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焦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对《己亥杂诗》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 2、下面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猖会》主要记叙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和父亲逼我背诵诗经的痛苦感受,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三次买车的希望都破灭了,第一次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 《无常》中“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原因是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 《骆驼祥子》中,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中的二强子,和祥子一样十分要强,和祥子一样命运悲苦,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

    B.《骆驼祥子》大量运用了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典范。

    C.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D.《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大冰盖”。尼摩船长带领潜艇潜入水下800米深处,最终脱险。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 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 《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 《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 5、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花圃  讪笑  杂乱无章  迫不及待

    B.烧灼  无垠  锋芒必露  进退维谷

    C.真谛  归省  略胜一筹  相得益彰

    D.娴熟  剽悍  语无伦次  鲜为人知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台阶》——李森祥——小说

    B. 《卖油翁》——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D. 《老王》——杨绛——《杨绛散文》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清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C.《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出自于它。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公亦以此自_______ ②康肃笑而_______

    ③以斗升相_______ ④乡里称其善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乃为人之本”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微颔 B.丁氏

    C.复投 D.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与乙文“乃为人之本”的“乃”的意思不大一样。

    B.甲文以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这件小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C.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的“笑”表明康肃公嘲笑卖油翁的技术不能和射箭相比。

    D.甲、乙两文都将要揭示的道理寓于叙事中,通俗易懂,意味深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杨花榆英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6)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老王》节选,回答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冷的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向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到他的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子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找出与第一段加横线的话相照应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包含了“我”怎样的感情? 

    2你如何理解老王说的“我不吃”?试作简要分析。

    3揣摩加点词语的好处。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4第三段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按要求作文。

    题目:让   走进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感恩”“快乐”“良好的习惯”“崇高的品德”“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