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洛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射箭)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担子) 我酌油知之(凭、靠)

    C.尔安敢轻吾射(轻视我的射箭) 以杓酌油沥之(姓徐的人)

    D.康肃笑而遣之(让他走) 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莲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

    B.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这次成功要归咎于同学们的集体智慧,你们靠集体观念、聪明智慧赢得了这场比赛。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钦佩 辜负 心有灵犀 天崖海角

    B.惶恐 轮廓 苛捐杂税 言外之意

    C.粗拙 烦躁 目不窥园 千均重负

    D.攀谈 累赘 锋芒必露 刮目相待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基(diàn)  猎(shè)   痛(zhì) 扑迷离(shuò

    B.补(jiào红(yān)   立(chù) 心有灵

    C.鸣(háo) 污huì)   可hán) 气冲牛(dòu

    D.zhui) 愧zuò)   气)   妇皆知(

  • 5、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的写出了自己的体验。

    B. “造化钟神秀”一句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的十分有情。

    C. “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南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 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登上顶峰远望群山的景象,表达勇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琐(wěi   怏不乐(yāng     重负

    B. 修葺(   息凝神(bǐng     海市

    C. qìng   忍俊不jīn     语无

    D.   心有灵     忧心

  •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写作时要用韵。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

    (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选自《正午牡丹》)

    (注释)①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②姻家:儿女亲家。③披哆(chǐ):文中指花朵完全开放、花瓣散开。④黑睛:瞳孔。⑤房敛:花冠收拢。⑥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转转不 (2)如是再

    (3)得一古画 (4)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猫 眼 早 暮/则 睛 圆 日 渐 中 狭 长/正 午 则 如 一 线 耳

    B. 猫 眼 早 暮 则 睛 圆/日 渐 中 狭 长 正 午/则 如 一 线 耳

    C. 猫 眼 早 暮/则 睛 圆 日 渐 中 狭 长 正 午/则 如 一 线 耳

    D. 猫 眼 早 暮 则 睛 圆/日 渐 中 狭 长/正 午 则 如 一 线 耳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4从“老河兵找到石兽”“丞相吴公一眼看出画面上是正午牡丹”两件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赏月饮酒,借月传情,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形成了“月亮情结”。请写出两句你最喜欢的与明月有关的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似乎好久没人光顾了,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睡意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过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音乐,那轻柔的乐声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 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讯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底薪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 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 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 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 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 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6000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 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理解下面的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怎样的心理活动。

    “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遇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3“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文中有许多伏笔,你能找出下面句子在后文照应的句子吗?

    (1)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笔:“热,热得像……地狱。”

    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 亲

    朱孝智

    ①父亲体弱多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年仅16岁的母亲嫁过来后,起早贪黑天天跟着我爷爷上山下地干活。不久,分家出来,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活计,砍柴、种菜,样样得干,样样得会。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年,又生下了弟弟,接着又生下了妹妹。

    ②父亲靠手艺谋生,经常外出。面对间隔这么密的三个孩子,没有帮手,母亲生活的困难常人真难以想象。农村大家都挺忙,那时的条件又很差,吃住拉洗不在一个地方,母亲洗澡要等把我们三人都哄睡,晨起做饭要拔长耳朵注意听我们醒了没有,上厕所经常是背上背着一个,另一个放在厕板上。现在偶尔提起这些,母亲依然心酸不已。

    ③转眼,我们兄妹三人上学了。母亲对孩子们上学是极为重视的,她深知知识的重要。可小山村,学校只办一二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出外读书。我读到高中毕业时,就先后念了四个地方的学校。

    ④母亲每天为我们担忧,生怕走山路遇到野兽,生怕人长得瘦小在异地受人欺负,生怕在学校挨饿受冻。母亲时常去看我们,送来米菜,查问我们吃住情况。记得我念初中时,她几乎每周去圩场一次。提着茶叶或挑着桃子,翻山越岭10多里路赶到圩场卖,以补贴家用和我们的零用钱,生怕苦了我们。而她自己,往往一整天都舍不得去买一碗面吃,傍晚卖光东西,才空着肚子壮着胆子一个人回家。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的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要知道,那时山高林密,路远坡陡,山上常有猛兽出没。那些年,母亲还犯有胃病,常听到她痛得直呻吟。

    ⑤母亲虽然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们,但生活还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发生。有些事,坚强抗争,过来了。有些事,却难以抗拒命运的安排。我的弟弟快20岁那年,与一个朋友去村供销社玩,供销社发生爆炸,他无辜殃及,不幸离世。这是母亲一生的痛。她总怪自己没有看住他,才会遇上这事。

    ⑥我成家生子后,母亲从老家来到我沙县郊区的家帮我带孩子。儿子3岁上幼儿园,中午寄宿。那时我的经济状态还不错,但母亲又闲不住,就到家附近的学校食堂煮饭,其他时间还到竹品公司穿编竹凉席,起早贪黑按件取酬,直到我搬往城里居住。其间她竟然赚了十万元左右的辛苦钱。母亲说:“从没赚过这么多钱,如果以前老家有公司该多好呀。”她心里想的是,如果当时有这个条件,我们兄妹就可以少受点苦了。

    ⑦母亲一生中遭受的苦难,难以尽述。还好母亲性格坚韧乐观,与人为善,街坊邻居都愿意与她交往。母亲用双手为我们拨开一路的荆棘,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和付出,教会了我如何在遇到困难时要坚强乐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写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吃苦,提着茶叶或挑着桃子翻山越岭去卖,以补贴家用和我们的零用钱,表达对儿女们无私的爱。

    B.“山高林密,路远坡陡,山上常有猛兽出没”渲染了母亲往返圩场途中恶劣的环境,表现了母亲坚强勇敢的品格。

    C.母亲随“我”生活后,帮“我”带孩子之余还出去打零工挣钱,是因为“我”的经济困难,想减轻“我”的经济负担。

    D.母亲用双手为我们拨开荆棘,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和付出,以及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坚强乐观。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出与母亲有关的三件事情。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晨起做饭要拔长耳朵注意听我们醒了没有。(请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的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4】请简要概括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5】第⑦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2)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请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语言简明,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