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组词语。
州______洲______ 与______马______
峡______侠______ 奋______备______
2、先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解释加点的字。
揠苗(_______)长:_______ 自(________)自语:_________
(________)疲力尽:________ 亡羊(_______)牢: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4、从文中找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 ) 坚持——( ) 闷闷不乐——( )
5、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1.山川美,_______________。
2.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则大信立。
4.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吹又生。
5.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6、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quàn ɡào yuàn yì ɡān tián mín zú
shāo kǎo sài pǎo wēn nuǎn shānɡ diàn
7、读懂句子并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长颈鹿大叔送给松鼠太太的礼物是花籽。(______)
【2】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舒服。(______)
【3】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制成的糕。(______)
【4】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______)
【5】“鹿”是独体字,它的部首就是“鹿”。(______)
8、用“√”和“×”判断对错。
【1】“冒”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曰”______
【2】“巷”字的下面部分是“”。______
9、下面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揠苗助长》告诉我们通过拔苗的方法能让禾苗长得更快。____
【2】《画杨桃》让“我”明白了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变的。____
【3】《小马过河》告诉我们别人的经验都是对的,我们不用自己去尝试。____
【4】《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及时改正还不算太晚。____
10、根课文内客判断对,对的画“√”,错的画“×”。
1.古时候人们曾把贝壳当作钱币来使用。 (_____)
2.八月十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_____)
3.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_____)
4.敬老、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_____)
11、读文段,完成练习。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 )过九十九座高山,( )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 )上一座大山,( )上神箭,( )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①登 ②拉 ③蹚 ④翻 ⑤搭
【2】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经历了哪些艰辛?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羿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羿是个怎样的英雄?在你认为对的后打上“√”,不对的打“×”。
①本领高强( )
②不畏艰险( )
③英勇无畏( )
④刚毅有力( )
12、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再完成练习
祖国山水多美丽
轰(hông)隆(lông )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块的。一张照片是高山。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挨着肩。一张照片是绿水。水面好宽好宽。宽得望不到岸。渔船星星点点。渔民撤网捕鱼。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的山水多美丽。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__)的照片 (__________)的田野
【3】文中画“ ”的句子,作者把(________)比作了(_______)。
13、快乐阅读。
花的美与蝶的美
一只蝶儿落在花上,问:“花儿呀,你为什么开得这么美呢?”
“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拥有一个希望,就是成为一枚甘甜的果实。”花儿说。
蝶儿明白了,希望可以使生命美丽起来。
“蝶儿呀,那你为什么这么漂亮呢?”花儿问。
“其实,我的前身是一只笨拙而又丑陋蛹。”蝶儿说,“但我并不因此而自卑,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升华自己,终于使自己成为一只人见人爱的蝶。”
花儿懂得了,信念可以使生命美丽起来。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个自然段。
【2】在文中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一(____)蝶 一(____)希望 一(____)果实 一(____)蛹
【3】在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知道:花儿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蝶儿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的问句。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尧(yáo)帝凿(záo)井
传说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帝王,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有一年,天下大旱(hàn)。为了喝水,老百姓只好跑到很远的大河里去挑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回到家。尧知道后非常着急。
有一天,尧正在路上低头思考,忽然看见一群蚂蚁。他想:蚂蚁不是也需要水吗?这么旱的天,蚂蚁能活下来,那它们的洞底下一定有水源。
他让人顺着蚂蚁洞往下挖土。挖到一人深的时候,土已经是湿(shī)漉(lù)漉的了。又挖了一会儿,果然挖出水来了。
尧就让百姓按照这个方法挖井取水,从此百姓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了。
【1】联系上下文,下列对“大旱”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陆地上的 B.长时间不下雨,缺水 C.跟水无关的
【2】尧帝凿井的办法是他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想出来的。
【3】照样子,写词语。
例:湿漉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百姓们为了吃上水,每天都要出远门去挑水,十分辛苦。(______)
②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是因为发生了大旱。(______)
③尧让人顺着蚂蚁洞往下挖土,挖到一人深的时候,就挖出水来了。(______)
【5】如果让你来赞美尧,下面哪些词语可以用到?(______)(填序号)
①细心观察 ②勤于思考 ③动手能力强 ④关爱百姓
15、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①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②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
③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④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⑤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1】理解文中画线词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没什么两样 平时
特别 不一般
平常 一模一样
【2】制作千人糕需要哪些劳动,在括号里打“√”。
①种稻子( )
②大米磨成粉( )
③熬糖( )
④包装( )
⑤送货( )
⑥销售( )
【3】④⑤两小节中的“……”省略了_________。
【4】读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会想起哪首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例:海洋馆里的海豚一会儿腾空而起,一会儿钻入水中,一会儿悠闲地游到岸边,真是有趣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姐姐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仿写句子)
__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___。
2.我拿起画笔。我开始画杨桃。(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是一座花园。(把句子写具体)
这里是一座_________________花园。
4.往 水 低处 流 一直 (连字词成句,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横线上的词语写一句话。
例: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鸟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后随想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丑小鸭说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我想对丑小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看图想一想,床上的小女孩怎么了?有哪些人来看望她?他们带来了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用一段话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