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保存至今的乐府民歌,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C.《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春秋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主持编纂者为司马光,他与欧阳修均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D.杨绛(1911--2016),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想/落 红头转向   淅淅沥/历在目

    B./垂 头/潺流水   鬼使神强人意

    C.逗/夫 粗日持久   乎不同/炯有神

    D.宿儒/星宿 栏/姗学步   抬物价/堂大笑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B. 《卖油翁》是北宋郭茂倩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选自《归田录》。

    C.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文中反映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改变现状不懈努力的精神。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伪装者》一经播出引发各界好评,曾经鲜为人知的演员靳东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B.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小王整天精神恍惚,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D.卫冕冠军莱切斯特城队连续多个主场不能取胜,积分越发落后,今年的表现实在令球迷刮目相看

  •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昨天,郊区支部党员寻访慰问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3位老战士,聆听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B. 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C.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 侯宝林是当之无愧的相声界泰斗。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B.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不受俗务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C.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D.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 7、下面是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代称,请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

    ①古稀  ②弱冠  ③耄耋  ④而立

    A.④①③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辨析古今异义。

    (1)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绘了乡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 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失信筑起的墙

    张勇

    ①120年前,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出版了一本后来很有影响的书——《中国人的性格》。书中说:“中国人把不信任别人看成很自然的事。”如今想来,我们为什么失掉了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国墙》一文中说,中国没有“柏林墙”,但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却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

    ②历史上不少惨痛教训都与信任缺失有关。大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造反。哥舒翰受唐玄宗之命,守潼关拒叛军。潼关是长安天险,在他的经营下,潼关固若金汤。叛军主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西进长安的目标变得十分渺茫。当时局势对唐朝非常有利,一方面唐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另一方面,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若是果真如此,就不会有马嵬坡之变,也不会有《长恨歌》传世了。但在奸相杨国忠的谗言下,唐玄宗害怕哥舒翰拥兵自重,成为安禄山第二,不断催促他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知道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如果再拒守不出,肯定死得很难看,只得带二十万大军出关。叛军潜锋蓄锐,引诱唐军弃险出战。决战之际,又假装不敌,引诱唐军进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人。哥舒翰常胜将军的声名付诸东流。他被属下劫持,投降了叛军,后来屈辱地跪倒在安禄山面前,被当成劝降其他唐将的棋子。劝降不成,他又遭囚禁,最后被杀。叛军过了潼关,一举攻下长安。大唐盛世至此急转直下。

    ③这样的例子,在每个朝代都能找到一模一样的例子,历史滚滚向前,不信任周而复始。信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因相信而敢于托付。对人类社会而言,信任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我们的生活就寸步难行。当你买菜时,卖菜的小贩绝不敢把菜先递给你,你恐怕也无法证明扔到钱匣子里的钱就是你的;当你跌倒时,也没人敢扶你,因为别人不能确定你是否会讹上他。而信任能够为人们交往中的这种不确定性提供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预期,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黏合剂。

    ④在海洋世界看动物表演,太精彩了。海豚一齐在碧蓝的海水中跃出,随着音乐跳舞。特别是白鲸,深情地与人上演了人鲸之吻,并让驯养员骑在鲸背之上,在海水中游动。驯养员说:“我们几乎一天十二个小时待在水中,要尽量多地和它们在一起,和它交朋友,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你的爱,才能信任你。”

    ⑤面对一些社会失信现象,很多人批评不守诚信、破坏信任的行为。批评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如果在批评别人不守信时,自己却破坏信任,那么批评便沦为黑色幽默,力量早已遁于无形。信任的建树,往往不在于别人首先纠正不诚信的行为,而在于自己首先有信任的行动。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3期,略有删节)

    1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2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

    3文章②③两段分别侧重从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4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揣摩加点词语的好处。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描写方法,“攥”字表现人物______的心理。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缤纷世界,色彩斑斓,引人遐想。生活中,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渴望:保持单纯,拥有乐观,足够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告别,追寻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在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如选择题目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