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情境补写合适的内容。
(1)今天,同桌没有带水彩笔,我把自己新买的水彩笔借给了他。因为我知道“予人玫瑰,_______”。
(2)上次奶奶帮邻居李大娘接送孩子,这次奶奶意外摔伤,李大娘急忙把奶奶送到了医院。奶奶教育我说:“这就是‘______,急时有人帮’。”
2、写出下列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慌张—______ 天然—______ 指点—______ 特别—______
反义词:失去—______ 忠实—______ 普通—______ 容易—______
3、补充词语。(8分)
4、组词练习
起( )( )( )
明( )( )( )
净( )( )( )
5、填空题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_____,习相_____。
2._____不琢,不成器。____不学,不知义。
3.曰_____,______,此五行,本乎数。
4.匏土革,木石金,丝与____,乃 ____音。
5.《诗》 《___》 《易》,《礼》 《____》,号六经,当讲求。
6、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xīn qián bì bèi ké jiǎ gǔ wén
7、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礼物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
8、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
9、口语交际。
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请你判断,哪些是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括号里打“√”或“×”。
【1】小华说:“同学们,借阅图书,要按时归还呀。”(______)
【2】小玲认真听小华说完了,接着说:“我们要爱护图书。”(______)
【3】小兰没听清小玲说的话,问道:“请你再说一遍,好吗?”(______)
【4】小明和小虎争抢着说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让谁。(______)
【5】小红一直不说话,不发表意见。(______)
10、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村居》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_____)
【2】“煎、 蒸、 煮” 部首是四点底(灬),都与“火”有关。 (_____)
【3】“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中“寻觅”的意思是“寻找”。(_____)
【4】糖只能用甘蔗汁和甜菜汁熬制。(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美味不断
刘绍棠
①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②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火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
③一转眼,腊月初八到了,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够,不愿放下筷子。
④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心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原文有删改)
【1】看图连一连。
花生
烙饼
腊八粥
糖葫芦
【2】文章第②③④三段分别写了什么?连一连。
第②段 熬腊八粥,吃腊八粥
第③段 过了腊八,年味儿更浓
第④段 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填序号) __________
a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写起。
b地点顺序,从家里写起。
【4】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美味是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阅读。
“贝”的故事(节选)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
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珍贵——( ) 损坏——( )
【2】贝壳除了漂亮,还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壳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贝做偏旁的字大多___________与有关。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星期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家人带我去森林公园骑马。
②马场里有许多马儿,有白色的、枣红的,还有纯黑的。它们每一匹都高大威武,神气极了。我选了一匹白色的马儿,小姨说它是白龙马,看上去能跑很快的样子。
③于是,我骑上它上路了。刚开始马驮着我不紧不慢地走着,渐渐地我觉得不过瘾(yǐn),开始甩动鞭(biān)子抽打马屁股。“白龙马”越跑越快,四条腿都离地了。随着马儿的奔跑,我也在马背上一下一下地起伏。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勇敢的骑兵,又好像是孙悟空在腾(téng)云驾(jià)雾,好爽(shuǎng)啊!
④当我骑了两圈回到起点,发现小姨连一圈都还没骑完。哈哈!我比大人都强呢!
【1】照样子,写词语。
不紧不慢(不×不×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腾云驾雾(含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星期天,“我”和家人去________________骑马玩。“我”挑了一匹________________的马,小姨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雷雨过后
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淋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shài sài)。
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sǒu)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tín tínɡ)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cáng zàng)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
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1】用“√”标出短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荷”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 画。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彩虹 一( )图画 一( )珍珠
( )的小草 ( )的空气 ( )的青蛙
【4】用“ ”划出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
【5】文中第3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种小动物。我最喜欢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15、读文段,完成练习。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文中的“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早”字说明 __________
①妹妹跑得很慢。 ②妹妹跑得很快。
【3】爸爸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______
①因为这匹“马”的速度非常快。
②因为这匹“马”能让妹妹忘记疲劳,自己走回家。
16、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
1.爸爸端来一块糕。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 求 转过头 爸爸(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摇摇头(___)回答说(___)不行啊(___)我也很累(___)抱不动你了(___)(在括号里加标点)
4.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地毯。(照样子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一说两个加点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1.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
2.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祖先的摇篮在哪里?这个摇篮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摇篮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祖先还在原始森林里干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 商店里_________________。
(2) 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开始怎么样?结果又怎么样?爸爸妈妈会怎么做?
(用一用)滑板 比赛 鼓掌
(写一写)根据图片内容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