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衡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出泰山的高大,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B.《游山西村》首联写诗人游村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

    C.《春夜洛城闻笛》写深夜作者听到笛声,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D.《晚春》中杨花榆荚因为“无才思”,所以只能如漫天飞雪般飘逝,表现诗人心中的惋惜遗憾。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zuò)   (qiāo)   (chuāng)   气冲(dǒu)

    B. (gōu)   (zhuō)   (cuán) 而不舍(qiè)

    C. (hāo)   (tiē)   (qí) 痛绝(wù)

    D. (léi) (shuò)   (wàn) 淋漓(kǎi)

  •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有误的一项是(  )

    A.“燕然勒功”典出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望闻问切”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气冲斗牛”中的“斗”是一种计量工具。

    B.古人称谓语非常丰富,有对自己的谦称,如“孤”;有对他人的敬称、爱称,如“大兄”“卿”。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对应词语的词性相同,尾字讲究“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前半部分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勤奋严谨和谦虚淡泊;后半部分主要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无私无畏和大义凛然。两部分之间是用抒情来衔接过渡的。

    B.《老王》一文中,作者回忆老王临终前一天来我家赠送香油鸡蛋时的恐怖面容,并由此联想到僵尸的心理活动,是暗示作者此时已隐约嗅到老王身上的死亡气息,为后文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C.《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从花的由衰而盛的转变与自身经历中,悟出自然规律和生命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但不幸是暂时,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应笑对不幸,以乐观积极态度去拥抱新生活。

    D.《太空一日》作者依次就“我”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所见、所闻、落地进行了具体介绍。就写法来看,升空和落地按时间顺序进行纵向叙述,而太空中所见、所闻主要是细节上的横向描写。

  • 5、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 6、下列词语的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育 默()   诘(jié)问   妇孺()皆知 迥乎不同

    B. (gèn)古   咀嚼(jué) 校(jiào)对 鲜(xiǎn)为人知 锲而不舍

    C. zhì)笨  憎(zēng)恶  (gǎo)头 诲(huǐ)人不倦   大庭广众

    D. 商酌(zhuò) 污(huì) 粗拙(zhuò)  镶(qiàn) 潜心贯注

  • 7、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幕 窘迫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B.彷徨 浑浊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C.凛冽 取缔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D.调羹 深霄 慷概淋漓 妇孺皆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香远益清,亭亭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   蕃:多 B.不蔓不   枝:枝节

    C.亭亭净   植:竖立 D.陶后有闻   鲜: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A.出淤泥不染 B.温故知新

    C.康肃笑遣之 D.有卖油翁释担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B.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品格的描写,以菊花做反衬、以牡丹做陪衬,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C.郑板桥画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

    D.郑板桥《画竹》给我们启示,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细心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一切。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②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⑦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

    ⑧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新一

    ①大厦起伏连绵,像群山般伸向远方,白云之间,现出了夏日初升的太阳,阳光照进了房间。这是一座八十层公寓的第七十二层的一个房间,床上躺着一个男人,他就是这屋子的主人,名叫特鲁,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工作。

    ②太阳升得更高了,窗边的玻璃雕刻品亮晶晶的,把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在镶着自动日历钟的2050年这个地方画了一个圆圆的光点。射入的阳光渐渐增强,由于窗上蓝色大玻璃的反射,使热气透不进屋子,只能让光线照射进来。因为室内有某种装置,使得气温全年都保持适当,而且,让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的各个角落。花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而变化,现在是夏季,按特鲁的爱好,混合着百合花香的新鲜空气,从角落里静静地飘散出来。

    ③墙上日历钟的时钟指着八点了,一阵轻轻的响声过后,从圆花瓶形状的银色扩音器里放出了音乐,并且还响起了温柔的说话声。

    ④喂,到起床时间了,起床吧!

    ⑤时钟与所有的装置都联系着,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于是话停住了,墙壁之中响起了轻轻的齿轮转动的声音。

    ⑥天花板上静静地降下了一双手,这种用软塑料制成的、被人们称为手的装置,不论哪一家都有。

    ⑦还睡吗?上班要迟到了。

    ⑧与话音同时,手掀开了被子,抱起特鲁,送进了浴室。特鲁像木偶一样被摆弄着,进入了自动打开的浴室门后,手把特鲁放到喷头下面,这时从墙壁上伸出的一只小手在他脸上涂上了剃须膏,只用了五秒钟时间就把胡子完全溶化了,丝毫也不伤害皮肤。

    ⑨那只大的手也在灵活地活动着,从特鲁身上脱下宽大的睡衣扔进旁边的电子洗衣机。

    ⑩来洗一下淋浴吧。

    随着话音,温度适当的水喷了出来,旋即就像是骤雨一般消失了。于是干燥的热风吹来,一瞬间,特鲁皮肤上的水全都被吹干了。

    这一切刚完,喷雾器轻轻洒出香水,手又给他穿上了洁白的服装。

    早餐已备好,请来这边。

    与话音同时,手把特鲁送到餐室椅子上,这里的桌上已摆好从厨房运来的早餐、咖啡、牛奶等等,香气四溢。

    请吧。

    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映出了当天的新闻摘要三分钟,然后三面的墙壁又飘送出轻快的音乐,在阳光照射下,在清爽的空气中回荡。

    音乐弱了下来,话音道:如您不吃那就撤掉了。

    一切都合乎每天所要求做的在进行着,特鲁也不按旁边的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所以传送机便按程序开动了,桌上的食器叮当地碰撞着移进了厨房。

    音乐再次增强,烟卷装置来到面前停了下来,只要一拿起烟卷,这个装置就会自动点火,但特鲁今天早晨好像不想伸手拿烟。

    乐曲变换着响了好一会。

    时钟指着8时50分了。

    音乐停止了,话音再次提示:

    喂,该走了。

    手扶起特鲁送向房间一角,一靠近那门就自动打开了。那里有用结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像蚕茧形状的车子,手把特鲁放了进去。

    祝您今天顺利,您走之后,房间会像以往一样被整理好的。

    随着这声音,车门关上了,手按了旁边的电钮。

    咔的一声,车子被空气压缩机送入一个很大的管道里。由这个管道可以到达城市所有的地方,也能到达大厦的房间里。因为空气压力很大,谁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特鲁的车子在管道中行进着,车前安有小型装置发出无线电波,管道接收了这信号,便在复杂的路线中毫无差错地指引道路。

    五分钟后,特鲁的车子停在他公司的大门前。

    正是上班时间,大门口有许多职员,其中一人隔着塑料车门向特鲁喊着:

    早晨好,特鲁先生,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特鲁没动,那同事伸手一拉特鲁的手,不由大声喊叫起来:

    啊,冰凉!喂,医生!

    不一会医生由管道到来了,在一片嘈杂声中检查了特鲁的身体。

    情况怎么样?

    已经晚了,他的心脏衰弱,老毛病发作,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

    大约已有十个小时了,可以说是在昨天夜里吧。

    【1】文章结尾特鲁先生已经死了大约十个小时了,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概括。(至少找到三处)

    【2】你认为《他昨晚已经去世》《无微不至》哪个题目更好?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选择题目:

    理由: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的智能机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11、阅读《老王》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也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3结合语境,简要说说下列句中加了方框的“忙”字所表达的意思。

    (1)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2)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3)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4选文第1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6段划线句“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一句表明了什么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6选文第9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7文章结尾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阅读中不妨多留意一下结尾的语句。有人说,本文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很感人,请你谈谈作者的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写作

    你也许不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富裕,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请以“做最   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