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嘉兴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提醒您:用耳机收听音乐,音量最好保持在40~60分贝,且不要超过一小时。

    B.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C.春天到了,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

    D.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关系到我们顺利成长。

    B.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淡淡的月光照在梨树林中,恍如梦境。

    C. 小桃树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大约二尺左右来高。

    D. 一个人尽管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pìn     红(yīn   为人知(xiǎn

    B.kài   jiǒng  起(quán 气冲牛(dǒu

    C.dàn   huì dàn   连环(

    D.育( tiè   chú   万丈(xiè

  •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愧怍 烦躁 如释重负 惊心动魄

    B.斑斓 吞噬 悲天悯人 耐人寻味

    C.疮疤 陡俏 海市蜃楼 天崖海角

    D.蔚蓝 合拢 千钧重负 不期而至

  •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zuò  忧心chōng 锋芒

    B.   而不舍海角

    C.zhuì  闲 人不倦huǐ   妇皆知

    D.chì 悔 深痛绝   以身作

  • 6、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带(yǐng)       补(jiào) 群蚁排(yá)

    B.流(zhuó)       (tié) 地有声(zhì)

    C.凹(dàng)       偻(yǔ)      马革尸(guǒ)

    D.山(jiàn)        杀(mó)     心会神(níng)

  • 7、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ào pìn  汗(   气冲牛(dòu

    B. jué  sòu  偻(   连环(

    C. lóu  huo  澎湃péng pài  兀兀穷年(

    D. 立(chù  育( 惶恐huáng kǒng)鞠躬尽cu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____________ 

    (2) 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

    (3)不不枝____________ 

    (4) 乎众矣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本文题为《爱莲说》,却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你如何理解这一结尾所包含的深意?

    4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以莲的形象寄寓自己的节操,这是什么写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②予独爱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④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⑤《望岳》一诗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杜牧《泊秦淮》中借商女讽刺那些达官显贵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炫目秋景话乡愁

    刘醒龙

    ①秋风一路所向,无一不是秋天的意志。舍不得绿色的植物们,费着老大力气将大大小小的身子,藏在低一些的地方,使得自己尽可能变得不那么显眼。偶尔也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收获的晚稻,孤单地点缀在田野上,宛如黄昏时节家门口的路灯,明确而温馨。

    ②长江北岸,有一阵子没落雨了。荒草干枯,不是尘土也是尘土,大大小小的阔叶林,忽远忽近地将浓淡相宜的秋色打扮得五颜六色。有些出人意料,那所有的银杏树上的所有黄叶子,或许是大悟山中,金岭之上,天太洁净,地太清淡,一切分明是在秋风中,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③长江北岸有一个词:苕!如果有人说,那个地方的人尽是苕!那话里的愁肯定是几条长江也载不起。苕的意思几近于傻。说那个村里有好多“苕”,也就是说那个村里有许多傻子。金岭就是一个有好多“苕”的村落。金岭银杏再美妙,面对那些不知穿衣遮蔽的家中男女,只能是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金岭银杏再动人,面对如此小小村落竟有四十四户,共四十四位孤寡衰弱老无所依的特级贫困者,能够示人的表情只剩下无地自容。

    ④什么叫乡愁?乡愁是藏在心中最美的美,落在命运中最苦的苦,从嘴里说出来时,总是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分明说不完,道不尽,却又是除非醉到昏天黑地,一个字也不想透露。就像叫着金岭,想着金岭,于心里偏偏苦不堪言。就像守着铺天盖地绿水青山,自家的那口供日常用的水井里的水,却是近处猪圈牛栏积液模样令人不可言说。

    ⑤枫檀秋色,是天下最奇幻的。与银杏那江河湖海一样的波澜壮阔不同,一枫一檀各自成趣,一样的阳光照耀,不一样的色彩斑斓;一样的秋风吹过,却没有一样的摇曳风姿。如此光怪陆离,就该有对策应运而生。哪一样颜色是命定,哪一种光彩是未来,需要精准认识,精准扶持。金岭成为精准扶持对象才几个月,情形就发生根本变化,农业示范版块、旅游乡村公路、古民居改造、河道整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和农家乐旅游项目,在十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如枫檀一样展现出多姿多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求知。几位从省直机关下来驻村的干部,硬是在金岭的山上山下,田头地边,在这几个月里,人人行走了五百多公里。与求知相比,这样的行走,需要一腔热血与不掺一点杂念的拳拳深情。

    ⑥金岭还有一种动人的植物名叫乌桕,秋风来时,这些参天的高大乔木,一树树的像玫瑰,像牡丹,像金箔,眼皮一眨,这样的乌桕就会变成那样的乌桕。稍等些时日,霜更浓时,各色树叶一一落尽了,所有乌桕便会不约而同地变得雪白,那是它们的果实!

    ⑦银杏黄了,枫檀该黄的黄了,该红的红了。这时节,乌桕本该是这万般灿烂中的一部分。走在金岭正在修筑的大路和依旧保持原貎的小路上,偶尔有乌桕心不甘情不愿地透出初红。更多的乌桕仍旧继续着春天与夏天的青枝绿叶。相同的天气,相同的季节,相同的雨露,相同的风霜,乌桕们为何要与银杏们与枫檀们另做一番模样呢?

    ⑧一位老人说过一番话。老人年轻时,跟着新四军五师爬过千里大别山的每一条山沟与山头。老人年过九旬时,还带着满身的枪伤与弹痕,为这些山沟与山头的富饶奔走。老人说,乡下的人最需要的是乡喜。这话让人听来振聋发聩,又让人沁入心脾。乌桕不肯黄,不肯红,不肯玫瑰,不肯牡丹,不肯金箔,就在于乌桕比银杏和枫檀更懂得春天与夏天,懂得春天长一些,夏天长一些,多一些耕种时光,接下来的秋天才有实实在在的美妙。

    ⑨在金岭,见过几位在家门口做着简单事情的老人,那些沧桑纵横的脸上,挂着一些由衷的微笑,既望着一群群初来金岭的陌生人,又望着熟悉的村子一天变一个样子。由于这道比银杏、枫檀和乌桕更美的景致,我写了一句话:情怀家国,耕读人生。接下来又写了一句话: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写完这两句话时,起云的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今年秋天长江北岸的第一场雨眼看着就来了。雨落久了盼晴,天晴久了盼雨。大悟金岭盼的是将世世代代的青山变为真正的金岭。因乡愁而乡喜,因乡喜而乡愁,在如此转变中,金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成为流传在人世间的美丽风景。

    【1】作者抓住金岭的银杏、枫檀、乌桕的哪些特点来突出它们的“炫目秋景”?在作者心中,最炫目的秋景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2)由于这道比银杏、枫檀和乌柏更美的景致,我写了一句话:情怀家国,耕读人生。

    【3】结合文章说说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多处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试举一例进行简要分析。

  •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伟大的悲剧》(节选)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1“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

    2“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这句话表现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怎样的品质和风度?

    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斯科特内心怎样的复杂情感?

    4“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衬托斯科特的什么心情?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本学期我们学过小说《驿路梨花》,你是否也和文中的梨花姑娘等人一样,被文中乐于助人的精神所感染,也想自觉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呢?

    请你以“帮助”为题目作文。

    温馨提示:①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