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空间上是自近而远,时间上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的登岳。
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出了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一句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白云层层,故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选出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1)这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唤起了我们对老品牌的回忆,也唤起了我们一起重温那些 美好的时尚记忆。
(2)李阿姨明天去市里,你也 去吧。
(3)对疫情的防控我们 要坚持下去。
(4)国家质检总局 派出调查组赴三鹿奶粉生产企业调查事故原因。
A.已经 一起 一向 业已 B.曾经 一齐 一向 已经
C.已经 一齐 一直 业已 D.曾经 一起 一直 已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望着杭州湘湖整片整片的油菜花田,无不使浏览者感受到春景的明媚与灿烂。
B.清明节前夕,商家们推出了物美价廉的清明果礼盒,来推进消费者馈赠亲友的心理需求。
C.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在不凡的一生中,写下了不少文风质朴却字字含情的佳作。
D.不可否认,无论是邓稼先、闻一多还是光未然、端木蕻良,他们身上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地流向大海。
B.大雨哗啦哗啦下个不停,照这个趋势恐怕水库要决堤了。
C.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D.作为现代中学生就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5、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谣言 锲而不舍 B.秩序 徽不足道
C.繁琐 大廷广众 D.烦燥 侮人不倦
6、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我酌油知之 濯清涟而不妖 B.阿姊闻妹来 决眦入归鸟
C.山重水复疑无路 可据理臆断欤 D.卿言多务 湮于沙上
7、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闻一多先生的( )
A. 《死水》 B. 《红烛》 C. 《太阳吟》 D. 《有的人》
8、古诗文阅读。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善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口:“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因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也!”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泥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摆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门圮于河(倒塌)
B. 竟不可得(竟然)
C. 湮于沙上(埋没)
D. 转转不已(不停止)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段中讲学家“笑”的具体原因。
【4】结合文本,谈谈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古诗文默写。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陋室铭》中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常有感慨国家兴亡,关心国计民生的主题: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贾生》)中,我们读出李商隐对晚唐皇帝求仙问道、不顾国计民生的不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中,我们读出杜牧对达官贵人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愤慨。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90后的赣州女孩肖佳,从小就想考中央美院,每天安静地画画。15岁体检时,肖佳被检查出视网膜色素变性,16岁时就全盲了,在极度的悲伤中她选择了自杀,被抢救过来后,无奈中的她只能选择去盲校学习按摩,毕业后,她在家乡开一个按摩店。她以为按摩就是盲人唯一的生存方式了。
②2013年,肖佳的一篇文章在盲人杂志《有人》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奖,这给了她很大的自信。没多久,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招聘盲人速记,前路“盲盲”,可是她想试一试,说服了父亲,肖佳毅然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经过层层筛选,肖佳终于如愿以偿。
③年底,《有人》杂志和一加一公益集团一起举办年会,尽管公司大部分是残障人士,可是喜庆的日子谁都想把最美的自己展现给大家。于是公司从外边请了一位专业的美容化妆师给大家化妆。有大半年没见到父亲了,化好妆的肖佳拉过同事为她美美地拍了一组照片,迫不及待地发给了父亲。父亲很快给她打来电话说:“我和奶奶都觉得佳佳比以前漂亮了。”肖佳本是位爱美的女孩,一直喜欢化妆,可是自失明后总觉得,化妆对于自己来说没有意义了,父亲的话又重新给了她爱美的信心和勇气。
④“要是自己学会了化妆,不但可以天天给自己化,还能帮助其他残障姐妹们化。”那天她开始寸步不离地黏着那位老师,“看”她给每一个姐妹化妆,用心听化妆师对每一位姐妹说的“你是干性皮肤,你是油性皮肤,适合用什么护肤品”等等。之后她赶紧去摸摸姐妹的脸,感受各种皮肤的区别。
⑤她殷勤地给老师倒水,帮老师拿化妆的工具,她小心翼翼地问老师:“我可以和您学习化妆吗?”老师愣了:“我从来没教过盲人化妆。”肖佳说:“收下我,您不就是开始了。”面对肖佳的执着和用心,老师被感动了,破例收下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
⑥每个星期天肖佳都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去老师的工作室学习。最初老师教她化简单妆,让她在自己的脸上化,然后老师看过后,给她指出哪一块的粉底没抹匀,哪只眼睛的睫毛膏涂成了苍蝇腿;有时是半张脸半张脸的化,然后自己去找化妆和没化妆的感觉,反反复复,一天下来,一张脸总要涂抹上百上千次。慢慢地,肖佳总结出了一套经验,盲人化妆首先要懂得脸部构造,用一只手指沾取眼影,另一只手摸到眉尾的下方,将眼影轻轻地点上去,然后慢慢晕开;涂中间色时,要微微闭上眼睛,让手指点在眼球前方的最高点上;然后,用手指顺着睫毛根部,从里往外横着化,把整个上眼睑涂满。
⑦2014年《有人》杂志的年会如期而来,那天,肖佳勇敢地担当起了为公司姐妹们化妆的重任。尽管很累,但是对于肖佳来说,却是最快乐的一天,因为通过自己的双手,她身边的每一位残障姐妹们绽放出了最美的自己。那天,老师陪在她身边,看她为几个姐妹化的妆,不停地叫好:“你终于出师了,你很棒。”
⑧2016年4月,肖佳正式辞去了一加一公益集团速记员的工作,成为我国第一位专业的非视觉美容顾问。在我国还没有单独从事盲人化妆或者教盲人化妆的一个培训机构,因为和残障群体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很多,肖佳太清楚残障姐妹们爱美却不知道该怎么去美的心情,她想让更多的残障人士美起来,愿意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全部教给她们,她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视障美丽说”,她希望更多的残障姐妹们通过学习化妆,让自己变得美丽起来,并且通过这些外在的改变,打开内心,自信地接纳更好的自己。
⑨2017年5月9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 A 肖佳“阅读越美丽视障小伙伴形象提升系列课程”正式开讲, B 那天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C 没想到盲人能干的事情还有很多, D 而且一点也没比正常人逊色。
【1】“有人说盲人的生存方式就是传统的按摩和算命,”一句应准确的放置在文中第⑨段___________处。
【2】阅读全文,写出肖佳作为盲人能够有勇气从事化妆工作,并成为美容顾问的原因。
【3】文章肖佳为圆自己的化妆梦,做了哪些努力?
【4】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
用一只手指沾取眼影,另一只手摸到眉尾的下方,将眼影轻轻地点上去,然后慢慢晕开。
【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肖佳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
【6】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
11、阅读《一朵栀子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朵栀子花
①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②成绩也平平,字写得东倒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所有老师都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当时,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呢。她的位置,也被安排在教室最后的那个课桌上,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③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不断地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浓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时光。教室门前,一排白玉兰,花都开好了,一朵朵硕大的花,栖在枝上,白鸽似的。我以为,是那种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固执地绕鼻不息。
④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我忍不住向她低下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肢解得七零八落。听到我的话,她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地看着我。当看到我眼中一汪笑意时,她的脸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嘴一抿。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⑤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我在心里感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⑥隔天,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上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算是感谢了。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个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⑦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也都喜欢上了她。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她了。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⑧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⑨是的是的,有时,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以叙事、描写为主,记叙了“那个女孩子”成长的点滴经历,写出了“她”转变与成长的过程。
B.那女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我俩共同“守着一段秘密”。
C.“一朵栀子花”贯穿了全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也是文章材料的一个连结物。
D.“有时,对于一个人来说,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便足以美丽一生。”此句含意丰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3】我为什么从来没有留意过文中的那个女孩?
【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一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头发里面。
【5】作者认为人和人的相处“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香味令人难以忘怀。这种香味可能源于自然,如花香;也可能来自生活,如书本里的墨香、餐桌上的菜香,甚至是父母劳累一天后身体散发出的汗香……
请以“ 飘香”为题,结合自身经历或者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