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然(hān)             恶(zèng)                    育(bǔ)                    锋芒必(lù)

    B.古(gèng)             (zàng)                    绕(chán)                    皆知(rú)

    C.鸣(háo)             (yè)                    对(jiào)                    气冲牛(dǒu)

    D.朴(chún)             (xùn)                    (jiáo)                    苛捐杂(shuì)

  •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B.考试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莫言火了,莫言的书也火了。所有的书店,凡是跟莫言有关的书都被抢购一空,这真是骇人听闻

  • 3、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鸣(háo)       起(dié)       (bài)       而不舍(qì)

    B.徨(páng)        古(gèn)   (huì)       乎不同(jiǒng)

    C.凹(dàng)     (fèn)   (huái) 气冲牛(dóu)

    D.对(xiào)     堂(nóng)     强(jué)   为人知(xiān)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  爷娘去

    B.往事耳    归来天子

    C.当涉猎     微颔之

    D.公亦此自矜  钱覆其口

  • 5、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战栗lì 恶劣liè 姗姗shān来迟

    B. 泅qiú水 阴霾lí   毛骨悚sǒng然

    C. 厄è运 吞噬shì 海市蜃shèn楼

    D. 凛lǐn冽 盘盂yú   冻饿之虞yú

  • 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霹雳     鞠躬尽悴     矗立(zhù)     鲜为人知(xiǎn)

    B. 烦燥     大庭广众     呜咽()   气冲斗牛(dǒu)

    C. 字帖   妇儒皆知     载客(zǎi)     锲而不舍(qiè)

    D. 默契     苛捐杂税     粗拙(zhuō)     深恶痛绝()

  • 7、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游客在旅游景点刻字的不文明行为深恶痛绝

    B.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 她乐于助人的事迹如此的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D. 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兰之味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之不可______

    (2)莫能______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强迫   B. 接近,迫近   C. 狭窄   D. 威胁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体兼彩,不极于色/出淤泥不染

    B. 情韵胜/其诗养父母、收族为意

    C. 富贵者也/送杜少府任蜀州

    D. 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子好骑

    4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爱莲说》《兰之味》两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

    5《爱莲说》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本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   品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最后一课(节选)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1)

    (2)

    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底漫步

    儒勒·凡尔纳

    ①鹦鹉螺号的侧门开启,一线微弱的光照着我们,我们的双脚踏上了海底。

    ②尼摩艇长走在前头,他的同伴在我们身后紧跟。我们穿着沉甸甸的防水服。这衣服是橡胶的,不是缝制的,能经受得住强大的压力,恍如一副既柔软又坚固的甲胄。上衣有铜片支撑,构成一个护胸甲,保护胸部免受海水重压,使肺部得以顺畅呼吸。衣袖与手套连在一起,手套很柔软,手可以活动自如,与那些未经改进笨重难看的无袖外套护身衣、海洋服相比,这种潜水服的确很高端前卫。

    ③阳光一直照射到水下30尺的海底,其穿透力令我惊讶,海水颜色渐渐变淡。我们走在一片细沙上,沙地平滑,没有褶皱,犹如一面真正的反光镜,执拗地将阳光折射开去。这细沙平原仿佛无边无垠,我的足迹在水的压力下,渐渐消失。一会儿过后,远处似有何物,影影绰绰映入我的眼帘。我辨识出来,那是一些漂亮的岩石。

    ④岩石上的花草、胚芽、贝壳、珊瑚虫被折射光一照,颜色发生轻微变化,呈现出七彩光来,犹如善用色彩的画家的调色板,真是海中奇景,让人大开眼界。

    ⑤尼摩艇长不断地向我们打手势,催促我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海底有变化,细沙平原消失,脚下踩到的是一片黏糊糊的泥沙。然后,我们又经过一片海藻地,这是一种未被海水冲走的深海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片纤维密实的草坪,踩上去软软的,堪与手工织成的最柔软的地毯相媲美。这些绿色植物不仅在我们的脚下连成一片,而且还在我们头顶飘动着,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条海生植物构成的绿廊。

    ⑥我们离开鹦鹉螺号将近一个半小时了,时近晌午,我发现阳光已经直射下来,不再折射。这时候,海底地面明显地往下斜去,我们已经下到水下100米深处,所受到的压力为10个大气压。然而,我却没有感到有巨大压力,因为潜水服正是为适应这种情况而制作的。

    ⑦行到300米深处时,我仍然能见到阳光,但光已经很微弱了。在不远处突显出的一堆堆模模糊糊的身影,尼摩船长告诉我,我们来到了克雷斯波岛的森林。

    ⑧森林中全都是高大的巨型乔木,林间空地,寸草不见;丛里的灌木枝条既不沿地蔓延,也不向下弯垂;树枝全都不向水平方向伸展,所有的枝条都往上长,深向洋面。所有的细茎,所有的带状叶子,无论是多细多薄,全都像铁丝一般地挺直。

    ⑨过了一会儿,我便习惯了这种奇特的排列,也习惯了我周围包裹着我们的黑暗。艇长发出信号,示意大家休息。我像所有潜水者一样,感觉特别困,因此,不一会儿功夫,我的眼皮便撑不住了,无法抗拒地陷入了半睡眠状态。

    (选自《海底两万里》,有删改)

    【1】选文中的“我”在海底漫步时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细沙滩→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细读选文,请你说说“我们”的防水服有哪些特点?

    【3】选文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我”的海底漫步体验是如何变化的?(引用原文词句回答)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片段作文。

    “今天天气真热。”据此请写一个细节,突出“热”的程度。注意: 细节描写的真实、语句连贯、顺畅,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