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本溪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不耻下问,采访父母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

    B.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广大共青团员一定要牢记使命,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C.我们要做胸怀宽广的人,才能看见这世上最美的风景,与其为小事斤斤计较,不如豁达一点,这样就会海阔天空

    D.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主席作了精彩演讲,受到各国代表高度赞美,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在中国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与李政道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杨振宁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B.《一颗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文章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颗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C.《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不久,作者心灵的创伤尚未平复,小弟又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作者内心伤痛,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从花的由衰转盛,感受到紫藤萝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受到鼓舞,增强了生活的勇气,于是写成此文。

  • 3、老师鼓励同学们积累富有哲理的诗句,以下诗句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言(yáo)                  (xūn)          育(yùn)               为人知( xiān)

    B.夜(zhòu)        罗布(pō)         (tuò)          至死不(xiè)

    C.选(pìng)        (yín)       先(jià)            皆知(rú)

    D.红(yīn)          带(yíng)     彷徨(páng huáng)鞠躬尽(cuì)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个人的素质是可以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去尽量完善自己。

    B.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乳制品店生意萧条,购买者浩浩荡荡

    C. 这番话说得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

    D. 尽管国际局势扑朔迷离,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依然能泰然处之。

  • 6、根据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

    ②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

    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③②④①⑤ B.⑤①②④③ C.③①④⑤② D.②④③⑤①

  • 7、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②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③(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④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A.①引用②对比③排比④排比

    B.①对比②引用③反复④比喻

    C.①对比②对比③排比④比喻

    D.①引用②引用③反复④排比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_____  (2)以钱其口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3】“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的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词考查

    (1)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2)《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单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康肃笑而遣之。

    (5)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_______

    (6)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

    (7)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题文)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①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从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其他课程。

    ②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③除了上课以外,同寅恪师的接触并不太多。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人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

    ④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

    ⑤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医目疾。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到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于是我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

    ⑥这一年的深秋,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当时叫北平)。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为正教授。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大大地出乎我意料。由此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学者对后辈的提携和爱护。

    ⑦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我们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谈治学时最多,政治也并非不谈,但极少。寅恪先生绝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贬低的话。对青年学人,他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

    1】(小题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我”与陈寅恪先生交往的两件事。

    2】(小题2第②段中作者说:“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是为什么?

    3】(小题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4】(小题4第⑥段为什么详写“我”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的情况?

    5】(小题5陈寅恪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 11、来生,我做你的母亲

    杨丽琴

    ①父亲离世后,母亲的世界瞬间土崩瓦解。看着满头华发,失去了重心和方向的母亲,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地孝顺母亲,让她安度晚年。我将母亲接入城里的家。

    ②再次朝夕相处,我发现,母亲不再是我心目中那个精明能干的母亲了,现在的她胆子小、气量小,动作不那么敏捷。最主要的是耳朵背,往往一句好话,最糟糕的她理解成了坏话。一次,为了很小的一件事,她居然爆发了,吵着要回老家。我又是解释,又是好话相哄,她紧蹙的眉头也没有舒展开来。

    ③那天一早起来,我正忙着准备上班,母亲说,她今天把自己的衣物整理整理,明天回老家了。我听了,心里有些不高兴,匆忙中撒气似地甩了一句话,要回就回吧,就急忙上班去了。

    ④令我没有想到是,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一截路面挖修,车子剧烈颠簸,将坐在车后毫无防备的我重重地颠了起来,又狠狠扔在车座上,本以为并无大碍,可是休息一夜后,第二天却疼的爬不起了。母亲得知情况后,含着眼泪要我去医院,一会儿又要给我老公打电话。

    ⑤(甲)之后几天,我都是躺在床上修养,母亲也没有再提回老家的事,而是天天买菜做饭,送茶送水。三天后,我的疼痛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竟到了不能下床的地步。

    ⑥外地工作的老公赶回了家,将我送到医院,经拍片检查,为腰部骨折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几天后,老公的假期到了,要去外地上班了,而我的疼痛却一点儿没有好转的迹象。

    ⑦(乙)白天,母亲给我打水买饭,梳洗喂药,扶着我去治疗。晚上,支一张椅子睡在我的病床边,我一有动静她马上就醒了,问长问短。有时我疼得睡不着,母亲也整晚地不睡,一边安慰我,一边着急地轻轻叹着气。

    ⑧(丙)为了我能好得快,母亲还经常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给我煲骨头汤。母亲说:古语都说了,吃什么,补什么。骨头伤了,喝骨头汤好得快。那天中午,当我醒来时,发现不见了母亲,临床的病友告诉我,母亲趁我睡着之时,悄悄地回家了。

    ⑨(丁)傍晚,在我焦急地等待中,母亲风风火火地进了病房,我责怪母亲不该一个人跑回家,弄丢了怎么好?母亲却从怀里拿出保温桶,一脸兴奋地说,才煲的排骨汤,还放了红枣桂圆,大补的,又拿出勺子一勺一勺地喂我。那一刻,我的心动了,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我就那么半躺着身子,慢慢地品味母亲做的汤,一口一口地,好像总也喝不够,眼泪不觉流了出来。

    ⑩母亲见了,以为我为她擅自回家的事伤心,就显出很轻松的样子安慰道:“这点路,不需要坐车,乡下人没有那么娇贵,步行惯了,很快的。”我很难想象,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里,母亲是怎么瞎摸乱撞地走了十几站的路程。

    (11)我的病虽然不会伤及生命,但需要时间慢慢地恢复。出院回家后,我时常发脾气,有时还会冲着母亲发无名之火。这时,母亲也只是一味地忍耐着,包容着我。

    (12)静下心来,想到年逾古稀的母亲,原本是我近一番孝心之时,现在却要服侍我,处处为我操心。今生,我在你的滋养下,长大,强壮;来生,我要做你的母亲……

    1下面的桔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一切生活起居只有全靠母亲了。

    A.(甲) B.(乙) C.(丙) D.(丁)

    2揣摩下面桔子加点的词语,分别品味其表达效果。

    那一刻,我的心动了,儿时的记忆上心头,我就纳闷半躺着身子,慢慢地品味母亲做的汤,一口一口地,好像总也喝不够,眼泪不觉了出来。

    3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

    4文章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文章以“来生,我做你的母亲”为题,有什么好处?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请以“沐浴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