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柔弱的小草与整个春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它也有装点春天的权利!
B. 沉迷网络的人,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虚拟空间再精彩,也无法替代现实的美好。
C. 致力于垃圾分类的沈巍,其视频经网络疯狂传播,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扎实地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是当前中小学复课复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强,一次能送超过22吨左右的东西。
C.继巴黎、伦敦、洛杉矶和雅典后,东京两次成为亚洲首个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D.能否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海市蜃楼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颠沛流离
B.微不足道 大廷广众 如释重负 鞠躬尽悴
C.悲天悯人 忍俊不禁 姗姗来迟 心有灵犀
D.沥尽心血 妇孺皆知 慷慨淋漓 深恶痛绝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眼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huì)和耻辱。
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bèng)的水花。
C.他们怏怏(yāng)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D.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sǒng)起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今年多次遭遇旱涝灾害,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
B.他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领,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C.不少人认为孟飞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他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D.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也许是太过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摄影师快门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斯科特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康肃忿(fèn)然曰(《卖油翁》欧阳修)
B. 著(zhuó)我旧时裳(《木兰诗》)
C. 宜(yì)乎众矣(《爱莲说》周敦颐)
D. 棹(zhào)数小舟(《河中石兽》纪昀)
8、丁一士
纪昀
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虑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下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 尝求睹其技 ⑵ 素不习水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则 立 后 门 外 面 相 对
【3】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
⑵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4】作者认为丁一士最终溺水而死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9、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____________》)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郭茂倩《木兰诗》)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⑦《木兰诗》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战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0、不能“兼济”,请先“独善”
①“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很多人曾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但是,对于“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难易则仿佛没有任何分歧,人们似乎觉得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兼济天下当然更难。孟子说得很清楚:“穷则独其身,达兼济天下。”只有飞黄腾达了才能景济天下,飞黄腾这已然很难了,还要兼济天下,岂不是难上加难?
②但是今天,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兼济天下比独善其身容易多了。
③一个人即使只给几个人好处,那么得其好处者就会为其点赞,将他的优点说得无以复加,对他的坏处却视而不见,保持沉默。只要给少数几个人绳头小利,“兼济天下”者就有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不会质疑他财富的来源与支配,只要见者有份就行,至于他是否有劣迹,则在所不问。只要给几个人小恩小惠,后者就会将“天”缩小为“坐井观天”看到的“天”,将微不足道的小善吹捧为“兼济天下”,不明真相者、不爱求真者往往就以为有人真的是“兼济天下”了。甚至,获利者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按他们的需要重新定义何为“善”,何为“不善”。
④独善其身的人则危机重重。
⑤一个人独善其身,并不能给其他人有形的好处。虽然一个独善其身的人是加惠周边的,例如他一不侵占他人的利益,二不骚扰他人,不给周围的人添麻烦,不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但是周围的人未必会这么想,独甚其身的人无法像“兼济天下”的人那样短时间给周围的人以有形的利益。
⑥一个人独善其身,他的道德会给周围的人以压力;他的遵纪守法,让其更像是一种异类,当大多数人都无视红绿灯的时候,那个看到红灯就止步不前人,往往被人看成“迂腐”“不灵活”。
⑦一个人独善其身,他的恬淡,他的甘于寂寞,他的不怕狐独,往往会被其他人觉得是傲慢,不屑与大众为伍,这又成为独善其身者的一种新罪状。有人不理解独自一人的乐趣,他们不能理解为何有人不愿意与他们闲聊闲扯打成一片,他们只能理解为独善其身者肯定眼高过顶。
⑧独善其身还更需要勇气。独善其身者没有战友,战壕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单打独斗,独当一面。他不去结交权贵,也不自我宣传,还懒得辩解,他成为人们眼中的“神秘人”“怪诞客”,神秘的面纱没有揭开,于是误会的潮水汹涌而至,非议的雾霾铺天盖地。由此可见,要独善其身,最难的还不是做到“善”,而是“独”。
⑨独善其身是这样难,所以真正将“独善其身”当成人生理想的人极少极少。大多数人的理想是兼济天下,因为这个理想说出来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与己心,引来崇拜的眼神,这样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能不能实现则是另外一回事。而独善其身,即使能够实现,也没有粉丝,人生还有什么趣味?
⑩这就是有人喜欢谈过高之理想,愿意装作有“兼济天下之志”的原因。其实他们想的只是“达”,担心的是“穷”,至于“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他们实际上是没有想过的。
⑪但是要为天下提供真正新的思想、新的动能,必须独善其身。
⑫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坦言,他之所以“跟踽独行”,是因为这能让他独立思考:“我是一个真的“独行者”,从未全心全意的属于过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朋友,乃至我最亲近的家人。面对这些关系,我从未消除那种疏离感,以及对孤独的需求--这种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日俱增。这样的人无疑要失去一些天真无那和无忧无虑,但另一方面,这样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他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避免让自己内心的平衡至于这样一些不稳固的基础之上。”
⑬思想的交锋不能靠工筹交错,酒酣耳热只会令头脑发热,真正的成就必将是苦心孤诣的结果。
⑭每个人都独善其身,天下自然善了。
(摘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两弹”元勋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日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式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节选自《邓稼先》)
【链接二】
【调查】
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独善其身”的处事态度?
非常赞同 | 比较赞同 | 不太赞同 | 不赞同 |
10% | 34% | 35% | 21% |
陶渊明年少时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到他39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节选自《独善其身的陶渊明》,有删改)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其实很多人对于“独善”与“兼济”的难易没有任何分歧,他们将两者比较就明白难易。
B.一个人即使只给几个人好处,那么得其好处者就会为其点赞,真实准确地宣传他的优点。
C.愿意装作有“兼济天下之志”的人并不是真有这种理想,而是他们喜欢“达”而怕“穷”。
D.独善其身确实是过高之理想,即使能实现,也没有粉丝,这样的人实在没有什么趣味。
【2】阅读链接二,并结合材料,下列对“独善其身”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陶渊明处事态度的调查结果,说明不少人认同当时无法兼济天下时可以转向独善其身。
B.检验新时代文明实践时只需每个人独善其身,体现出较高的个人文明指数,无需关注群体。
C.只有极少的人真正将“独善其身”当成人生理想,因为“独善其身”的人危机重重。
D.纵使单打独斗,独当一面、孤独寂寞,独善其身者也不后悔,只要保持思想和精神的独立。
【3】作者认为“独善其身的人危机重重”,试概括其在现实中面临的危机。
【4】文章说“思想的交锋不能靠觥筹交错,酒酣耳热只会令头脑发热,真正的成就必将是苦心孤诣的结果”。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链接,说说邓稼先如何做到了这一点。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为人生编织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交织交成两道五彩缤纷的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且亮门,缠绕着凌雪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量,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姑娘,闹着,笑着。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温和的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这一幅富有善意的画面让我忆起了一段视频。
⑨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⑩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但我们却可以为自己,也为路过我们生命的人编织一道花的篱笆。
(选自散文集《守住发芽的梦想》,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我”回忆的三个片段。
【2】精读语句,根据要求分析句子表达效果。
(1)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姑娘,闹着,笑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
(2)他含笑看花的眼神里,全是温和与欣喜,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
【3】请简析文章第⑧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甲)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宗璞《紫藤萝瀑布》)
回忆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甲)文划线句子的理解。
(乙)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但我们却可以为自己,也为路过我们生命的人编织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为人生编织一道花的篱笆》)
结合文本内容,请你说说对(乙)文划线句子的理解。
12、在疫情期间,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自豪、欣慰、幸福,也可能是悲伤、震惊、无助……请你回忆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请补全题目。在横线上填入的内容,应是发生在短暂时间内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宣布解除隔离”“检测体温”“接到电话”“默哀”……
②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