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实行“天空地一体化”监管,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促进江河大保护。
B. 精忠报国”四个字,从小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是习近平一生的追求。
C.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D. 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那亘(gèn)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B.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shǎng)午饭吃过了吗?”
C.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luó)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
D.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jùn)子。
3、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
C.杨花榆荚才无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舍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B.小王整天不言不语,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
C.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些都是妇孺皆知的。
D.他学习非常认真,真是心不在焉!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化节的代表对于报告中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随声附和。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那字迹铁画银钩,刚劲有力,锋芒毕露,光芒绽放,气冲斗牛。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澎湃(péng) 诘问(jié) 憎恶(zēng) 深恶痛绝(wù)
B. 震悚(sǒng) 嗥鸣(háo) 哺育(bǔ) 锲而不舍(qì)
C. 愧怍(zuò) 晌午(shǎng) 迭起(dié) 亘古不变(gèng)
D. 校对(jiào) 迸溅(bèng) 滞笨(zhì) 鲜为人知(xiān)
7、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1):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情境(2):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A. (1)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2)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B. (1)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2)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C. (1)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2)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D. (1)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2)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8、阅读《王欢守志》,完成下列小题。
王欢守志
王欢①字君厚,乐陵②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③,不营④产业,常丐食诵《诗》⑤,虽家无斗储⑥,意怡如⑦也。其妻患之,或⑧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⑨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⑩。
(注)①王欢:晋朝人。②乐陵:地名。③专精耽学:专心研究学问。④营:谋求。⑤《诗》:《诗经》。⑥斗储:一斗粮的贮存。⑦如: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 ⑧或:有一次。⑨哂(shěn):讥笑。⑩通儒: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下列加点字词的用法相近的一项是( )
A. 遂为通儒 遂反溯流逆上矣
B. 时闻者多哂之 何陋之有
C. 欢笑而谓之曰 而钱不湿
D. 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卿今者才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王欢最终成为一位博学大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作者______《己亥杂诗》)
(4)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__________》)
(5)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景色幽静淡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GPS如何锁定你的位置
①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军方首先研制的,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和测速。那么,GPS是如何锁定位置的呢?
②GPS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空间部分,也就是卫星系统;一个是地面用户设备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手机、汽车等里面用到的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地面控制系统,它主要用来监控天上的卫星。
③首先,GPS系统要用到卫星。这些卫星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0200公里的高空之上,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轨道倾角为55°。这些角度和位置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一分一毫都不差。至于为什么要把卫星分布得这么均匀规则,那是因为这些卫星相当于一个坐标,每颗卫星都接发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对地面GPS用户计算方位非常重要。
④其次,GPS系统要有用户设备。在每个用户的GPS设备中,都配有一块芯片,这个芯片本身就带有运算功能。当用户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说想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那么GPS系统就开始运行。先是搜索天上卫星的位置,看用户所处的位置有几颗卫星存在,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从而计算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计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一般至少要搜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可以。当然,如果能搜索到更多的卫星,计算就会更精确。
⑤同时,GPS系统还离不开地面控制系统。因为卫星的运行也是受到地面控制的,如果发生一点偏差,对地面用户的定位都会产生很多影响,所以必须要实时对这些卫星进行观测。
⑥GPS系统运用的信号是较弱的那种无线电波。不但比收音机的信号弱,而且比手机通讯的CDMA的信号还要弱许多。影响无线电波信号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电波的频率、功率、编码等。根据不同的电波,其信号的强弱也就不同。一些信号强的电波是因为它们的穿透力比较强,比如收音机的中波电信号,就能穿透水泥墙体,所以在室内我们也能收听到电台节目。而GPS的信号穿透力就不强,通过墙体后就基本衰减得没有了,所以在室内就可能接收不到GPS信号了。
⑦现在,GPS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轮船、飞机、汽车、手机……都用到了GPS。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它已经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作用。
【1】本文介绍了GPS系统的哪些内容?请分点概括回答。
【2】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小强同学在卧室想用手机中的GPS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怎么也找不到。他就跑到楼下,GPS很快显示了信息,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请结合原文知识,分析原因。
11、岑寂奇才浦江清
张毅中
①当年的北平曾有“清华双清”。“双清”者,一是大名鼎鼎的朱自清,一是鼎鼎大名的浦江清,也就是那个常在图书馆过夜的读书人。于今,朱自清依然声名显赫,浦江清却已知者不多。
②浦江清少负文才。大学时期,这羸弱的小青年很快以江南人特有的聪慧脱颖而出。他那令人惊艳的国文、外文和诗文,赢得了曲学大师吴梅的垂青,尤其得到了吴宓①的器重。毕业后,因着吴宓的引荐,他来到了清华国学院,与陈寅对门而居,任其助教。
③然而,一位年纪轻轻的后生,要胜任一代大师的助教,又谈何容易!在这里,他既要协助陈寅恪教学研究,又要研习东方学,还要辅佐吴宓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更要打理自己的事务。浦江清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先后掌握了法、德、希腊、拉丁、日、梵、满等多门语言;甚至还为陈寅恪编了一部梵文文法。以至于后来他与冯友兰赴欧游学时,一路与西人谈笑自如;这不曾留洋的小讲师那娴熟的英文法文,令留洋多年的冯大教授也自叹弗如。
④那些年,北院9号的那盏灯,总是与14号的灯光隐然呼应,每每要在凌晨二三点才停歌。这正好就为那些暗夜往返的野兔、野猫和飞禽照亮了道路。
⑤它同时照亮的还有灯的主人那特别的成才之路:他初则从吴宓治西洋文学,继则随陈寅恪习东方学,后又转入王国维所倾力的中国文史研究。几年悠游涵泳后,浦江清功力大进。终于将三巨头的心法集于一身。
⑥浦江清虽用功极勤,下笔有神,治学却极谨严,轻易不做学术文章。在12年里,他的论文只有两篇。数量虽少,质量却高。其《八仙考》一俟问世,各界大表钦服。便是对学界大佬来希祖都很不以为然的张荫麟也特地跑来祝贺。此文开始奠定了浦江清的学界地位。很快,他那“文史并进、博览无涯”的名气,便在学界不胫而走。其实,他不仅国文好、洋文好,而且诗词俱佳,棋牌在行,曲艺精工,甚至数理天文也无所不通。日后,浦江清久经酝酿,又推出了著名长文《词的讲解》。文章一出,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程千帆等名流均极表激赏,“盛称讲解之精”,以为在俞平伯名作《读词偶得》之上。仅此一文,就奠定了他作为词学高手的地位。
⑦那一阵,“清华双清”这两个著名的小个子,与修伟潇洒的“清华三荪”(金龙荪②、陈岱孙、叶企孙)相映成趣,各擅胜场。
⑧抗战胜利,联大解体。浦江清这才回到老家。他敲开门后,女儿立即急匆匆地向母亲汇报:“又来了一个姨夫!”原来他离家多年,女儿早已不识这“陌生人”了。这时的浦江清,已然憔悴瘦削,神采尽失,与先前判若两人。
⑨浦江清家累已深,身体每况愈下;南方气候养人,不少名校也争相聘请。他终于决意留在东南。不意此时耗传来:闻一多在昆明不幸遇刺。朱自清力单难支,立即催他返校。家人反复挽留,他终是拒绝道:“系里正缺人,我怎能不去呢!”他立即北上,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地。在那熟悉的北院,他的邻居将有朱自清、刘崇鋐③、曹靖华,有吕叔湘、杨业治、王瑶,还有王竹溪、华罗庚、余瑞璜和张青莲等。
⑩是时,饱经蹂躏的清华园已经满目疮痍,万物萧条,杂花遍地,野兔横行。秋风徐来,落叶飘零。在金灿灿的落叶中,浦江清带着女儿寂然前行。前边早已有人相迎了。“来,快叫这位朱伯伯!”他说。女儿看到的是一位与父亲一样瘦小的男子。“就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朱伯伯吗?”她惊问。“是的,你也知道?”浦江清也吃了一惊。
⑪可惜一年多后,这位《背影》的作者匆匆离去。几十年的刻苦用功,也把浦江清素来羸弱的躯体渐渐掏空了。他的课越讲越漂亮,他的学问越做越深湛,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枯瘦。至1957年,浦江清也然倒下,匆匆离去。早年的“清华双清”,终于成了一段学苑佳话。
(选自清华人学校史馆《人物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吴宓mì(1894-1978),字雨僧,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国学大师、诗人。代表作品:《学衡》杂志《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②金龙荪sūn:即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祖籍浙江绍兴诸暨。哲学家,逻辑学家。③刘崇鋐hóng(1897-1990),字寿民,福建福州人。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8年毕业后入美国威廉康辛大学修西洋史。1921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应聘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教授西洋通史等课程。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浦江清不仅凭自身的实力赢得了诸多恩师的器重,而且还地抓住了恩师提供的发展机遇,最终把自己铸成了大器。
B.浦江清然未曾留过学,但是经过自身勤奋锤炼,到赴欧洲游学时,他的整个学术水平已经超越了留洋多年的冯友兰。
C.物以稀为贵,浦江消凭借一篇《八仙考》就奠定了自身的学界地位,凭借一篇《词的讲解》就奠定了自身词学高手的地位。
D.浦江清的家累很深,本应居家静养,但在闻一多于昆明不幸遇刺后,他义无反顾地北上返校,这也加剧了他身体的衰竭。
E.“清华双清”当年都鼎鼎有名,但浦江清轻易不做学术文章,而朱自清却著作等身,所以今天两人的声名已有天渊之别。
【2】请结合知识卡片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写浦江清回到老家女儿竟然不识有何意图。
知识卡片: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人物传记的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
【3】为什么浦江清重返清华后“课越讲越漂亮”“学问越做越深”?请根据文章内容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1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成长体验,以”生命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2)字数不少于6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遂宁市市城区初中2021届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