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不是谁吃谁的关系,而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共生关系。下面对两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同
B.都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在国民经济的各领域都可以发展
D.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毛泽东强调: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材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理论也是实践的理论
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某年白菜价格暴涨,大批农户种植白菜。次年,白菜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种植户和经销商损失惨重。一些农户不禁感叹:“我骑上白马,也追不上白菜行情的变化啊!”大白菜价格有时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反映了( )
A.种植户与经销商之间没有签订采购合同
B.市场调节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C.经销商间的竞争决定了大白菜价格涨落
D.政府在大白菜的种植与采购中起决定性作用
4、2022年12月28日,财政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报告时表示,各级财政加大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强化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建设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有网民发表评论认为,政府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高福利政策,尽快使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赶超发达国家。该观点( )
①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合法权利
②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关性
③正确地认为通过实行高福利政策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④正确地认为政府应尽力而为,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5、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适合作为这一观点论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②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③科学社会主义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具体模式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制度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较快增速,与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密不可分。富有“含金量”的半年报,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信心。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是因为( )
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②只要发展实体经济,就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发展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
④只有发展实体经济,才能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8月22日,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该遗址距今约7000年,是目前江淮东部里下河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新石器时代( )
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③人类已经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
④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
A.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B.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9、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要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总结我国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确定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直面历史课题
②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
③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积累物质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中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教条式地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十年来,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不构成中国减贫成就的原因有( )
A.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
B.中国共产党推进伟大工程,永葆强大战斗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生命力
D.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埋头苦干
12、《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下列能够起到加力提效作用的财政政策是( )
①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③合理安排赤字率,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
④政府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2月,一个名为《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主人公弯弯和超超211名校出身却“高开低走”,引起了网友热议。主人公的母校回应网友质疑发出四连问:“她们躺平了吗?”“她们抱怨了吗?”“她们放弃了吗?”“没有”。“她们有信心吗?”“有”。母校的回应说明( )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要为年轻人统筹安排就业
②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③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要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④在人生前进道路上,要坚定信念、弘扬劳动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历史记录人民创造,河山见证领航掌舵。某校高一同学参加由市团委组织的《奋进新时代夸夸新时代》为主题的征文大赛,他们准备了一些作文的论据,其中符合主题且表述准确的是( )
A.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到21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
C.到2035年,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世界各国提供具体方案
15、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的是( )
①实践特色、理论特色
②革命特色、先进特色
③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④社会特色、指导特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2023年“3·15”晚会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隔空盗刷”短信、网络水军流量造假、手机竟成窃听器……“网络安全”“互联网治理”领域又双叒成了焦点话题。由此可见(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自发性的弊病
②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手机短信等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④需要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7、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表现为生产的绝对过剩
③直接原因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④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顽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3年上半年,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启航,改革举措主要包括: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改革。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巩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市场活力
③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
④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23年7月,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连续5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341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很多种罕见病天价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给许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由此可见,我国( )
①惠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③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新时代,民营经济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由此可见,民营经济是( )
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 ④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今年6月以来,河北省尚义县四台遗址开启了新一年度考古发掘,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四台遗址建立起北方地区旧新石器过渡期的无缝连接,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远古根系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推断当时的社会状况错误的是( )
A.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B.社会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C.原始人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D.原始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社会分工程度较高
22、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中国始终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切;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缓债总额在二十国集团成员中最大;成立“中国一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向16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 )
A.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B.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C.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D.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
2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及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②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下图是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历程及规划图。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发展
②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生产力,带动了科技进步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史上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据央视调查获悉,安徽香王粮油公司用上海朗枫香料公司的香精添加变出来所谓泰国香米、稻花香米等,严重坑害消费者。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督。这是因为( )
A.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弊端
B.市场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C.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弊端
D.市场能够通过价格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
27、当前,我国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全面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主动实施转型升级,提高在产业链的话语权。这表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 )
①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②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守法经营
③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
④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使用同样的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参与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因为
①新时代是富人的时代
②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③奋斗者是物质最为富足的人。
④奋斗者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9、中华文化中的名言古诗字字珠玑,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名言古诗的解读正确与否,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列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角度对名言古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文明有礼,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视死如归的个人英雄本色
④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今年年初,流感爆发,对治疗流感很有效的药品“磷酸奥司他韦”销售十分火爆。然而全国各地却相继有市民买到了这一品牌的假药,制药厂家为此向警方报警。这种制假售假的行为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A.盲目性
B.自发性
C.滞后性
D.法制性
31、材料一 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的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
材料二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近年来,社会财富向少部分人群快速集中。这进一步造成了财产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财富占有不公提出可行性建议。
32、“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主要说明政府部门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34、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中又一次提到了我国的扶贫攻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时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
某地区精准扶贫所需财政资金相对充裕。该地区精准扶贫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8000万,而实际财政只投入6500万;该地区农民家庭成员上学和看病等民生需要开支3000元,财政有能力给予适当补助,而农民实际只能支出2500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找出该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财政应如何发挥作用予以解决。
35、(22分)民生是国家之大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生:“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 “毒胶囊”等事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国家卫生部组织和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 规划》,经过社会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后于2012年6月12日正式实施。
材料二:帮人民打好这场“保胃战”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某市一名人大代表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他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征求市民的意见,向市人大提交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的议案,该提案引起了市人大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将议案转发给了市卫生局、食品质量监督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并要求立即对全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次集中的整治。与此同时,该人大代表还多次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材料三: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山东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 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为维护食品安全,该市的人大代表、人大是如何履职尽责的?(10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