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博物馆举行“梦 回唐朝"文物展,下列文物可以入展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诸侯并起战乱频繁的时期,以下战争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3、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边两幅图反映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B.土地人口显著增长
C.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4、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郑和 D. 张骞
5、下表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清朝前期
A.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环境的提高和改善
C.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D.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6、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A. 历代进士每年录选人数一直稳步提升
B. 材料中反映了科举制创立于唐朝时期
C. 北宋政权重视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
D. 明代不重视科举选官制度,因此灭亡
7、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人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力的有
A. 昆曲、秦腔
B. 昆曲、京剧
C. 京剧、汉调
D. 秦腔、汉调
8、公元605年,一个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工程开始启动。这个工程是
A.修建含嘉仓 B.开凿大运河 C.兴建隋长城 D.营建东都
9、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②处完成统一大业中灭掉的政权是( )
A.南朝宋
B.南宋
C.南朝陈
D.南北朝
10、我国历来重视对边疆的管辖。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材料出自清朝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当时思想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的原因是( )
A.废除宰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12、《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活板”最早出现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代
D.元代
13、《元史•地理志》指出:“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了有效的统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 )
A.三省六部制
B.和亲制度
C.册封制度
D.行省制度
14、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 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 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
D. 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下图是苏州枫桥铁铃关,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阁楼的提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下列人物中属于宋代的是:(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司马光 ⑤李清照 ⑥白居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
18、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繁荣的动力。“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明朝引进的高产作物不包括
A. 水稻
B. 玉米
C. 甘薯
D. 马铃薯
19、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昆明地区属于“云南行省”,这一朝代是指(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20、《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B.草市
C.坊
D.邸店
21、施耐庵写的《____》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2、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雍乾三朝,大兴“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3、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________。宰相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辽宋盟约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的首领是________。
25、填图题
(1)请选出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流域的正确名称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图中编号1是一城市的名称,它是
A.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图中编号2是一城市的名称,南宋时它叫做
A.会稽 B.余杭 C.临安 D.南京
26、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27、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戚继光率军抗击倭寇,在______(地点)九战九捷。
28、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 ________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9、建立: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_____年继承汗位。1271年,他改国号为____,次年定都于_____。
30、中国发明的________和________传入欧洲,对于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人名和事件连线。
3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享誉世界。
(1)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____________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3)北京的__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镦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指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和监察事务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4)台湾在元朝称为什么?它属于哪个行政机构管辖?在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的机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