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枣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呐喊》,这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阿长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D.《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人四友指的是:琴、棋、书、画。

    B.《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C.古时候,用“令尊”“尊君”谦称自己的父亲,用“家严”“家君 ”尊称对方的父亲。

    D.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在古汉语中,“汝”一般为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称呼,如汝亦知射乎?“尔”表示不敬的语气,如“尔安敢轻吾射!”

    C.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流浪地球》被改编为电影,《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 4、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虎妞长得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

    B.《海底两万里》中,阿罗纳克斯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他追求自由与正义,反抗压迫,是一个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物。

    C.《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罗纳克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例如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地亚哥喜欢飞鱼、海豚和海龟,厌恶僧帽水母,实际上是表现老人对弱者的同情,对强者与欺诈者的憎恶。

  •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表现了陈尧咨对于卖油翁酌油技术的嘲笑。

    B.“无他,但手熟尔”表现了卖油翁的沉着、冷静和自信。

    C.本文主要从神态、语言、动作三方面描写人物,使得人物形象形神兼备,个性鲜明。

    D.本文旨在告诉我们不应恃技而骄,要谦虚谨慎,不停地学习。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本/损 拖/一纸 力挽狂/五彩斑

    B.赘/劳/威   仙琼浆/风餐宿

    C.壮/粗 抖/栗   情不自/若寒蝉

    D.逗/葬/怨   气方刚/呕心沥

  •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B.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C.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儿了:哦,可能没什么大问题!

    D.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耒:农具。

    【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

    ①兔触株_________

    ②因其耒而守株____________

    复得兔___________

    ④而身宋国笑________________

    【2】由这个故事得到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2)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在《约客》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自己寂寞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爱国情怀是每位中华儿女永恒的主旋律,请写出连续两句爱国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大师,到平民

    (张达明)

    ①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一生坎坷,多灾多难。每当回忆这些往事,他都很伤心,尽量埋在心中,不愿触动它。

    ②启功先生一岁时,父亲去世,他随祖父生活。十一岁时,祖父去世,家里变卖了世藏书籍才凑够了殡葬费用。当时,母亲克连珍与未出嫁的姑姑恒季华尚不能独当一面。启功先生随即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当时,凭他的能力,的确难以养活母亲和姑姑,还还是靠祖父的两个学生募款两千元,才勉强生活下去。

    ③其实,那两千元恰恰是公债,利息还要供启功先生上学。为解决生活窘迫,他有时要去卖画,贴补家用。天津有一位周先生,很看重他的才华,说:“答应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供你上大学,出国留洋。”启功先生一方面感激,一方面暗想:“我一个人出国留洋了,我母亲怎么办,姑姑怎么办呢?”

    ④启功先生一直敬重清代哲学家、文学家与史学家汪中先生,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遭遇。2002 年,启功先生专程去扬州郊区,找到了汪中先生的墓,恭恭是祖师爷。”启功先生用自己挣来的钱购买的第一本书, 就是汪中先生的《述学》。有人问他,为什么特别对《述学》具有亲切感,他答道:“《述学》里面有一封信,信里意思是,每到寒夜,汪中与他母亲相拥取暖,流落街头,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第二天早晨。每每读到这儿,我都要掉泪。”

    ⑤启功先生有那么多荣誉头衔,但他从来没说过自己有多了不起,应该获得怎样的高档待遇。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⑥比如,修下水道的工人来家里,他总是以礼相待,从来没说你是工人,你要为我服务。有一回,有个修下水道的工人在路上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主动跟他握手。那人慌乱地说:“我手是脏的。”启功先生幽默地说:“不要紧,只要你不是‘黑手党’,咱们就是朋友。”

    ⑦启功先生不仅经历的事多,读过的书也多,所以,他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学术追求和思想追求,只是没有那么张扬。他的面貌看似很平和,骨子里却爱憎分明,有时还很强烈。

    ⑧有人说,启功先生的确有君子之风。他自己却说:“什么是君子之风,就是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超越做人的底线。”有趣的是,他将居室起名为“坚净居”。启功先生非常喜欢康熙皇帝的两句话,并把那两句话,细心地镌刻到自家那方砚台上:“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坚净,正是启功先生欣赏与追求的人文目标吧。

    1启功先生的“君子之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井概括。

    2为什么启功先生给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坚净居”?

    3请你谈谈对“从大师,到平民”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贫穷,不是她的烙印

    王旭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

    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

    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

    “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

    “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

    “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

    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

    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

    “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

    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下来。

    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

    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

    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

    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

    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 12 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

    (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19期,有删改)

    1文中女孩在接受赠书的过程中,心情几起几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她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下面横线上。

    怀疑——_____——兴奋——____——_____——_____——欣喜

    2品味语言须从似无意处品出有意来。请对下面的两个句子加以赏析。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

    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

    3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对小女孩说:“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文。

    物怕比,人怕比,什么东西都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较出真知。与别人比不如与自己比。

    请以“对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