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丹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间接抒情是抒情方式的一种,作者不用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它含而不露,耐人寻味。请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是间接抒情的句子。( )

    A.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B.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C.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D.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 2、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为(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批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便罩住了。

    A. 支   放   捆   拉   牵

    B. 撑   洒   捆   拉   牵

    C. 支   撒   系   牵   拉

    D. 撑   撒   系   牵   拉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木兰诗》作者郭茂倩,选自《乐府诗集》。《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

    B. 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当”是介词,“时候”是副词。

    C.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D.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一都在南极冰盖。“所有”是副词,“上”是动词。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初显,逐步启动、由点到面。

    B.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提高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C. 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D. 我们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唐代诗人,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生活中,我们常用到一些尊称和谦称。如:谦称自己“鄙人”、“不才”等;而“令尊”、“令堂”则是对对方父母的尊称。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无问西东》是一部青春传奇式电影,四个年轻人诸多渴念的幻灭,最好的年纪里最残酷的考验经历,非凡时空中成长历程都得到了充分表达。

    B. 清明节前夕,许多小贩推出物美价廉的花束组合,满足人们祭拜的需求。

    C. 通过3月25日重庆马拉松比赛,使重庆清华中学读高三的张冬浩明白陪你跑的朋友、鼓励你的陌生人、终点接你的亲友,他们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D.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重庆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B.看完相声演员岳云鹏的表演,大家都忍俊不禁

    C.“淇澳银虾酱”以其耐人寻味的独特口感吸引着八方食客。

    D.小刘一点儿也不注意自己的行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声喧哗。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②暮:晚,迟。③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尚无蜡烛,称火炬为烛。④戏:戏弄。⑤盲臣:师旷为盲者,故自称盲臣。⑥孰:谁,哪个。⑦昧行:在昏暗中行走。昧,黑暗。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___

    已暮矣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晋平公担心自己学而无获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从师旷劝说晋平公的言辞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 ( 韩愈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 《孙权劝学》)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默写岑参逢入京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叛逆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

    与尖酸刻薄的班主任明争暗斗了整整一个学年后,我不得不因数学17分的“光辉事迹”被迫留级。母亲生怕我就此失学,急着四处托人,使我终于有了归处。

    漫长的假期里,我想了很多很多。每每看到母亲那双暗藏泪光的眼睛,我心里总会掠过一丝莫名的苦楚。我决定一切重新开始,决定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决定走正常孩子的路线,决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辛劳的母亲。

    开学第一天,我被安排到了教室角落的空位上。阳光穿过春日的树叶,斑驳地洒在窗台上,远处,有一群飞鸟在蓝天上盘旋。我心里恍然有了一种重获生机的喜悦。

    第一节数学课,我虽然听得有些迷糊,但还是坚持把板书的内容抄到了笔记本上。对于我来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课后,前排男生聊得前仰后合,惟独我默然地坐在窗台旁,享受这份被集体忘却的孤独。有几次,我真想插上前去,和他们说上几句,并因此熟悉,成为日后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我始终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颤抖的后背,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了冰冷的世界。

    下午体育课的时候,自由活动的哨声刚响,那些原本在我周围与我紧密相贴的同学们便一哄而散,将我抛在了广袤的操场上。

    我坐在荒凉的台阶上,看远处的男生们狂奔,投篮,呐喊,尖叫。偶尔,会有一个棕色的篮球朝我飞来,我稳稳地将它接在掌中,朝远处的那群男生抛去。顷刻间,他们又恢复了喧闹,将前一秒的我深深忘却。

    终于有一天,数学老师想到了我,问了我一个关于几何公式的问题。我站在众人的目光中,紧张得语无伦次。结果,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受到了第一个别样的惩罚,誊抄公式一百遍。

    前排男生悄悄递来纸条:”需要帮忙吗?五十遍,十块钱,轻松帮你解决问题。”我顿时火了,将揉皱的纸团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脑袋上。

    我们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事后,我彻底被前排男生们孤立了。每次分发作业,我的作业本都会被他们扔在杂乱的讲台上。于是,我的作业本便经常是新的。

    我留了长发,并誓死不剪。为了保持我原有的特立独行,我彻底放弃了数学课。班主任几次找我谈话,均无果而终,最后,在班里大肆批评,我是他生平所见过的最没出息、最叛逆的孩子。

    清早,班上女生在校门外的岔路口遭歹徒抢劫,我信手提起砖头,只身狂追了整整三条街,最后气喘吁吁地将他制服。

    录完笔供,已是中午一点多。我胡乱吃了碗清汤面,在网吧的沙发上睡了一个钟头,醒来后再三挣扎,自己到底要不要去上课。

    刚进教室,便被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吓到了。前排男生一同高呼:“英雄!英雄!英雄!”

    我笑笑,在众人的注视中低着头,走向教室的角落。一个精致的礼品盒,安静地躺在我的座位上;零乱的课桌,也不知何时被收理得整洁有序。

    我几乎已经忘却了,自己是何时与他们融在一起的,自己又是何时剪短了头发,重新拾起数学课本,做一名循规蹈矩的中学生。

    只是,我比谁都清楚,叛逆的孩子其实最为孤独。他们之所以坚持己见、特立独行,无非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旁人的关注。但谁又能料到,叛逆本身就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它在照亮别人眼睛的同时,也将持剑的孩子挡在了空无人迹的门外。

    1认真阅读全文,依照表格提示,补全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留级后

    “我”决定不再叛逆

    ______________

    “我”重新选择叛逆

    见义勇为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塑造了“我”这个鲜明的形象,你感受到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①一方面,“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原因是什么?

    ②另一方面,“我”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原因是什么?

    3第⑨段划线句“我顿时火了,将揉皱的纸团重重地砸到了他的脑袋上”,请试着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4品析下列加点词句的表达作用。

    ①与尖酸刻薄的班主任明争暗斗了整整一个学年后,我不得不因数学17分的“光辉事迹”被迫留级。

    ②但我始终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颤抖的后背,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了冰冷的世界。

    5“我”认为“叛逆本身就是一柄闪亮的双刃剑,它在照亮别人眼睛的同时,也将持剑的孩子挡在了空无人迹的门外。”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叛逆”的认识。

  • 11、老山界(节选)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下列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段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

    B. 选文第1段作者调动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三种感官来写景。

    C. 第二段的“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

    D. 《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作者还能如此享受美景,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乐观、豪迈、不畏艰苦的英雄气概。

    B. 第一段四个排比式比喻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不可捉摸”的声响特点,化具体为无形,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增强语势,使人的感受更加强烈。

    C. 第四段写出了雷公岩地形的陡、窄、险的特点。

    D. 第六段写了更远的、更陡的路还在后面,表现出翻越之艰,反映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3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的?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写作文

    题目:我是这样学语文的

    要求:①书写规范;②语句表达顺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