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攀枝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截然不同   锋芒必露

    B. 马革裹尸   燕然勒功   契而不舍   群蚁排衙

    C. 九曲连环   炯炯有神   荒草凄凄   浩浩荡荡

    D. 当之无愧   妇孺皆知   钻之弥坚   一拍即合

  • 2、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   )

    A.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纪昀)

    翻译: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周敦颐)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刘禹锡)

    翻译: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D.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欧阳修)

    翻译: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不过是手法技艺比你熟练。”

  • 3、下列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萦带 谰语 仰之弥高 大庭广众

    B.商酌 竹蔑 诲人不倦 以身作则

    C.迸溅 笼罩 轰轰烈烈 仙露琼浆

    D.吞噬 羸弱 千钧重负 不期而至

  •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B.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

    C.祥子去找刘四老爷,他说了自己的所有遭遇让刘四老爷给自己出主意,刘四老爷要祥子拉他家的车并让小福子在刘家打下手,祥子看到了希望。

    D.悟空因打死强盗被唐僧赶走。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从观音菩萨处找来悟空,真假悟空恶战,真假难辩。如来使六耳猕猴现了原身,被悟空一棒打死。

  • 5、下面各组短语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面红旗       生日礼物        热烈欢迎        外国朋友

    B.我们学习       心情舒畅        歌声嘹亮        桃花盛开

    C.报纸杂志       酸甜苦辣        雄伟壮丽        披星戴月

    D.坚强不屈       斗志昂扬        热爱祖国        校园美丽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傍晚时分,晚霞温柔地笼罩着天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B.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C.看他那慌慌张张、语无伦次的样子,这件事肯定是他做的。

    D.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微不足道的成就也是来自你的努力。

  •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一段时间“霸座”事件频繁发生,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由于个人素质太低引起的。

    B.地方政府必须从秦岭违建别墅拆除事件中吸取教训,才能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近年来,丰富多彩的乡村游已然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D.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词。

    ①有仙则名   名:                  ②谈笑有鸿儒   鸿:

    ③斯是陋室   斯:                  ④惟吾德馨   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何陋之有?

    (3)原文中运用了典故,找出原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杜牧的《泊秦淮》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贾生》中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有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与之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失信筑起的墙

    张勇

    ①120年前,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出版了一本后来很有影响的书——《中国人的性格》。书中说:“中国人把不信任别人看成很自然的事。”如今想来,我们为什么失掉了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国墙》一文中说,中国没有“柏林墙”,但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却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

    ②历史上不少惨痛教训都与信任缺失有关。大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造反。哥舒翰受唐玄宗之命,守潼关拒叛军。潼关是长安天险,在他的经营下,潼关固若金汤。叛军主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西进长安的目标变得十分渺茫。当时局势对唐朝非常有利,一方面唐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另一方面,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若是果真如此,就不会有马嵬坡之变,也不会有《长恨歌》传世了。但在奸相杨国忠的谗言下,唐玄宗害怕哥舒翰拥兵自重,成为安禄山第二,不断催促他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知道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如果再拒守不出,肯定死得很难看,只得带二十万大军出关。叛军潜锋蓄锐,引诱唐军弃险出战。决战之际,又假装不敌,引诱唐军进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人。哥舒翰常胜将军的声名付诸东流。他被属下劫持,投降了叛军,后来屈辱地跪倒在安禄山面前,被当成劝降其他唐将的棋子。劝降不成,他又遭囚禁,最后被杀。叛军过了潼关,一举攻下长安。大唐盛世至此急转直下。

    ③这样的例子,在每个朝代都能找到一模一样的例子,历史滚滚向前,不信任周而复始。信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因相信而敢于托付。对人类社会而言,信任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我们的生活就寸步难行。当你买菜时,卖菜的小贩绝不敢把菜先递给你,你恐怕也无法证明扔到钱匣子里的钱就是你的;当你跌倒时,也没人敢扶你,因为别人不能确定你是否会讹上他。而信任能够为人们交往中的这种不确定性提供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预期,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黏合剂。

    ④在海洋世界看动物表演,太精彩了。海豚一齐在碧蓝的海水中跃出,随着音乐跳舞。特别是白鲸,深情地与人上演了人鲸之吻,并让驯养员骑在鲸背之上,在海水中游动。驯养员说:“我们几乎一天十二个小时待在水中,要尽量多地和它们在一起,和它交朋友,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你的爱,才能信任你。”

    ⑤面对一些社会失信现象,很多人批评不守诚信、破坏信任的行为。批评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如果在批评别人不守信时,自己却破坏信任,那么批评便沦为黑色幽默,力量早已遁于无形。信任的建树,往往不在于别人首先纠正不诚信的行为,而在于自己首先有信任的行动。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3期,略有删节)

    1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

    3文章②③两段分别侧重从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4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

  • 11、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期盼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这一年的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②内容切忌笼统、空泛,要写出真情实感,语言要有感染力;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