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揩桌子(kāi) 仰之弥高(mí) 俯瞰(kàn)
B.狂澜(nán) 嗥鸣(háo) 诲人不倦(huì) 悲天悯人(mǐnɡ)
C.污秽(huì) 燕山(yàn) 忍俊不禁(jīn) 血气方刚(xiě)
D.震悚(sǒnɡ) 愧怍(zuò) 海市蜃楼(shèn) 如释重负(sì)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童话人物。
②他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
③于是,哈利波特诞生了——一个10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
④24岁那年,J.K.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一个瘦弱、藏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
⑤虽然当时她的手边没有纸和笔,但她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终于把这个哈利波特的男孩故事推向了世界。
A. ①②④③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③①②④⑤ D. ④②⑤③①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创作的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张中行是学者、散文家。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唐代学者、文学家。
4、下面各组短语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面红旗 生日礼物 热烈欢迎 外国朋友
B.我们学习 心情舒畅 歌声嘹亮 桃花盛开
C.报纸杂志 酸甜苦辣 雄伟壮丽 披星戴月
D.坚强不屈 斗志昂扬 热爱祖国 校园美丽
5、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背判 浩瀚无垠
B.仓皇 媲美
C.难以置信 到听途说
D.猖獗 谗涎欲滴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此研究说明造成新型冠状病毒爆发的原因可能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
B.通过学校举办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使青一学子普遍增强了阅读意识。
C.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D.初一年级合唱比赛圆满落幕,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视听盛宴是靠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得来的。
7、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木兰诗》采用了南方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莫名其妙
B.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C.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2】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甲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令人心旷神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与“何陋之有”相照应,体现全文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同:
异: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C.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日: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漠夜色的宁静。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碎 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写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怄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本文讲述了生活中带来温暖的几件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第⑤段中,老师看了落到讲台上纸团的内容后,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体现了老师怎样的特点?
【3】选文第⑥段“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描绘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请找出文中与之照应的句子。
【4】结合选文,试分析题目“碎暖”的好处。
11、阅读《母亲的栀子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②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蔸。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因园田化建设又一次搬家,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高过人头。过往的行人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③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④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⑤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⑥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⑦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籴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⑧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最后姐姐和姐夫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她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母亲的栀子花”的作用。
【3】品读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进行赏析。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