丰富了国家治理的手段

    B.激化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

    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D.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发

  • 13、《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材料旨在(     

    A.宣扬君权神授

    B.维护正义公平

    C.炫耀诸神功德

    D.强化法治建设

  • 14、古代政府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户籍管理的措施,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来编排户口

    ②“诸色户计”,按职业登记户口类别,世代相袭

    ③“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对

    ④“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 15、1906年,孙中山演讲说,欧美各国“文明进步”却引起“社会革命”,“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据此可知,孙中山(     

    A.明确提出了反帝救国思想

    B.倡导实行民生主义

    C.克服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D.主张摒弃西方制度

  • 16、朱元璋颁行的《大诰》由案例、峻令和“训诫”三部分组成,与之前的《大明律》相比,在同一罪名的处罚上要重得多,多有残损人肢体的酷刑。但到明代中叶,《大诰》从“户户皆有一本”、家传人诵的圣书到束之高阁、“人不知诰”。这一变化(     

    A.有利于缓和明代社会矛盾

    B.说明了国家治理成效明显

    C.体现了封建专制集权加强

    D.反映了明代法律以民为本

  • 17、1951年11月24日,中国公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1952年6月20日,中国邮政为这套广播体操发行了一套40枚的邮票(如图为其中的4枚),邮票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短袖短裤的健康女性,分别展示40个体操动作。这表明我国政府(     

    A.推广普及新式的体育运动服装

    B.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C.提升女性参与社会生产的程度

    D.主张传统主流的锻炼方法

  • 18、从1915年反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抵制运动,到1919.年抗议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处理结果的五四运动,再到1925年抗议日本工厂枪杀顾正红的五卅运动,这三次事件的“危机程度”一次比一次减弱,而群众运动的规模却一次比一次增大。这主要是因为(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B.革命政党势力的不断推动

    C.民族国家意识日益强化

    D.北洋军阀的统治日益腐朽

  • 19、如图著作总结了中国自1840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政权的性质。该著作(     

    A.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B.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C.是对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 20、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和郑申繻发表“吉凶由人”和“妖由人兴”的见解;鲁闵子马提出“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的论点;郑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以上观点说明当时(       

    A.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B.社会思想充满忧患意识

    C.天人之间的联系加深

    D.人自我主体意识的显现

  • 21、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 22、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以感官娱乐为主的“软性电影”创作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进步影人所唾弃,中国电影界有一个普遍的认识,文艺界的最现实的任务便是展开面向全民族的“精神总动员”。这一变化

    A.反映了电影始终以教化功能为主导

    B.说明了底层民众密切关注国家命运

    C.有助于建立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D.给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造成沉重打击

  • 23、194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自己动手,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3月25日又进一步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作了三项补充规定。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A.表明中共认为决战时机成熟

    B.说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C.推动民主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 24、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

    A.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

    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

    D.唐代书法符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2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 27、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 28、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29、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30、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31、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32、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 3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 34、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探索即开始于1979年参加WHO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1992年,我国颁布了《制订国家基本药物工作方案》确立了基本药物的遴选,其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需要。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更新一次;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协调医药发展的重要手段。200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试行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和单独定价的政策,并通过将药品价格印在药品最小包装盒上来规范流通环节。

    ——摘编自《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渐进主义改革框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2007年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36、叙述19世纪中期以后一个世纪里,日本如何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中确定自己的角色?

     

  •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名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

    ——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将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规定美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清政府通过修订法律、改良司法等措施,以期早日收回这种司法主权。1927年1月,美国出于远东战略利益的考虑,决定通过谈判途径尽快解除美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1928年,中美签订新关税条约后,在中方的坚持下,中美开始就撤销美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与英国在1943年1月11日,同时宣布放弃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在华特权,接着荷兰、比利时、挪威、巴西等国也相继采取同样步骤。自此,开始了全面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

    一一摘编自仇华飞《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与撤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涉外案件处理的原则及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领事裁判权产生的影响及美国1943年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原因。

     

  • 38、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 39、(26分)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4分)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8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6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提示:从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