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律·杂抄戍律》载:“遣戍,同居毋并行(家中男丁不同时服役),县啬夫、尉及士吏行戍,不以律,赀二甲。”汉简《二年律令·奏诫书》载:“有生父而弗食三日,吏且何以论子?廷尉等曰:当弃市。”这表明秦汉时期( )
A.儒家伦理道德已渗透至法律中
B.政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C.政府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维护纲常伦理是王朝立国之基
2、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把陆海空交通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下图所示的海底隧道
A.是世界上第二长的铁路隧道
B.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
C.加速了“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
D.为英法联合抗击法西斯创造了条件
3、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 )
A.催生了工业无产阶级
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是生产专业化的开端
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4、14-15世纪,佛罗伦萨的城市公共活动有很多,如舞蹈表演、凯旋式游行、赛马、赛驴等。在这些活动中还有化妆演员、歌手和面具小丑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人以诸多乐趣。由此可知,当时佛罗伦萨( )
A.社会阶级区分逐渐消除
B.城市的自治权不断扩大
C.教会退出日常生活领域
D.思想解放具备社会基础
5、据统计,与1979~1980年度相比,1986~1987年度英国社会的福利开支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直接下降趋势得以控制。这反映出( )
A.高福利投入无益国家发展
B.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建立
C.国家全面干预分配和生产
D.福利保障水平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6、雅典的抽签选举制和轮番执政虽然为平民提供了看似公平的参政权利,避免了个人的专权,但是它同时也忽视了选才所需要的美德,忽视了参政人员的才能和品质,这样结果反而可能会是不公正的。而且轮番执政很可能会造成无政府的状态,国家政治不稳定和国家机构的运转效率低下。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
A.加速城邦体制的衰落
B.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强调参政人员的美德
D.保障公民的参政权
7、下图是1900年发表的漫画《在治疗中》,该画描绘道:“中国佬”被送进医院,躺在“布尔”(当时英国与南非布尔人发生战争)旁边的一张床上,英国医生每天都来检查病情。布尔人定期喝“罗伯茨药水”(英国驻南非总司令),而中国佬则采用“西摩合剂”(侵华的英军总指挥官)。该漫画( )
A.渗透了英国殖民者的傲慢
B.体现西方侵略具有正面效应
C.意在批判义和团破坏文明
D.反映出中非人民合作反侵略
8、朱元璋初称吴王,开始筹划建国的蓝图时,就极注意总结元朝的教训。他常对徐达等人说:“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乱。”可见,朱元璋当时的动机是( )
A.防止出现权臣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内阁制度
D.批评元朝集权
9、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内乱毁梦”是指
A.北伐失败
B.清军镇压
C.列强进攻
D.天京事变
10、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任务。此后一系列的社会群众活动蓬勃开展,说明20世纪以来( )
A.加速社会经济发展
B.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C.宣扬先进人物事迹
D.增强民众文化自信
11、199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宣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5年年底,全国有沈阳、青岛等12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居民低保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低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B.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开放
C.凸显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12、英国人伯克·特伦德193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某校学生依据《内阁办公厅:现代政府的诞生》一书编写了一段对话,如下栏所示。对话反映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朋友:你在内阁秘书长职位上干了10年,经历了4任首相,这个职位你是实至名归啊! 特伦德:这个位置可不太好坐啊。内阁秘书长可不是首相的私人仆从,我不能在部门的斗争中选边站,又要确保每一个部门的立场都能获得平等的关注。 |
A.考试择优录用
B.保持政治中立
C.晋升机制完善
D.官僚习气深厚
13、公元前59年王褒到(四川)湔山时写下了《僮约》,描述了田庄经济的场景:“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绵亭卖席;贩于小市;往来市聚”。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模式专门性
B.田庄丰富的商业活动
C.自然经济封闭性
D.辞赋夸张无史料价值
14、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C.行省官员有名无实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15、如表是小王同学记录的新石器时代某种文化遗存的主要特征,该文化最有可能是
特征1: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 特征2:陶器为黑陶,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 特征3:有大量稻壳遗迹和猪、狗、水牛等家畜遗骨 特征4: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 |
A.大汶口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龙山文化
D.仰韶文化
16、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天津街道大多以巴黎路、维多利亚道、牛津道、穆姆路(德国建)罗马道、但丁路、福岛街、扶桑街等外国名字命名。这说明天津的城市化( )
A.是政府推动的结果
B.主要集中在租界区
C.领先国内其他地区
D.受西方的影响较大
17、汉谟拉比法典的下列法律条文表明( )
第七条 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隶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或奴隶,或女奴,或牛,或羊,或驴,或不论何物,而无证人与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
①法典维护奴隶制度 ②自由民与奴隶身份日趋平等
③法典保护私有财产 ④古巴比伦人已具有契约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表为1870年英国颁布第二个文官制度改革法令后的文官人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
年份 | 1881 | 1891 | 1901 | 1914 | 1922 | 1939 | 1943 |
文官人数 | 50839 | 79241 | 116413 | 280900 | 317721 | 387400 | 710400 |
A.解决了严峻的青年就业问题
B.契合了社会管理复杂化趋向
C.造成了国家治理水平的下降
D.增加了政府行政不稳定因素
19、造成如表所列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兴起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工业革命的开展
20、美国通过控制美元流量造成他国货币贬值,通过美元高估、黄金低估(在国内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对外维持美元价值的不变),使美国商品与资本输出的势头更加猛烈。到1949年,美国黄金储备已占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可见,美国黄金储备增长的前提是( )
A.放松国家对经济干预
B.对他国运用浮动汇率
C.让美元充当国际货币
D.大量输出商品与资本
21、考古发掘,洛阳含嘉仓铭砖上载有一大批纳粟入仓时,在场交纳或职在监督的官吏,其中包括中央级官员、本仓官吏以及押送粮食来洛阳的外地官吏,还有保卫仓窖粮食的武职官员。待粟米验收后,上报主管官吏具名签署,才算完成交验手续,入窖封存。这反映出当时( )
A.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B.经济逐步重心南移
C.国家治理规范有序
D.窖藏方法贮积粮食
22、1906—1907年,清政府学部厘定章程规定:“幼童七岁须令入学”“不令入学者,罪其父兄”。1909年,清政府又将中等教育分为文科和实科两类,文科重经学,实科重工艺。此后,从北京到各省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高等、大学、师范、武备以及实业等各级各类学校。这些做法( )
A.体现了新政的根本诉求
B.践行了维新变法主张
C.建立了完善的新型学制
D.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23、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1928年和1931年先后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等,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推广技术,培育良种。抗日战争时期,党调整土地政策,增开荒地,提高农业技术,开展农业大规模生产运动,提高粮食自给能力。其主要目的是( )
A.使根据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B.保障根据地的粮食安全
C.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D.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乡约起源于宋代,蓝田四吕以理学思想为核心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明代乡约日益推广,大儒王阳明以《太祖六谕》为蓝本制定《南赣乡约》,并在辖内推行。至清代,雍正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正式宣讲的文本,并在全国范围内宣讲。中国古代乡约的变化( )
A.反映出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强化
B.体现了儒学社会教化功能逐渐衰退
C.折射出乡约与律法合流的趋势
D.表明社会基层政权建设的日益完善
25、成就
(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⑨_________。
(2)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6、1865年,英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开办汇丰银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__________________;
27、甲午战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________为代表的维新人士挺身而出,发起了________运动。北方的下层民众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发动了________。清王朝为了实现自我挽救,开始________。革命派发动了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结束了数千年的________,创建了________,颁布了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8、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海禁和____________政策。
29、明清之际 ______的政治主张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______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0、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________等物理学定律;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________理论。
3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________。
32、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33、背景
(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⑰____________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34、西周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秦朝中央官制和_______________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中国元素为世界文明的转变所做的贡献。(5分)
(3)综上,对“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这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36、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4)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37、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1)结合上述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分析应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38、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将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秦朝在中央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秦朝通过哪一制度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进行了重大变革,请指出该制度并概述其历史影响。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请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体现出哪些特点?
39、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相关史实,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