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做法不利于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 )
A.节约用水
B.大量抽取地下水
C.跨流域调水
D.治理水污染
2、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读“粤港澳地区图”,完成下题。
关于粤港澳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博彩业是其经济支柱产业
C.港澳有“桥头堡”作用,缩短了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的“距离”
D.港澳与广东省联系密切,经历了由“粤港合作新模式”到“前店后厂”的发展历程
3、“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关键在于( )
A.先进的技术
B.开放的政策
C.丰富的劳动力
D.悠久的历史
4、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的地区是( )
A.北美五大湖流域 B.欧洲西部 C.撒哈拉沙漠 D.东南亚
5、关于④地形区(黄土高原)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 B. 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 该地水土流失严重 D. 该地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6、目前,世界上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面临粮食危机,非洲占23个。造成非洲粮食危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A.建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多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持续增长
C.气候干旱,常受旱灾威胁 D.常受蝗虫灾害的威胁
7、 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台湾岛就是台湾省
B.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许多小岛,如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
C. 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浙江省相望
D. 台湾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8、太行山山脉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分界线 D.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9、在我国西南边缘有一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游客在该地可以观赏到以下景观.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
B. 西双版纳的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 两个区域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D. 两个区域的经济在我国同属于东部发达地区
10、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 最高山峰是黄岗山
C. 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D. 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11、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位于北京城区西北的中关村
12、黄土高原孕育了丰富的黄土文化风情,下列风俗民情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的是
①西府秦腔 ②信天游 ③榆林剪纸 ④白羊肚头巾 ⑤华县皮影戏 ⑥安塞腰鼓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13、我国的三大平原中有“黑土地”之称的平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14、F点的纬度是
A. 60°W B. 60°E C. 23.5°S D. 23.5°N
15、关于港澳与机国内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港澳的经济发展受内地限制,经济发展迟缓
B. 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C. 袓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16、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河流纵横,水源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17、有关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其淡水资源居各大洲之最
C.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所以站在南极点,其四周都是南方
D.南极洲是地球最寒冷的地区,其代表动物是企鹅
18、①点位于②点的什么方位
A. 东北 B. 西南 C. 正东 D. 正西
19、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沟谷纵横,支离破碎
C.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0、有关东北地区农林基地之最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商品棉基地 B. 全国最大的林区
C. 我国最早形成的比较大的经济区 D. 有全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21、宝岛台湾风景秀丽,岛上_____(湖泊)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_____。
22、地形有什么特点?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为 高原,西部为 和 盆地。主要位于地势的第 级阶梯。
23、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工业基地。
24、世界上总共有五万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岛。
25、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是______,与它相邻的经济特区是______ 。
26、将下列地理区域与其对应的地理事物、自然景观配对组合。
A.北方地区 ①华北平原 a.沙漠起伏绵延
B.青藏地区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一望无际的“青纱帐”
C.西北地区 ③塔里木盆地 c.山青水碧,绿草如茵
D.南方地区 ④唐古拉山脉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答:A配 _________;B配________ ;C配 ________;D配 ________
27、黄河上游的忧患:______----措施(人工炸冰);中游的忧患:______----措施( );
下游的忧患:______----措施( );
2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划分的。
29、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 ”政策
30、极圈内的极地地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
31、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北京出发的铁路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陇海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与京广线相交的交通枢纽是________;京广线与湘黔线相交的交通枢纽是湖南的________,但该省的高速铁路交通枢纽是_______;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是__________。
(3)从贵阳坐高铁到上海,可到达____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性工业基地;从贵阳坐高铁到广州,可到达_____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_____(轻/重)工业基地;从贵阳到北京可到达京津唐工业基地,该基地的“硅谷”是_____,途中还经过一个有“光谷”之城的城市是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气温由南向北升高 B.南北温差大 C.全国普遍低温
(2)形成这一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是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3)到达哈尔滨,小明发现
A.哈尔滨晚上8:00太阳还没有落山
B.哈尔滨农村正忙着收割小麦
C.哈尔滨市区建筑带有俄罗斯风格
(4)抵达乌鲁木齐后,小明发现
A.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感觉
B.大街上有很多卖葡萄的水果摊
C.广场上有大妈、姑娘、小伙跳着维吾尔族舞蹈
(5)飞抵拉萨,小明
A.感到走在大街上有点气喘吁吁
B.在酒店里品尝到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和特仑苏牛奶
C.看到处处带有西欧风格的碉房建筑
(6)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该地位于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7)甲、乙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下列哪些界线相吻合?
① 1月0℃等温线 ②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 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⑤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8)乙、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7月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阴山一线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地区是上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10)有关丁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最低级阶梯
B.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
C.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材料二: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我国2017年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1)2017年中国环境日主题是 。
(2)下列行为符合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
A.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 大量放牧,获取牲畜
C. 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3)为践行中国环境日的主题,请你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4)世界环境日的意义是 。
(5)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34、读“港澳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岛,②________半岛,③________海,④________(水域)。
(2)香港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中转站,香港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大量发展________。
(3)香港和澳门的发展离不开________的支持。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________。
35、请阅读下面“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有关问题.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
(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学说的正确性.
(2)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________板块之间.
(3)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你认为:“时分”是因为________
(4)台湾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_____)
A.水稻 B.甘蔗 C.香蕉 D.茶叶
(5)煤是由陆地上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怪现象吗?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